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近五十年来台湾“红学”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红学是中国红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百年红学史必然涉及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台湾红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潘重规的《红楼梦新解》等四篇红学文章为50年代初台湾红学点燃“新火神”;胡适的返台与海外华人学者的参与推动了台湾红学的深入发展;新一代红学人的崛起与两岸红学的交流为整合中国红学史创造了有利条件,一部大中国红学史的编写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2.
在巴金的诸多作品中,《憩园》同样是一篇引人注目的优秀作品。但是,有的文章却仅仅从社会学的角度便判定它暴露了作家世界观、人生观的错误。其实,只要换一种眼光来看,《憩园》所描写的人性美以及传统文化意识,正是作者人文精神的生动反映。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文学发生于古今争斗、中外交汇的历史背景下,其中自晚清以来开始的小说观念改造及其现实应用,以"断裂"与"承袭"共融的复杂形态,生成了中国现代小说特殊的"现代性"发端.  相似文献   

4.
“市民体”:一种重要新闻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民体”是适应新闻事业的发展和老百姓对新闻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闻文体。它与传统的“新华 体”有不同的传播领域和文体特征。从内容上看,它有市井化、全息化、从深化、人性化四个特点,形式上还有平民 化、趣味化、通俗化、事实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律宗形成于唐代,是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它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戒体”理论为中心的。虽然戒体思想源于印度佛教理论,但在本质上则是以道宣为代表的中国佛教思想家们的理论创造,他们力图从本体的层面上解决佛教徒持戒修行“因何而成”和“如何而成”的问题。由唐至宋,律宗思想家们对戒体理论作出了本体性的构建,并探讨了其所具有的“业力”和体用的意义及功能。其实质即是通过“善种子”的本体化思维不仅完成了对实体化的“色”、“心”的超越,也促进了中国佛教理论向深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文学批评接受史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美国小说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接受状况,阐述了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菲茨杰拉德复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及其影响,论述了他独特的创作个性和他的小说艺术与文体风格的特色,旨在解开当今西方文学界出现的“菲茨杰拉德研究热”的奥秘,加深对20世纪美国文学批评理论发展行程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他对现代文学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尤其是"自叙体小说"的创作。郁达夫受到"私小说"的影响,但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原因,又使得他超越私小说,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风格。本文意在通过对郁达夫与"私小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与阐释,为郁达夫研究提供一个向度。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他对现代文学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尤其是“自叙体小说”的创作。郁达夫受到“私小说”的影响,但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原因。又使得他超越私小说,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风格。本文意在通过对郁达夫与“私小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与阐释,为郁达夫研究提供一个向度。  相似文献   

9.
阎连科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叙事的秘密埋藏在了“身体”之中.通过身体,阎连科大体展现出了三种叙事追求:首先是乡村启蒙叙事;其次是作为反启蒙叙事的“乡村发现”以及对革命政治的反省;第三是讲述知识分子的精神堕落,表现出对自我与时代的双重反省.  相似文献   

10.
明清小说仿照宋元以来为科举而设的文章读法,在明末以来把小说当文章读的风气熏染下,形成了文章式的阅读法则。"看其文"成为明清小说鉴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以诵读、涵咏和玩味等方式玩赏小说大旨微意和笔法技巧等。这一阅读习惯的形成对通俗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晚清最后十几年,留洋之风盛行,由此形成了中国第一批较大规模的“海归”群体。此群体对中国小说的发展史影响颇大,在对小说功用的阐发、小说地位的提升、小说文体的重塑等方面均有不小贡献,但在其小说写作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个普通现象——“写不长”和“写不完”。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大约有四:一是态度的随意;二是精力和时间所限;三是才力不够;四是写作构想不切实际导致难以操作。  相似文献   

12.
在鲁迅的小说中不断出现一种类似“公共领域”的公众场所。故事中的人物在这些场所交谈争论,传播各种信息,形成一种类似“公共领域”的现象。这些“公共领域”是愚人和庸众云集的地方,他们的言论既荒唐、愚昧,又残忍可怕,先驱和弱者在这里被迫害,被嘲笑,被奚落。鲁迅借此表达了他对保守、落后的社会及国民的愤怒和绝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爱丽丝沃克的两部代表作为例,着重分析了“被子”这一寻常家庭用品在其小说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一方面“被子”充当了黑人家庭历史和传统的载体;另一方面,“被子”蕴含着黑人妇女巨大的创造力,以及她们相互团结、与命运抗争的力量和勇气。在沃克看来,在把破旧布片重新拼缝成漂亮的被子的过程中,黑人妇女能够发泄愤怒,获得自信而得以生存  相似文献   

14.
赵树理在部分小说中塑造了以"三仙姑"为代表的健忘者形象,这些个体或者群体,都有着忘记受奴役的辛酸与奴役他人快乐相似的健忘的经历。不仅体现出对鲁迅先生国民性批判的继承性,更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赵树理国民性批判的差异性。作家所塑造的形象,虽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但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压迫或者被压迫的过程中,文化是根基,如果不彻底破除精神中的健忘,农村和农民的解放就不能成为真正的解放,农村和农民必将成为民族进步的阻碍。  相似文献   

15.
文本性态度是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指“人们宁可求助于文本图式化的权威而不愿与现实进行直接接触”的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尽管有很多人意识到“将书本上的东西照搬到现实是愚蠢的或灾难性的”,但文本性态度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如今,这种文本性的态度正以“全球化”幻想为指归在当代中国都市小说中弥散,因而对其进行阐释、解读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文彬先生的红学著作向以短小精粹、言之有物、贴近文本、贴近读者见长。其新著《感悟红楼》是这种研究方向的代表。面对目前存在的将《红楼梦》研究泛娱乐化、非文学化、非学术化、神秘化的倾向,我们应该提倡胡先生这种"辅导读物"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肖仁福的小说坚持从边际人的视角出发,对处于新旧交替价值体系中的官场知识分子进行了集束性观照,将他们在社会剧变过程中的彷徨、失落和尴尬描绘得丰富而深刻。肖仁福小说中的"边际人"分为两类,一是表现从知识分子文化人格向官场文化人格转变但又尚未完成过渡的形象,一是表现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8.
词这种文学样式,起源于民间,唐五代时文人参与创作,极盛于宋,但却一直为人所轻视,文学地位不高。从某种角度来说,词的发展始终是一条正名、尊体的道路。“词史”观念的最终形成,标志着“尊体”观念的成熟。体现了词学理论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有一种特殊的数名结构即"两父子、三姐妹"之类的"数词+关系名词"的结构,这不同于一般的量词隐省。从个体量词的特点和该结构中的关系名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该结构中缺位的是个体量词,缺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两者在语义上的不相容性,并进而考察该结构数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命题与实践中,杨义对本土与西方、边缘与中心、书写与口传、汉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等多重关系的重新审视,显示出丰富的人类学内涵。这既是对当下中国文学研究中诸种缺失的自觉省察,也是对方兴未艾的文学人类学思潮的一种回应,在今后的中国文学史写作中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杨义所倡导的大文学观,使得中国文学研究在经历了百年失语之后,有了回归本土范式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