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据法国《文学杂志》1991年第292期报道,著名人类学家C.列维-斯特劳斯以及他的结构人类学再度成为法国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最近,评论、采访列维-斯特劳斯的文章接连不断地在法国的各主要报刊杂志上发表。在他的《猞猁的故事》问世之后,法国的一些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一组  相似文献   

2.
在萨特和阿隆逝世以后,77岁的C.列维-斯特劳斯是法国思想的最后一位巨人.他在国外比在国内有名.他的巨著远远超出了他本来的学科——人种学的范畴,对"人文科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学者中,是他提出了结构主义,这一思想引起了许多评论和曲解.列维-斯特劳斯在接待法国《快报》记者时,对此发表了简明扼要的看法.列维-斯特劳斯在谈话中自称是三十年代工人国际法国支部的成员,是"忠于马克思的老牌右派无政府主义者".  相似文献   

3.
法国《新观察家》第816期和第817期(1980年6月和7月间出版)连载了访问克洛德·列维一斯特劳斯的专题报道,题为《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的自述》.由该刊记者让-保罗·昂托万和安德烈·比尔吉埃尔整理.我们摘译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4.
据法国《文学杂志》1989年第257期报道,著名人类学家C.列维-存特劳斯与法国新闻记者D.埃里邦合著的《看今昔》,最近甲法国奥迪尔·雅各布出版社出版。该书实际上是一部以问答形式撰写而成的法国思想史。两位作者在书中畅所欲言,谈古说今。列维-斯特劳斯不仅回顾了自己过去几十年的学术生涯和最近半个多世纪的法国思想史,而且追溯了法国人类学的产生,以及目前的研究状况。他们倾心交谈,列维-斯特势斯向埃里邦讲述了他所走过的道路:从他的童年时代,他的处女作的问世,谈到他的成功和今后的打算。谈话  相似文献   

5.
法国社会人类学实验室主任克洛德·居斯塔夫·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Gustave LéviStrauss)是当代法国著名人类学家、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影响极广,遍及哲学、政治学、史学、艺术和文艺评论等许多学术领域。美国一家文献所最近发表的一项统计数字表明,列维-斯特劳斯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人类学家。  相似文献   

6.
195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就世界的种族主义问题出版过一系列小册子。其中一本题为《种族与历史》的论著不但讨论了种族主义问题,而且谈到了西方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它的作者就是后来成为著名的“结构主义大师”的法兰西学院教授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在这本论著中,作者谈到西方文明的地位、使命和前景时指出,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文明把它的技术、生活方式、文化娱乐甚至时装款式传播到世界各地,不准“原始人”参与对话。列维-斯特劳斯在当时写道:“这种现象还处于发展过程中,我们尚不能知道它的结果如何。”时隔三十年后的今天,这位法国学者在同意大利《再生》周刊记者的谈话中再次讨论了这个问题,并用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标题:《可悲的西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列维-斯特劳斯教授对此似乎有了比较明确的结论,坦率地承认西方文明出现了“危机的征兆”。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们采访的人物是C.列维-斯特劳斯。迄今为止在我们所采访的“思想家”中,C.列维-斯特劳斯以他一丝不苟的精神征服了我们。他对于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沉思良久,然后再给予回答。从他房间的摆设看,他不象一位收藏家。只有两件东西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一件是一块画有佛像的丝织品,另一件是一个北美洲的图腾。作为一个探索者,列维-斯特劳斯探寻的不是什么稀世珍品,而是人的本性。  相似文献   

8.
法国社会科学的现状及发展(下)马胜利2.政治思想研究和60年代历史学中“事件史”的“遭遇”一样,在法国的政治学中,以介绍各类思潮、思想家及其作品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的政治思想史在70年代遭到冷遇。列维一斯特劳斯、布尔迪厄等著名学者都曾批评这种政治思想史过...  相似文献   

9.
著名人类学家C.列维-斯特劳斯继续他的美洲印第安人居住区之行。《猞猁的故事》(法国普龙出版社,1991)是他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发表的一部学术价值极高亦带有论战性的新作。就其哲学思想的深奥而言,可称得上是一部经过长期构思的论著。  相似文献   

10.
列维-斯特劳斯是结构主义人类学和当代整个法国结构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和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把新颖独到、富有成效的思想同庸俗陈腐、大可怀疑的论点融为一体。这就是他的著作一方面对科学思想产生一定的推进作用。同时又成为争议和论战的由头的原因之一。作为人种学者的列维-斯特劳斯在其著作中反对脱离社会历史环境来对人的权利和自由下抽象的定义,他正确地看出了这种做法是某些“西方典型思维方式”的“种族中心主义”的表现,他主张维护  相似文献   

11.
谢晶 《社会》2019,39(5):106-126
“玛纳”这一典型的巫术概念构成了社会人类学的一个经典“案例”。莫斯与列维—斯特劳斯对它的不同诠释体现了从法国社会学派到结构主义人类学的转折及分歧。本文从莫斯的文本出发将“玛纳”定义为“实践观念”,并以“可译性”为切入点,试图证明在“实践观念可译性”问题上的分歧背后隐含着社会本体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和行动哲学这三个层面的分歧。最后,本文认为,关于莫斯与列维—斯特劳斯之关系的最常见观点实际上是对这一关系的过度简化。  相似文献   

12.
1986年初,为庆贺著名法国宗教史学家,新比较神话学的创始人G.迪梅奇尔(Georges Dumézil)88寿辰,法国学术界、出版界和新闻界纷纷撰文,开辟专栏或出书介绍这位法国人文科学界的老前辈,赞扬他为世界人文科学作出的卓越贡献.与此同时,法国加利玛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波利耶上校的上帝》和修订本《洛基》.但这位法国思想界的伟人却不幸于1986年10月11日在巴黎溘然长逝.人们对他的突然去世深感悲痛.法国著名结构主义人类学家C.列维-斯特劳斯在悼念迪梅奇尔的文章中,对他作了高度评价,把他比作打开人类精神建筑之门的钥  相似文献   

13.
结构主义的兴起是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为传统的学术视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自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出版之后,人文科学领域里刮起了一股结构主义的加勒比海旋风,人文科学家纷纷仿效列维-斯特劳斯对神话传说和亲属制度的分析,用结构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各种人文科学。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文化研究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现象的罗列和描述,而必须致力于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探寻。笔者认为,文化作为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精神产品,按照其把握世界的不同方式,可  相似文献   

14.
陈波 《社会》2022,42(4):31-73
列维—斯特劳斯关于亲属制度的研究有两大贡献,一个是早年的《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一个是他在晚年从事的家产亲属制(maison)研究。后者从同源不区分系别继嗣(cognatic)社会入手,将政治—经济利益和财产作为亲属制度研究的核心,视家屋为聚合各种矛盾性要素的合众体,考察它最初出现的各种形式以及跨区域结构性关系。他的研究由此离开基本结构,从无文字社会迈向有文字社会,开启了结构人类学的历史研究。英语学界基于翻译想象,提出“家屋社会”概念,基本上终结了maison的理论贡献。本文旨在梳理相关的学术史,并在列维—斯特劳斯的原意基础上提出重新理解maison这一概念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可悲的热带》(1955年)一书中,列维-斯特劳斯声称:给他影响最大的是马克思主义、地质学与精神分析学。“它们都是一种超理性论,目标都在于将感性认识统一于理性认识而丝毫无损于其各自的特点。”从《可悲的热带》到4卷本《神话学》末卷《裸人》(1971年),斯特劳斯一直都在谈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在《神话学》第1卷《生食与熟食》中,他明确表示:“我们希望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逻辑特性就象味道、气味一样直接表现为物质属性。”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要“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一起放在符号的水平上,以克服二者的  相似文献   

16.
D.科恩:没有一种统一的生物伦理观〔法〕F.阿鲁瓦─莫南G.夏勒最近,法国著名遗传学家、人类多态性研究中心主任D.科恩接受了法国《快报》记者的采访。他就法国的生物伦理法律、堕胎、人工授精、老龄妇女怀孕以及遗传医学分析等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同时公布了一...  相似文献   

17.
谭山山 《东西南北》2013,(23):60-61
人们吃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还有它所凭依的文化。就像列维一斯特劳斯所说,自然物种被选择,不是因为它们是“好吃的”,而是因为它们是“好想的”。  相似文献   

18.
列维-斯特劳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始终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充分阐述了结构整体观。这种结构整体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一、人类学与人不论人们是否同意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他在“结构人类学”方面的优异成就足以保证他的思想在未来的思想史中占一席位置。列维-斯特劳斯以人的意义为标准,把人类学看作是一门包括所有科学知识的综合性学科。人文主义的科学把宇宙说成是主观的,把人贬低为意识或“精神”的产物;自然科学则认为宇宙是客观的,把人归结为带电物质的微粒;而社会科学,诸如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都企图在这些对立的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的西方美学中,法国美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柏格森、梅洛-庞蒂、萨特、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杜夫海纳、加缪都是广具影响的美学家。新托马斯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马利坦(1882-1973年)和吉尔松(1884-1978年)都是法国人。但是,还很少有人把他们的美学思想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本文是南京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凌继尧教授在俄期间与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主任多尔戈夫的谈话,谈话的内容是马利坦和吉尔松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