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积极稳妥地加快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步伐,使各方面的经济要素尽快走上现代社会化市场经济轨道,对于跨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全局意义:经济体制转型深刻影响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体制转型深刻影响着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体制转型深刻影响着社会进步;经济体制转型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文明进程。在当代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实质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只有在以市场化为价值取向的深化改革中才能巩固和增长。在跨世纪发展时期,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当前需要着重解决好五个关键问题: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切实解决好国有企业的运作机制问题;搞好大的,放开小的,切实解决好国有企业发展的结构和布局问题;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技术改造,切实解决好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加强科学管理,切实解决好国有企业的素质问题;推进配套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好国有企业的外部环境和沉重负担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国有企业所属的集体企业存在主要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国有企业创办的集体企业一直作为母体企业附庸,人、财、物均附属于母体企业,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期间,特殊条件下,特殊身份,集体企业也曾风光一时,一度得到长足发展。但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国有企业管理规范化,向集体企业输血功能受到限制,一直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集体企业一下子要独自面向市场,其原有体制的先天不足使集体企业举步维艰,母体企业也为集体企业背上沉重的经济和管理包袱。当前国有企业所属的集体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产权关系不明晰。集体企业的经营发展受制于母体企业,依赖于母体企业,缺乏独立法人意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依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基本理论设立的新的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依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一方面促进经济结构的充分优化,同时又为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促使企业经营方式从原有的生产经营型向资本经营型转变,从而提高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党的十五大指出:国有企业应“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为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提供理论依据,为企业进行资本营运提供了理论基础。由于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因为只有这样,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实现就有了希望,经济振兴就指日可待。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是什么呢?就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克服原有经济体制中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弊病和缺陷,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作些论证,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5.
能否搞活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反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标志。自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搞活国有企业,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和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时至今日,如何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重振雄风,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对此,我们不妨先跳出国有企业现存环境来认识国有企业的原有优势,再回到现实环境中分析~下其原有优势不能发挥的原因。这样可以加深我们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认识,坚定我们搞活国有企业的信心。一、国有企业的原有优势国有企业在计划经…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是,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我国经济主要成分的国有企业,也面临着如何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而改善自身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国情,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战略性改组──进行资产重组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一、实行资产重组的经济根源所谓资产重组(或流动),是指企业之间通过资本产权的流动,重新组合,从而建立一种新的企业形式。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实行资产重组的紧迫性是由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任务…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了不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创造性和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这是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实践中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国家所有制形式的重新设计,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的“热点”。研究大都集中在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两权分离机制的具体设计上。但在国家所有制企业两权分离的经济体制中,除了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所有制关系之外,还有国有企业之间的所有制关系。当前,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的契约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契约关系短缺或滞后,将会严重影响公司治理绩效的提高。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的契约化,是指国有企业治理方式由计划控制下的行政命令治理转变为市场机制下体现自愿、平等、协商等原则的契约治理。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治理呈现准契约治理特征。实现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的契约化的途径,包括实现政企关系契约化,明晰产权、重塑契约主体,进一步推进经济的市场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0.
把放活国有小企业作为“两个转变”的突破口刘清平经济体制转轨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和关键。因为经济增长方式是和体制分不开的。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的国有经济过去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了四十多年,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大而全、小...  相似文献   

1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创国有企业新优势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体改办联合课题组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活国有企业,更是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面临的新课题。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2.
符锋同志在《毛泽东思想研究》1990年第二期撰文指出:邓小平以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的胆略和气魄,科学地设计了我国新的经济体制的宏伟蓝图,明确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行动纲领,并对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①经济体制改革要建立一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管理高效能的具有中同特色的经济体制。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原有体制的种种弊端,有效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根本上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③中国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睛雨表和标志。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 ,保持经济较快速度增长 ,是必要的 ,但片面强调则会带来许多负作用。我国经济长期处于粗放型和外延型发展的模式之中 ,对量的刻意追求造成的过快过高的增长速度掩盖了经济增长中诸如重复建设、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等许多问题。“八五”后四年 ,我国GDP增速都为两位数 ,速度不低 ,但效益并不理想 ,国有企业三分之一以上亏损 ,通货膨胀。片面地盲目追求高速度势必导致低质量低效益的增长 ,势必导致对资源的浪…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文力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对国有企业是实施制度创新式的“改造”,抑或在国有企业的原有框架内进行“修补”,是一个关系到中国新的经济体制能否全面确立的问题。而对这样一个问题,似乎并未完全解决。本文从宏观经济制度与微观经济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转轨期国有企业劳动力流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转轨期国有企业劳动力流动模型罗润东在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经济发展显现出两大特征:一是经济总量GNP以强劲的速度持续增长;二是传统国有企业部门在经历了短暂的“繁荣期”①之后总体上呈现出较长时间的结构性萎缩。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着一些特...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社会发展从改革开放之日起,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新时期当中,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深刻变化,必然引发社会道德价值的改变,因为社会的道德价值“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把某种道德价值当成永恒不变的教条,在新时期继续全盘搬用旧时期的道德原则来规范个人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是行不通的。因此,在改革原有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的同时,必须改革原有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原有的道德价值体系,是在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下产生和形成的,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弊端,显然不可能继续适应以建立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经济体制的转轨必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建立呼唤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另一方面,经济转轨使职业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本文拟对经济转轨时期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加以探讨,并提出若干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的对策.一、经济转轨时期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首先,国有企业改革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8.
1、我国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极大地调动了我国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大人民群众身上涣发的勃勃生机和活力,推动着我国社会迅速发展.这一现实,给哲学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在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主体能动性会受到压抑和限制,不能充分地表现和实现?为什么经济体制改革和新体制的建立,却能使主体能动性得以发挥和发展?经济体制与主体能动性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经济体制为什么能成为主体能力性的制约因素?它又是如何制约着主体能动性的?等等.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具有实践意义.2、经济体制,按已被公认的定义,是指某一特定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制度和形式.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任何经济体制,都是主体经济活动的产物,是主体实践活动的结果.不仅经济体制的产生,而且它的发展、完善和变更,也离不开主体的活动,都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的推动或选择而实现的.那么,它何以成为主体能动性的制约因素呢?它又是如何制约着主体能动性的呢?深入地分析经济体制,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认识.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经济改革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了。经济改革能否促进共产主义道德的普及、加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呢?人们的看法似不太一致。本文试就经济改革的道德价值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目的是要克服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有体制中的弊端和缺陷,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经济体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试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企业行为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袁勇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战略任务。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基础。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点是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是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