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私奔,指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它作为一个反常事件,在满足人们反规心理与破禁欲望的同时,还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戏剧性,因此,它广泛地出现在中国古典文学叙事中,成为一种经典的爱情/男女关系模式.曹雪芹在他的小说<红楼梦>"史太君破陈腐旧套"一节中,形象地再现了这么一种情景:私奔,一方面因其有违封建礼教道统而被视为大逆不道.一方面则又可以毫无阻碍地在深宫内外的男宾女眷前长期公演.这种充满悖谬的现象,细究之却自有它的逻辑成因.私奔反叛的是封建礼教的清规戒律,追求的是婚恋自主,它的实质是源于对情欲解放的追求.若从性别关系的角度来考察的话,我们可以发现私奔之始作俑者皆为男性,女性再勇敢也只不过是充当了一回被"勾引"者而已,满足的是男性对女性的另类欲求.这个性别关系形成了私奔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特质,它揭示了儒家很是认可的"食色性也"如何在"万恶淫为首"的封建社会中并存的奥秘.因此,私奔并非如我们以往所认知的那样,在它身上承载有多大的反叛性.也许,在客观上它的确具有反父权宗法制之效应,但在主观上可以说是毫无反男权之意识的.换而言之,作为女性在封建社会里最具反抗行为的表征,私奔其实并不构成对男权社会/性别秩序--性政治权力的任何侵犯与挑战.因此,它也解释了作为封建卫道士表征的贾母,为什么对私奔的讨伐虚张声势得厉害,却并不较真的根本原因.否则,有关私奔的情节与故事,也不会层出不穷地被演绎成中国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经典.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的“既是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不过侧重于谈中学语文教学艺术性的文章至今尚少,拙作想从艺术哲学—美学的角度对中学语文教学作一尝试性的探索,对语文教学艺术性作粗线条勾勒。上乘的艺术都是美的,但艺术和美不是同一概念,内涵不同,外延不等。一般说,艺术  相似文献   

3.
大型运动会开幕式的团体操是一项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综合性集体表演项目,光效应艺术(即欧普艺术)对其表现形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几届大型运动会中"欧普艺术"的运用,揭示出合理的运用"欧普艺术"对提升开幕式的艺术性、观赏性、感染力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学脉传承及风格上看,庄子在某些地方比孟子更接近孔子.通过庄子来理解孔子可以发现以往较少注意到的孔子之学的艺术性的一面.孔子学说的志道、据德、依仁等条目都具有艺术内涵,"知"与"命"也可从艺术的角度理解.文章认为,道德与艺术合一是儒学的最高境界,后世儒学的得失可据此评判,儒学的泛道德化可用艺术化加以平衡,儒学的创造性转化之途或在于此.  相似文献   

5.
明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与之前的同类作品相比,不论是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来说,都堪称是集大成之作.其写定者的艺术创新是全方位的,这一点从孙悟空、猪八戒两个形象的艺术演进即可一目了然.这两个形象的美学意义是在对前此形象的改造过程中逐步获得的,如果说对孙悟空进行的是"净化"处理,那么,对猪八戒则是不折不扣的"丑化",无论是"净化"还是"丑化",都显示了百回本写定者非凡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6.
济慈诗歌的艺术性与其独到的美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其不朽之作《希腊古瓮颂》,想象丰富,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诗人在想象力、"客体感受力"及诗作原则方面的美学思想。无疑,这对进一步研究济慈的诗歌艺术及其美学思想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通过性别视角,详细解读"阅读"这一文学叙事情节在古代女子私奔和现代女性出走文本中多样的表现形式,揭示其中极具遮蔽性的男性意识。无论是古代隐身幕后的"阅读"操纵者,还是走上现代舞台的"阅读"启蒙者,以性别视角去还原文本现场,剥离身披的启蒙假象,其主导的戏码,自古而今都是一场传统的男欢女爱的言情叙事。作为"阅读"主体,无论是古代私奔的女子,或是现代出走的女性,虽然"阅读"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但因"阅读"而产生的行动模式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古代女子被"阅读"催醒情爱意识,以超越现实的行动满足的是男性借由文本表述的多层世俗欲望。同样,打着"现代性"旗号对现代女性进行"阅读"启蒙,塑造离家出走的"新女性"形象,在实际上成为男性情色想象形式的延伸,被启蒙的女性并未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性"精神意识,其实质是古代私奔叙事的一种现代演绎。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门特别细腻、高超的艺术。教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无科学性的教学缺少根基,无艺术性的教学没有活力。教学中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于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认识,追溯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我国,很早就有关于教学艺术的思想和实践。早在春秋时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就施行启发式教学,而启发式教学就体现着高超的教学艺术。孟子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指出“教亦多术矣”。①这里说的“术”,也包含着教学艺术的意思。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名著《学记》则处处闪烁着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9.
时间有客观与主观之分。时间向主观转化从根本上讲就意味着时间具有了美学维度。悬置"现在"、"未来",时间碎片化,客观时间与心理时间重合,强化时间刻度等,是电子游戏艺术常采用的时间策略,也是电子游戏艺术性的根本表征之一。  相似文献   

10.
教学艺术不是现代性的产物,但却是在现代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栖身之地。其在被赋予新的意涵的同时,也成为现代教师的时代遭遇。不少教师面对这一遭遇体现出两种视域的迷乱:一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表现为对教学艺术性的沉迷和迷惑;二是打着艺术性教学的旗号实施“技术化”教学,在实施教学艺术的实践中模糊了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界线,进而表现为一种“混乱”。所以,迷惑的解决需要理论研究者与教师清晰的认识这些问题.以消解迷乱。  相似文献   

11.
声乐艺术的科学性与民族化问题──“土”与“洋”再观刘琼声乐艺术作为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不但具有艺术性、思想性,同时也具有科学性。提倡声乐民族化,是声乐界为之奋斗的目标。应该在科学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民族的声乐艺术水平,使民族化和科学性、艺术性统一...  相似文献   

12.
《死水》是闻一多先生写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完美结合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以一种别样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而且也坚决地贯彻了诗人"三美论"的艺术主张.正是这首诗,让读者同时看到了诗人的伟大灵魂和他对艺术的独特追求.  相似文献   

13.
设计是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产物,既要“美”,又要实现“功能”,“美”和“功能”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需求。设计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分不开的,在艺术设计中,技术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因素。只有艺术性,没有技术,艺术品不能实现;但只有技术,没有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再先进的技术也将没有用武之地。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有利于设计的建设与发展:科学也将越来越艺术化,设计将越来越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明清历史小说中出现了多个模仿"三顾茅庐"的求贤故事,遂形成一种写作模式。在此模式中,除"三顾茅庐"艺术上堪为经典外,其他的故事几乎都因模仿而流于平庸,艺术性普遍较差。但此模式描述了易代之际的一种最理想的君臣遇合方式,集中体现了"得人才者得天下"之兴废观。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翻译界存在着"科学派"和"艺术派"之争。"科学派"认为翻译是科学,主张从语言学的忠实性角度研究翻译。"艺术派"认为翻译是艺术,主张在翻译中要尽量发挥译者的创造性。实际上,翻译的忠实性和艺术性统一体现了翻译境界的高度。翻译既不能只求艺术性,也不能只顾忠实性,通过对比The War BabiesAre Growing Up及其译文,我们可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形势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也变碍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把握.为了适应新形势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加强思想工作的艺术性,来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在肯定传统思想教育艺术性的前提下,提出四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虚拟艺术、生态艺术、层次艺术和隐蔽艺术,力图帮助思想教育工作者加强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习勤 《调研世界》2012,(6):61-62
在常人的眼中,统计是一组枯燥无味的数据.其实不然,在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这样描述:统计学是一门艺术,它是对令人困惑费解的问题作出数字设想的艺术.是收集、分析、列示和解释数据的一门艺术和科学. 一、统计学的艺术特性 统计学作为一门探索事物间数量关系一般规律的方法论科学,既有它的科学性,更有它的艺术性.其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统计描述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李白的乐府诗歌创作的显著特色,是他推陈出新,格调清新、气势恹弘,表现了他非凡的艺术天才。汉乐府诗的宗旨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璀灿生辉的。李白的乐府诗,既深刻地继承了汉魏的风骨,又独到地融合进了自己的才情,在世人面前打开了一个古老的然而又是崭新的艺术天地。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他的乐府诗都全面而生动地代表了他诗歌创作的成就。如对封建上层统治集团进行揭露、鞭挞和同情劳动人民  相似文献   

19.
清朝著名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说过:"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大巧之朴"历来是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借用到纪录片的创作中,也能帮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得心应手。我们不妨把"朴"看做是纪录片所赖以存在的真实内容,"巧"则看做是它的叙事方式和表现形式,这样,作为"历史使者"的纪录片就能够达到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关艺术的真实及其科学性的争议很大。有的认为: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唯其真实才有力量;也有的认为:艺术姓艺,艺术能够感人、传世,在于它强烈的艺术性,……聚讼纷纭,其说不一。那么,什么是艺术的真实?怎样看待它在艺术实践当中的科学性?这是应该进行认真探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