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韩宏韬 《唐都学刊》2006,22(2):10-12
孔颖达的<对<论语>问>,是一篇精美的政论文,但宋代俞德邻认为,唐太宗误认曾子为孔子,而颖达竟不省,故责其告君欠谨.俞德邻的解读依据<新唐书>.根据<贞观政要>、<旧唐书>、<十三经注疏>、<全唐文>,<新唐书>所载<对<论语>问>错误有二其一,张冠李戴;其二,文体不合.同时,<全唐文>等文献所载<对<论语>问>的几处异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张群  龚元秀 《学术交流》2003,(8):132-134
<礼记@乐记>蕴涵了先秦儒家丰富的文艺思想.先秦儒家对音乐所持的实用功利态度,礼乐相辅相成以维护统治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观念以及音乐表现情感并通过情感熏染来发挥其教化作用等,都在<乐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乐记>反映的先秦儒家"为人生而艺术"的功利取向的文艺观和"将人生艺术化"的伦理、政治理想,对中国文化至今仍产生着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舜华 《学术交流》2001,(1):116-121
关于<西游记>在国外的传播,东方远远早于西方.国外对于<西游记>的研究,也随着<西游记>的传入而开始了,但早期的评论都极为简约,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游记>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文化的差异,东西方对<西游记>的最初接受,实际已构成了分别由"玄奘"与"猴子"为代表的两个世界,前者有着更浓厚的宗教色彩,而后者则更侧重文本自身的隐喻.此后,从故事的形成、版本的流传、作者的考证、文本的比较,到最终对佛光道影下寓意的解读、文本结构的分析,东西方学者的研究几乎涉及了<西游记>的每一个领域,他们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彼此补充、又互相糅合地解读着一则"中国的寓言".  相似文献   

4.
《塘沽协定》的签订与冯玉祥组建抗日同盟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荣 《唐都学刊》2001,17(1):109-111
<塘沽协定>的签订与冯玉祥组建抗日同盟军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冯的组军行动影响着<塘沽协定>的签订,中日谈判代表在正式协定案签字后,又针对冯在张家口的筹备抗日活动签订了<觉书>,作为<塘沽协定>附件,成为后来日、蒋联合剿灭同盟军的依据;另一方面,<塘沽协定>的签订又在客观上为同盟军的成立提供了有利条件.长城抗战的失败为冯组建同盟军提供了一部分兵力来源;参加长城抗战的一些正规部队成为同盟军的广大同情者;广大民众成为冯组建同盟军的强大舆论后盾.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中,有关张飞的人物描写,有一些固定模式的词语.同样的词语也会用在相近人物的身上.日本的军记物语中虽多有人物的衣装描写,却很少有像<三国演义>那样的人物相貌,乃至五官的描写.作为例外,引用中国故事较多的<太平记>在人物描写方法上承接了<三国演义>的影响;而<太平记>中的定型化言语表现又影响到了日本近世翻译成日文的<通俗三国志>.追根溯源,以先行文学中的人物来比喻或说明作品中人物的方法,可以追溯到汉代人物樊哙在<三国演义>中的引用.日中文学之间的承接影响关系研究和比较研究的结合将有助于廓清两国文学之间的交流关系.  相似文献   

6.
赵雅丽 《唐都学刊》2005,21(3):74-78
周初历史上,在政治地位、历史功绩、德政思想对孔子和儒家影响方面,与周公影响齐名的还有一人,就是召公.<诗经·召南·甘棠>对召公德政爱民的记载以及上海博物馆楚简<孔子诗论>中孔子反复对<甘棠>思想的申说,都表明孔子对召公的敬仰、对召公德政的怀念,以及召公对孔子及儒家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朱骅 《社科纵横》2006,(10):108-109
再谈<红高粱>已经是一种怀旧,但面对当前令人眼花缭乱却精神萎靡的中国电影,怀旧也许可以重新发现我们渴望却失落了的东西.本文将通过反思电影<红高粱>所经历的"东方主义"理论批评,探讨电影语言所张扬的中国文化精神,梳理传统文化与东方主义这两者在中国电影中纠缠不清的关系,并提出在文化的全球商品化时期,中国电影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马士远 《唐都学刊》2005,21(6):98-102
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语言学科学术带头人钱宗武先生在<<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一书中,尝试采用现代语法学理论与传统文化阐释学知识融为一体的方法对今文<尚书>进行注释与笺说,在传统笺说和注释形式中揉进新质,不但为解读<尚书>开辟了新途径,而且提出了诸如<尚书>的儒源地位、文学特性、德法兼治思想和不少具有学术价值的新观点,对<尚书>蕴涵的上古文明母题进行了多方位思考.  相似文献   

9.
印度梵语史诗<罗摩衍那>不但被印度教徒长期奉为伦理道德圭臬,而且在东南亚地区产生了长期而广泛的影响.本文以印尼爪哇文本<格卡温罗摩衍那>和马来文本<罗摩圣传>为例,条分缕析,揭示了其中的道德蕴涵,并探讨了伦理道德发展的趋势和伦理道德教育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诗经》看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的“诚信”道德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贤秋 《唐都学刊》2004,20(3):115-117
<诗经>用大量的篇幅揭露了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道德沦丧和诚信缺失的状况.其主要表现在"五伦"关系的失序、社会秩序的混乱和诸侯国之间的背信弃义等方面.同时,<诗经>还揭露了造成这些状况的某些原因,对于我们从事这方面研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小说家刘恒改编并执导的电视剧《少年天子 (顺治篇 )》入手 ,探讨了文字功底对影视文化品位的影响 ,同时讨论了由小说改编为影视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尤其是对小说的冲击 ,认为小说在市场化的图文时代所面临的艰巨任务是 :坚守体裁特色、重视文字打磨。  相似文献   

12.
孙莉娜 《学术交流》2005,(8):168-171
欧美短篇小说在经历大约150年的发展历程后,已成为一种完美的文学形式。当代短篇小说在技巧上的变化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对情节的处理比现代短篇小说更干脆,淡化甚至取消情节。二、大都采用客观叙述和有限叙述。三、人物多是与环境隔绝的“孤独的人”。缺乏令人发笑的情境和喜剧成分。四、许多短篇小说酷似寓言。  相似文献   

13.
何春耕 《唐都学刊》2004,20(1):59-63
《关山飞渡》生动地展现了美国西部的英雄神话世界 ,成为上世纪 30年代末西部英雄片艺术成就的集大成者 ;《双旗镇刀客》融合了西部片的外部特征和东方文化传统观念 ,是中国 90年代西部武侠片中的重要作品。两者在艺术创新方面都突破了传统西部片的叙事方法和人物塑造等基本模式 ,体现了独特的审美追求。这些成功的审美经验对当今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Culture exerts powerful influences on each generations' responses to older members in declining health. Narratives, the stories people tell about their lives, depict the different the ways that the elderly and their children experience their world. Their personal narratives chronicle their connections to culture the past. They also illustrate the ways that the cultural values are transformed to accommodate the present and future. The stories are influenced by immigration, assimilation, developm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life events. Thes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ultural narratives of the elderly and the following generation are particularly apparent during times of chronic stress. One such situation occurs during chronic illness when the younger generation is called upon to provide for the elderly and chronically ill.  相似文献   

15.
张阿利  吉平 《唐都学刊》2007,23(6):68-71
西部电影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历史感、文化感和较为深刻的人生意旨与生活哲理,其影片中物象的表意功不可没。生理象征类物象使西部电影在人的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生存本能和性本能之间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探询,也因此影片在人性深度和潜意识领域中总有着一种前瞻性的眼光和前导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王立 《求是学刊》2012,39(3):121-126
讨论古代叙事文学渊源,必然落实到具体的题材、母题和类型.在佛经文学影响下,中国传统小说呈现出了以文言为主、偏重实录和承袭题材类型等特色.其主要类型,大多原非国产或本土故事原貌,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文学价值观误读加工下,又突出地体现为亲和动物植物、热衷精怪灵异想象、信奉奇闻幻术、认同豪侠精神、褒许女性智慧等.至《聊斋志异》乃融会贯通,真正体现了中国传统小说题材类型稳定化、注重传承依傍、人鬼灵怪全方位思维而以普通人的人生为本位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7.
孙蕾 《唐都学刊》2003,19(2):84-86
中国西部沉淀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是中国电影西部片的诞生与发展圣地。致力于中国西部片开拓与发展的电影人前赴后继 ,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努力 ,已经创造了中国西部片自然与人的神话  相似文献   

18.
王平 《求是学刊》2007,34(4):109-116
对古典小说作出诠释,是实现其意义的重要途径。小说的文本构成对意义的诠释有着客观规定性,对小说的文本构成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百回本《水浒传》的文本受到已有故事的限定,这些故事本身具有时代的特定意义。在最终由某位文人写定时,其对故事的选择、补充和完善又进而规定了文本的意义。因此,在对百回本《水浒传》的意义作出诠释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文本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文本构成的整体性;二、文本构成对其意义的客观规定性。只有考虑到文本构成与意义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对其意义作出合乎实际的诠释。  相似文献   

19.
中国类型电影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型电影生产制作的缺失是中国电影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本文从(类型电影的生存条件、制作基础、动力资源)三个层面探讨中国类型电影的生存和发展,建议建立产业化电影体制,树立完整的类型观念,按照类型电影规律及市场需求拍摄影片,进而形成自己的制作规范,达到一定的总体规模。  相似文献   

20.
"国学热"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上出现的一股引人注目的文化热潮。本文立足"国学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从人伦亲情电影与古装大片两个维度,分析了"国学热"中的国产电影创作,着重总结了其在艺术成就、市场成绩以及文化影响力方面的得与失,并在此基础上对国产电影如何有效发挥文化、媒介属性,实现与国学热潮的积极互动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