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城·大学文化·人文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城建设是适应高等教育迅速走向大众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建设大学城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然而大学是不可能速生的,必须综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以及现有高等院校的规模等具体情况来长远规划,应该适当减弱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大学自身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保证大学城建设能够把服务高等教育发展放在优先地位,而不是本末倒置的价值追逐。大学文化的积淀是长期的、历史的,而且对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是大学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大学城为研究对象,从大学城建设促进该地区产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地文化建设以及对失地农民的城市化开发式安置等方面分析大学城的兴建对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对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如何有效地为地方发展服务,是目前我国政府和高等学校关注的焦点.地方高校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学校的综合优势,通过分解服务任务、搭建合作平台、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打造有利于高校服务地方的内外部环境,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实现了大学与地方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庄涛 《金陵瞭望》2010,(18):52-53
近年来,江宁科学园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跨越发展第一资源,拓宽工作思路,发挥主体作用,创优服务机制,打造载体建设,通过引资与引智、产业引进与载体引进“两结合、双促进”,逐步构筑支撑园区“三个发展”的人才高地。目前,江宁大学城、创业中心、东大科技园等平台建没成效凸显,各类人才纷至沓来,园区已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增长极,成为全市知识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5.
在对中国农村教育功能定位的历史性失误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指出农村教育应从"工具性"、"功利性"向素质教育回归,才能纠正目前农村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脱离的弊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城的聚集与辐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城现象是近年来出现的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式,由于它对社会经济和教育改革的综合效应,日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对此,拟从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大学城的聚集效应与辐射效应,以便为大学城的健康发展提供经济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学城图书资源共享能够促进大学城高校实现多赢格局和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应用技术经济学原理,对大学城图书资源进行了量化分析,对大学城图书资源共享产生的资源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论述。通过系统分析大学城图书资源共享的主要制约因素、大学城图书资源共享模式的实现手段和运行程序,积极探索组建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共享模式,以期对提高大学城高校图书资源质量、学术服务能力和大学城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庄涛 《金陵瞭望》2010,(19):52-53
近年来.江宁科学园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跨越发展第一资源.拓宽工作思路.发挥主体作用.创优服务机制.打造载体建设.通过引资与引智、产业引进与载体引进“两结合、双促进”,逐步构筑支撑园区“三个发展”的人才高地。目前.江宁大学城、创业中心、东大科技园等平台建设成效凸显。各类人才纷至沓来.园区已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增长极.成为全市知识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大学城的发展阶段以及形成模式均有所不同,国外大学城往往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而国内则表现为在较短的时期内“主动构建”。由于国内大学城的发展特征,其发展模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形态组合模式、区位优化模式、资源互动模式和现代管理组织模式,它们将构成一个体系,在此基础上把握大学城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辽宁新经济发展战略已经全面制定实施的背景下,认真梳理区域经济社会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与新挑战,理清发展思路,优化宏观结构布局,推进大学特色化发展,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是当前我省在“三大经济战略”背景下,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责任与使命。因此,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调整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