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秦红岭 《唐都学刊》2013,29(3):17-21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主要通过三个途径维系与强化不平等的性别伦理,即男女空间的内外区隔、"看不见"的女性空间、以祠堂和贞节牌坊为代表的女性教化空间。传统建筑以区隔内外、分隔男女为主要手段的空间规训机制,一方面实现了建筑与空间对女性身体、女性活动的控制与限制,另一方面则实现了以男性为主导的性别权力格局,并以物质标识的方式彰显了男尊女卑的性别伦理。  相似文献   

2.
性别:同质性中的差异——兼谈女性哲学建构之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以其本质而言并不是男性的专利,也不能因以往的哲学家都是男性而将以往的哲学视为男性哲学.哲学以其本质而言是人对其自身生存的认知、理解和反思.女性主义哲学并不能站在与男性对立的立场之上被构建起来,我们必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男女两性的同质性的基础上,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去关注人之生存本质,才能超越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和二元思维模式,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哲学.  相似文献   

3.
正当男性除了对女性身体外在进行规训外,还要求女性恪守传统男尊女卑的行为准则,要求女性服从男性权力的时候,就演变成了一种"癌"。在传统男女性别关系中,多数男性活在男尊女卑的权力和荣耀之中,"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女人只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然而在社会全方位的进程中,女性从家庭的束缚中走向社会,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思想意识层面都逐渐崛起,意识到了自身的价值,明白自己不是男性的附属品。可众多男性的思想还没有从传统的权力喜悦中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领域,除猖獗依然的传统经济犯罪外,又出现了诸多新的犯罪形式和新兴犯罪形态,对此新刑法做出了新的基本规定。相对于传统经济犯罪,新型经济犯罪有其合理内涵,此类犯罪主要集中于欺诈、营利、技术、破坏及权力型等种类,此类犯罪具有背景的消极性、案件的高发性、形式的多样性、领域的拓展性及构成的特殊性等特点,其产生亦是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内部与外部、主体与客体等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要防制此类犯罪现象发生,主要可从经济刑事立法、司法,刑法理论研究以及全面综合防治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女性参与公共决策的潜能如何?在平等的民主参与过程中,女性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与知情是否不及男性?她们在参与政策审议中对决策意图与相关知识的理解是否不如男性?民主协商过程中,她们对原初偏好的反思与转移情况如何?通过温岭市泽国镇民主恳谈会的"控制性试验",将参与恳谈的两性代表的平等权利视为一种"还原的地位",根据恳谈会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通过与男性的比较,就上述问题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当女性与男性获得同等的政治参与条件时,无论是判断公共事务、选择公共政策、还是理解认同公共利益偏好,女性的能力并不低于男性,其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潜能与男性处于相当水平.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地理解和说明社会现象的学问,是关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集体或社会的研究.社会学关注的范围很广,从人类的自我发展或人格的形成等微观方面,到各种社会制度或全球性的社会变动等宏观方面,其目的是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分析探索更加美好的社会前景.但是从传统的社会学理论和概念来看,女性是被忽略的.社会学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男性的生活或经验,男性成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女性在研究对象中被排斥或者低估.因此,在社会学中,较多体现男性生活的概念、方法和理论比较多见,并被视为对人类行为的普遍性说明.对此,女性社会学家多蒙西·史密斯称,社会学是关于男性的、由男性研究的、为男性服务的学问.  相似文献   

7.
莎菲不是一个纯然的现代女性。她身上有较多的传统道德观念,还掺杂着偏激的"左"倾情绪。从女权主义角度说,她最终不过是以男权的方式反男权,使女性居于男性之上。她的身上浸透着一种自恋情结,这种情结使她必然在自我与他者、主体世界与客体世界之间造成紧张关系、极端对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求是学刊》2018,(2):17-26
现代城市化进程给人的生存带来了根本性变化,也即从"根系式生存"到"漂泊式生存"的巨变。为了理解这一巨变的本质,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包括:人如何从"常住群体"变成"暂住个体";人的"乡土生活空间"如何变身为具有强烈泡沫特性的"景观空间";以往千百年来以"根系形态"缓慢迁延的"传统"如何变身为"如梦幻泡影"般变化的"时尚";如果说人类数千年前曾经历了从"游牧时代"到"定居时代"的转变,今天他们何以再度变成了"都市游牧群体";等等。  相似文献   

9.
福柯把微观权力与时间空间联系起来,形成了他的微观权力观.微观权力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是生产的场域,时间和空间成为微观权力的特点和运作前提.微观权力以社会成员的身体为载体,将时间融入微观权力中,使权力呈现出可累积性、可连续性的时间特点;将空间融入微观权力中,使权力呈现出封闭性、效用性的空间特点.在此基础上,微观权力实现了对时间的控制即对时间的分解-序列化-综合利用过程;实现了对空间的控制即对空间的分割-单元定位-等级排列-形成表格过程.而微观权力对时间空间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条件是全景敞视建筑的出现,全景敞视建筑不但浓缩了微观权力运作的时空场景,而且成为微观权力和时间空间情境结合的最好例证,使得微观权力的运作方式趋于完善,也使得微观权力可以更好的控制时空以达到规训社会成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要对传统庭院“中介空间”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要搞清楚这种空问形态产生于何时,最初状态如何.由于本课题研究的载体——庭院,诞生时间距今过于久远,仅通过遗迹挖掘等实物考证手段,我们很难为以上问题找到满意的答案.所幸,中国文化本身具有极强的延续性,而中国汉字源起于象形,“见形生义”的特性或能够为我们研究建筑这种形态艺术,提供直接的形制变迁根据.下文中,我们将从汉字的字型、字义两个层面,对庭院空间“中介空间”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丁娟 《浙江学刊》2006,(4):199-204
2006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妇女参政年。透视当今政坛,政治排斥女性特别是权力关键岗位排斥女性的传统势力十分强大。致使女性进军政坛虽然势头迅猛,但制度倾斜乏力、落后性别文化制约以及女性依然背负较多家庭事务等因素,都在实际上阻塞着妇女进入权力的通道,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倾斜政策并通过加强执法来着力改变女性政治参与的薄弱性,这将是妇女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领域合作,加力推进。  相似文献   

12.
今天谁来做晚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少世纪以来,家庭厨房历来是女人的天地。在20世纪中,女人的这块天地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考察家庭厨房和厨房中的女人的变迁,能够发现20世纪中社会性别分工、性别角色行为模式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历程。本文通过对一个中国家庭中四代女性的访谈来考察研究她们与厨房的关系和变化,并以此折射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女性社会生活及其地位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马姝 《学术交流》2012,(5):26-30
自19世纪末女性主义在西方兴起以来,始终关注婚姻家庭制度对女性生存处境的影响,认为父权制家庭结构导致了男性领域和女性领域的具体化以及不平等权力关系的加剧。在婚姻家庭法领域,女性主义重在思考法律对女性地位的建构作用,男性中心的婚姻和财产法在激进女性主义者眼里甚至被视为女性受压迫的基本根源之一。从女性主义视角历时性地考察我国离婚法与女性地位变迁的关系,探讨1950年婚姻法中离婚自由的规定、1980年婚姻法中破裂主义兼采有责主义的离婚原则及2001年婚姻法中有关离婚赔偿的条款对各时段女性地位的影响,将会发现离婚法虽然表面上实现了女性解放和对女性的保护,但是并未改变压迫女性的性别权力结构,在法律执行过程中也最终屈服于男性利益,因此,以自由为起点的离婚法最终走向其反面成为压迫女性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妇女史、口述历史与女性主义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祥银 《浙江学刊》2004,(3):210-214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妇女一直以来都是以男性精英为主体的传统历史叙述的"缺席者"与"失语者".而口述历史正是我们试图将那些被忽视的妇女的生活、经历与情感融入我们对历史与现实理解与反思的基本手段.倾听妇女自己的声音,不仅有助于弥补以男性为主体的历史的缺憾,更有助于从女性的独特视角来重新审视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社会性别与权力、第三世界妇女与女性主义政治以及后现代主义与女性权力等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对政治人类学视野下的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进行综述,在总结其以往研究的主要贡献和近年来研究的新趋向的基础上,揭示西方女性主义研究对政治人类学学科所产生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16.
刘娇  郑涌 《社会》2004,(4):40-43
亲密关系暴力是指现在或曾经处于亲密关系下(如婚姻关系、约会关系、同居关系等)的异性伴侣之间各种形式的身体、心理、性方面的暴力伤害行为。关于亲密关系暴力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是对以往的婚姻暴力、约会暴力研究领域的整合与拓展。尽管有的研究者认为应该把同性伴侣暴力也包括进去,但一般情况下亲密关系暴力主要是指异性伴侣攻击。在亲密关系暴力中,究竟是男性更具攻击性,还是女性与男性一样具有攻击性,抑或是女性比男性的攻击性更强?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外学界开始对婚姻暴力问题展开系统的研究至今,  相似文献   

17.
妻管严”(谐音叫气管炎)是对怕老婆的男人的谐戏,意指丈夫的行为受到妻子的严格管束。我们从电影、电视及身边的生活中领略了太多的“妻管严”男人的趣事。当我们提及他们时,有时是不含恶意的纯粹玩笑,而更经常的是带着一点点的轻视与嘲弄。那么,一个堂堂的大男人又是如何患上“委管严”的呢?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社会问题呢?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性别角色有着严格的规定,女性代表着柔弱和被动,男性代表着强硬和主动,女性对男性只有绝对的服从,妻子怕老公被视为天经地义。随着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夫妻关系屯发生了变化,女…  相似文献   

18.
文学领域中的武则天故事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与武则天私生活相关的小说研究;与武则天政治活动相关的小说研究;其他包括抒情文学中的武则天形象,如从民俗学、心理学等角度关注武则天等。武则天故事研究缺乏系统性,还有较大开掘空间。  相似文献   

19.
张洁的翘楚之作《爱是不能忘记的》 ,虽然由政治性表层深入到伦理的、心理的、人性的境界探讨了女性的真实存在。但从女性视角看 ,作者无非为我们建构了一个真爱理想 ,表现在 :一是文本中的婚恋仍然处在意识形态制约之下 ;二是文本中虚构的女性爱情神话只是男性权力文化思维笼罩下的一个隐喻  相似文献   

20.
于文秀 《求是学刊》2005,32(4):87-92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批评最突出特色是理论与方法上的异质性特征和鲜明的女性主义视角。她的后殖民女权主义批评的主要内容是揭露殖民主义和男性中心的权力话语对于第三世界女性的遮蔽和歪曲。她通过对西方白人女性的文学文本所作的后殖民的解读,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拓展了新的空间,也使后殖民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