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董建英 《西部论坛》2001,3(3):27-28
要重视“德治”和“以德治国”,必须更加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应丰富和更新教育内容,建立科学的德育体系。要认真实践“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国”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淦 《兰州学刊》2001,(6):78-78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讲话中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大方略。这必将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极大的影响。深刻领会以德治国思想的深刻内涵以及与教育的关系 ,对于我们增强以德治国、以德治教的自觉性 ,全面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事业 ,作为培养人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崇高事业 ,在落实江泽民同志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方面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思想也必将对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学校德…  相似文献   

3.
(一)以德治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市场经济这柄双刃剑,不但给我们带来了经济的大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大解放,也使我们一贯倡导的思想道德遇到了严峻挑战。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导致一些人精神支柱的倾斜和失落;狭隘的功利主义消蚀了一些人对精神价值和社会效益的追求,一些人见利忘义,为了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更为严重的是商品交换原则渗…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伊始,江泽民同志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一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是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认真领会这一治国方略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更加…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高瞻远瞩的治国方略。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德治和法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以偏废。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虽属不同的范畴,一个属于思想的上层建筑,一个属于政治的上层建筑,但在治理国家的意义上却有许多共性。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  相似文献   

6.
今年初,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法治和德治的关系,第一次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要紧密结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全面实践“以德治国” 思想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深刻认识“以德治国” 思想的重大意义 “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新的科学结论,是…  相似文献   

7.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是我国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对于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 ,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根本,是我们社会主义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科学技术“人化”功能的强化,是强固“三德”建设的基础 ;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是塑造支撑“三德”建设的主体精神;人的生物性本能的抑制和社 会性特点的张扬,是净化“三德”建设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高瞻远瞩的治国方略。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德治和法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加强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 ,是对我们党“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战略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认真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 ,对于加强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一、充分认识贯彻“以德治国”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以德治国”这一思想包含着丰富而博…  相似文献   

11.
纵观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求利者的求利行为,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白色”求利行为。即在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项政策指引下,依靠科技、信息优势.发挥经营管理才能.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取经济利益。二类是“灰色”求利行为。即不通过从事直接或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而依靠某种特殊机巧获取经济实利。如经济活动中的回扣、炒股、食利,即获取巨额存款利息、利用价格双轨制形成的国家计划价与市场调节价的落差获利等。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不仅为全党同志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继续深化改革,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态势中,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提出了更切实际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国家和民族长治久安、稳步前进的保证.同时,更是对各级党的组织、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的形势下,怎样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本质和原则的更具体、更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转型期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只有紧紧围绕职工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解决职工思想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才能把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法”“德”并举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和吸取,实现了困惑着中西方现代管理中“治身”与“治心”两方面的文化整合;充分肯定中国管理“人心”的作用,指出“人心”的人我互动具有很强的社会治理功能,并阐述“人心”理念的基本涵义、运作机制、感通法则、感应能力以及道德的作用和特征。传统文化“专利”的“人心”原理作为一种深刻的管理机制,越来越显示出其主体性的文化意义,既成为中国式管理,也成为现代人文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在2001年1月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是立足新世纪,在科学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新治国方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相似文献   

16.
孟兰芬 《齐鲁学刊》2002,(5):132-136
在详尽掌握二年来关于以德治国研究资料的基础上 ,本文对以德治国的战略定位、以德治国的思想内涵、以德治国与传统德治的关系、以德治国战略的实施及意义做出了系统的述评 ,并对研究状况做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人才思想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才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邓小平人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对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 ,对于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从邓小平的这一理论出发 ,全面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 ,探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些具体方法 ,对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高瞻远瞩地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道德的高与低,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跨世纪人才的基本走向,关系到我们的事业能否长足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正确把握“三个代表”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对于我们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实施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这一论断不仅阐明了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发展先进文化的特殊意义,而且揭示了新世纪我们党的党建纲领与执政方略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们正确把握“三个…  相似文献   

20.
以德治国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的基础是以德育人,其根本任务是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实现道德素质更新和德育创新。培养公民现代的科学精神、道德责任义务、公正观念、诚信意识和自律能力,实现道德教育向养成型、和谐型、开放式、自主式转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