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终结”一词把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 ,指出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出路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书名的含义和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是读懂读透这部著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新形态建构的前提基础、关键方式和必要环节。2007年第七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召开,标志着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首次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同体的普遍关注。路径与形态的深入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的核心主题、关键方式和根本目标。“中国马克恩哲学高峰论坛(2011)”的召开,标志着学界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的路径及形态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当代课题的探寻和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的新路径探索和新形态建构的前提和关键。2012年召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学术研讨会,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课题的深度探讨和具体探索。与此同时,思想性和理论性的哲学范式与方法论意义的哲学研究范式的含义差别、马克思哲学自身的思想性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新形态建构的关系等问题成为这一课题向纵深发展的前提和关键,也是下一步亟需开展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9月18日和1937年7月7日,发动了旨在侵略中国本土的军事事变,这是世界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两起重大事件。“九·一八”事变粗暴地挑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太平洋战场的帷幕,“七·七”事变则宣告了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对这两个事变,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采取了完全不同或不尽相同的立场,现作一比较。 “九·一八”事变前,驻国民党政府对抗日毫无准备;事变后,蒋介石对日军的  相似文献   

4.
哲学·政治·经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系统论·····”..一”·...”·“…“一“..t·“·“·”一“一”·”·“·“·”二李树申(1.82)论实践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一“.“一“·“·“·“·”…”…“…“·“·“·..一“刘成惠〔1 .90)试论黑格尔的实践观“·“·“:.“·”一”·”…”…“·“一~”·”··一“…“·“·”·”·”二任庆有(1.95)试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几个规律性间题”·......··”·“··一~赵邮方刘仁学刘和忠(2 .70)评洛克的物质实体观念”·“·“·“·t”······”·“···”·…  相似文献   

5.
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某些西方错误理论思潮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不断滋生蔓延的时候,以反传统姿态出现的“黑马”刘晓波摇旗呐喊,抛出了《感性·个人——我的选择》(载《中国》一九八八年第七期,副题是“与李泽厚对话”,下面简称《选择》)。在这篇长文中,他从哲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文艺学多种角度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及其结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特征的内在联系,并从江泽民同志揭示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三个构成部份深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丰富和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规律。认为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新的理论和实践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造性发展。提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结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正是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60年前,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由此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英勇奋斗,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彻底胜利。这一饱含中国人民耻辱与日本军国主义罪恶的事件应永远铭记中国人民心中。了解历史,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正确地对待现实。因此,纪念“七·七”事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武汉“二·七”老工人同我校历史系部分工农兵学员一起,批判叛徒、卖国贼林彪贩卖中庸之道,反对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的罪行。他们从哲学、历史、阶级斗争等方面,狠揭猛批中庸之道的反动实质。下面是他们的批判发言纪要。  相似文献   

9.
【哲学·伦理学·逻辑学】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两层次”构成论  ———兼论背离马克思哲学之实践唯物主义  解释的三种倾向朱宝信 1·5…………………………实践的哲学与哲学的实践孙道进 1·10……………………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逻辑论争的反思张燕京 1·14………“李约瑟问题”的深层解读  ———从逻辑的观点看刘叶涛 1·18……………………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践思维方式倪志安 2·5…………误解 ,还是忽视 ?———与朱宝信同志商榷兼论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庄友刚 2·10…………………试论朱熹的哲学思想及其他董瑞美 2·11…  相似文献   

10.
哲学·政治·经济略论哲学本体论思维张澍军 (1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郑德荣 (1 1 1 )毛泽东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国际战略思考栾雪飞 (1 1 7)试论中国共产党农民利益政策的演进与创新张桂英 (1 2 5)行政公开概念辨析王亚范 ,阎如恩 (1 30 )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陈 平 (1 35)文化哲学的沉思 :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变迁规律阐释冯文华 ,张俊芳 (2 41 )论生态危机与心态失衡的关系穆艳杰 (2 48)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困境及其改革宋清华 (2 54)区域产业结构变迁中的金融结构因素分析支大林 ,祝晓波 …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思想 ;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必须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渗透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中 ,在教学方法上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行创新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质量和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有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在生态文明研究方面值得重视的两种社会思潮。有机马克思主义倡导马克思与诺斯·怀特海的“联姻”,通过批判“现代性”来探寻生态危机的根源,主张以诺斯·怀特海哲学为基础并建立一种有机整体的自然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的“人化自然”思想出发,在批判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对生态中心主义所主张的自然观也提出了否定,它主张建立一种新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二者在理论基础、哲学立场、思维方式上存在根本不同,对这两种自然观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还可以明确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晚年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成果的精心之作。它既是一部袖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又是一部简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还是一部微型的哲学学纲要。正因为如此,普列汉诺夫高度评价说:“这本小册子,是集了这两位思想家(指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观点之大成。”我们认为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是一块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宝藏的指路碑。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七·一讲话中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是在 2 0世纪中后期 2 1世纪初中国出现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理应成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5.
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农民心态一大趋势…………………………………………………’··’………·’··’…‘··’··’…·’彭立荣 1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认识的主体性的微观机制的思想—…………………………··’………·高岸起1.5论功利主义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冲击………………………··、…………………、………………··张步金 l·10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战略……··’……·’··’…··‘………”………··’·””……邹积贵l·15论社会科学生产力变现的途径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所讨论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一个方面。它所讲的“结合”是相互的,即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哲学也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文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途径和方法,作了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和论证,这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的中国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再攀新高峰———鲁东大学揭牌庆典寄……………语刘建东,李清山(3·001)政治·哲学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万丙策(1·044)从苏共垮台看“灌输”理论的现实意……………………………………………………义王汝秀(1·048)试析“让资本主义绝种”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丁银高(1·051)启蒙者的困境———孙中山论“国民性”问题的个案分…………………………………析谢亮(2·001)村民自治与乡政管理研…………………………………………  相似文献   

18.
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期发表的一组文章 ,就如何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从方法论上进行了思考 ;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当代文化价值 ;并从“问题意识”、“科学技术”以及“直面文本”、“直面哲学”和“直面时代”三个维度 ,深入探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9.
哲学经济文学邓小平的独立自主思想论述王雇科科学升华的基本性质和特征·······””····“·“···..··“············..”“··”~高兴华论列宁的主体和客体的思想“······”…”······”···“·······“···一,一王仲士一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活动方式的本质特征“:’…...··”··”··……..”·世界本原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关系考辨·”..·…,:’·”·“·一”一国际刑祛与我国刑事立法之完善··“·“..,.·..“·”“···”··一黄荣炯一_抗战时期艾思奇哲学活动的…  相似文献   

20.
哲学与文化中国“哲学突破”中的问题意识……………………………杨泽波(1·03)顾炎武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命运……………………………许苏民(1·11)东亚儒家社群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以中韩儒家社群主义为例……………………………胡伟希(1·21)何为“内圣外王”?…………顾士敏(1·28)以“生态”范畴更新元哲学内容的探讨……………………………张尚仁(1·40)实用主义: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涂纪亮(2·03)中国的现代德国哲学研究选述……………………………张祥龙(2·10)分析哲学中的“分析”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