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界对于近代中国铁路的影响,相当多的是侧重于经济、文化、政治及社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却忽视了其另面影响。以20世纪初我国铁路对内河航运的冲击为例,铁路运输对比轮船运输,形成了很大的优势,这首先体现在便捷方面,火车距离近,用时少很多,轮船则路遥,用时多出数倍,二者优劣差异十分明显;再就是运价,轮运货价多高于路运。由于铁路对比轮船具有便捷、低廉的双重优势,其结果是轮运节节败退,景象凄惨。面对铁路运输对轮船运输的冲击,轮运公司所采取的应对举措主要是与铁路联运。这其中,政府也在推动倡导。总之,20世纪初的二三十年间,铁路对轮船运输产生了强烈冲击,并直接促动了轮路联运,为之后交通内部整合及一体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分析了抗战时期西北地区公路运输管理体制及其运营机制。分析表明:抗日战争时期,随着西北地区战略地位的空前提高,西北公路交通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公路建设里程增长迅速,公路运输车辆大幅度增加,汽车运输站点分布扩大等。为了有效提高西北公路交通的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益,国民政府分别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加强西北公路运输管理体制建设。西北公路运输管理体制的加强和完善,一方面推动了西北近代公路交通的科学化、制度化和技术化运营管理;另一方面提高了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北公路交通网的运输能力,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铁路及其竞争对手在旅客运输市场的变化为依据,分析铁路客运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根据LOGIT客流分担模型,影响运输方式分担率的因素有安全性、票价、旅行时间、舒适性及在车服务、方便性和旅客收入等。结合铁路目前的竞争优势是安全性和票价,主要消费群体是中低收入者,主要竞争对象是公路等因素。指明提高铁路的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是:以人为本,提高铁路的服务质量,树立客运为民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4.
试论陕西近代交通建设及历史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代陕西交通建设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随着公路、铁路的修筑以及航空、水路运输的开辟,到抗日战争期间初步形成了以公路为主体的陕西近代交通运输网络。近代交通运输网的初步形成,加强了陕西与东南各省市的联系,促进了陕西工农业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为近代陕西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全国铁路运输会议是交通部(铁道部)下属的以讨论铁路运输及附属运输各业务之改良统一及进行为宗旨的非常设机构。通过以往论者用之甚少的运输会议纪录等史料,考察运输会议的创立、运输会议的议题以及运输会议的意义等内容,可揭示运输会议与中国铁路运营管理制度变迁之关系。  相似文献   

6.
交通运输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殊经济部门。我国地域辽阔,铁路运输在交通运输业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当前,铁路运输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化改革,改进管理,加速发展,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铁路运输面临严峻挑战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运输市场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局面已经形成。铁路在运输市场中踏步不前,所占分额越来越少。如1985—1995年10年内铁路客运周转量在市场中的比重由54.1%下降到39.4%,而公路同期内由38.95%上升到51.1%,民航由2.6%上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现代公路建设发轫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20世纪30年代公路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国道、省道、县道建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1927-1937年的公路建设,河南形成了国道、省道和县道相互交叉的公路交通网络.随着河南公路的兴修,汽车运输事业也随之兴起和发展,抗战爆发前夕,河南开辟汽车运营线路22条,运营里程达2800多公里,设置车站110多处,河南省大部分县城和重要市镇开通了汽车运输.公路建设和汽车运输业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使人们的交往更加快捷和出行更为方便;物流方式随着汽车运输业的兴起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公路建设和汽车运输业的出现,一些新的行业也随之出现.因此,公路建设与汽车运输成为继铁路之后河南在运输业上发生变革的主要事件,也引起了河南社会的变革,尽管这种变革是缓慢的,但在河南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8.
精益生产起源于汽车制造业,如果把精益生产应用于提供无形空间位移服务的铁路运输企业,还必须符合铁路运输生产的技术经济特征,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铁路运输资源具有一定的技术作业能力,主要表现为随着运输资源空间作业距离的延长,以及与作业距离相关的密度、速度、时效、重量等运输指标的改善,铁路平均生产成本出现了递远递减的基本特征。精益生产通过资源整合、组织边界调整、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等手段,能够充分实现运输距离经济性,改善精益生产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借助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以我国31省(市、自治区)2013年与2018年公路、铁路货物运输数据为基础,分别以区域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公路和铁路运营里程为评价对象,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公路、铁路运输格局的影响,发现对公路运输格局的影响程度小于铁路运输格局.  相似文献   

10.
精益生产起源于汽车制造业,如果把精益生产应用于提供无形空间位移服务的铁路运输企业,还必须符合铁路运输生产的技术经济特征,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铁路运输资源具有一定的技术作业能力,主要表现为随着运输资源空间作业距离的延长,以及与作业距离相关的密度、速度、时效、重量等运输指标的改善,铁路平均生产成本出现了递远递减的基本特征。精益生产通过资源整合、组织边界调整、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等手段,能够充分实现运输距离经济性,改善精益生产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铁路在中国诞生延展,既是中国近代化的产物,又反过来影响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铁路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铁路运输促进了商品流通的扩大,从而也就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区域化倾向的发展,加速了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一、铁路运输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发展铁路运输,大大便利了“商旅之往来,货物之转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论述铁路现行运输清算模式的基础上,按市场导向和铁路运输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借鉴民航等运输方式清算系统的建立和运转经验,提出建立铁路运输收入清算系统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 ,相应地我国的运输行业也不断地发展起来。由原来的以铁路为主的运输行业 ,现已发展到铁路、水运、公路、管道、航空等五种运输行业。在市场竞争的现实世界中 ,铁路运输也必然受到市场经济及其基本规律的制约与考验。因此 ,如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有效的管理 ,使之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首要而关键的问题。而管理方法现代化就是运用一系列管理方法 ,它主要包括 :信息管理方法、控制管理法和系统管理法。1.信息管理法信息管理法是管理企业各部门的重要手段。企业…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初期,由于铁路员工安全意识淡薄,铁路运输设施陈旧失修,加上敌特分子蓄意破坏,铁路运输事故频发,安全形势严峻.为保障铁路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党和政府积极开展铁路运输的安全治理工作.筹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机构,组建行车安全通讯网,围绕铁路安全责任制颁布系列铁路运输安全规制.同时,发动人民群众组建护路队伍,广泛开展铁路员工安全教育,并施行运输安全奖惩和安全竞赛.经过不懈努力,至1957年中国铁路运输事故的高发态势得到遏止,新中国铁路运输安全治理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为我国铁路运输安全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5.
铁路与华北内陆传统工商业市镇的兴衰(1905-1937)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时期,华北内陆地区涌现了数量众多的工商业市镇,其发展则与交通运输密切相关。近代以来,铁路运输的作用日益凸显。作者以1905—1937年间驻马店、漯河、道口、清化、周村等重要市镇为例,通过考察铁路与其工商业发展、人口增长及街市扩展等方面的关联作用,阐明铁路对华北内陆传统工商业市镇发展及华北区域社会近代化进程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封建时代后期,山区商品经济的活跃发展及其呈现的若干特点,曾引起经济史学界的充分重视。然而,对于这一经济现象在近代的发展变化,则鲜为同仁所顾及。本文拟考察之。(一)近代闽江上游山区商品生产的区域与产量闽江上游山区的商品生产,在明清时代已有所发展。近代以降,由于国内外市场对山区资源与农副产品需求激增的刺激,上游山区商品流通大大发展,商业活跃繁荣,逐步形成了以闽江上游三大支流为运输通道,以沿溪散布的80多处初级市场为流通网络,以地处闽江尾闾的省垣福州为对外输出口岸的商品流通网。其茶叶、木材、纸、笋、香菰、樟脑、药材等主要产品均远销国内外各地。清末民初,年流通总量估计达2,700万元。商品流通的活跃,又促进了商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这主要表现为生产区域的扩展与产量的上升。  相似文献   

17.
中国铁路重组关键利益相关者及其需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将中国铁路重组利益相关者界定为12类,并通过专家调查问卷进一步将铁道部、中央政府和铁路运输企业界定为关键利益相关者,认为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键利益需求是决定铁路重组进程的关键因素,中国铁路只有具备了满足这些关键利益需求的条件,才能够开始实质性的重组进程。这些关键利益需求包括铁道部的调度指挥集中统一需求、中央政府的安全需求及铁路运输企业的公益性运输补偿需求等。  相似文献   

18.
从古至今,四川交通运输经历了从以水运为主到铁路、公路主导,再到铁路、公路、内河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相结合的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过程。主导交通方式的变化及其空间布局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总体格局、产业布局、城镇布局均产生了影响。与之相应,省域空间结构也由最初的离散式至单核集聚再逐步向扩散和均衡型过渡。近代内河水运促进了近代工业在沿江城镇的兴起,上世纪50~70年代铁路的兴建引致现代工业沿铁路干线布局,高速公路促进工业向省域内更为广阔的区域延伸。  相似文献   

19.
铁路旅客黑名单制度是管控旅客逃票以及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等行为的一种重要措施。但在实际操控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旅客对铁路旅客黑名单制度知晓度不高;铁路旅客黑名单制度适用范围无限扩大;铁路旅客黑名单制定程序缺失、立法不完善;铁路旅客黑名单制度权利救济欠缺。因此,如何完善铁路旅客黑名单制度,使其发挥更好的管控作用,提供更加和谐、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铁路运输环境至关重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的旅客运输黑名单制度的经验上,结合我国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的完善我国铁路黑名单制度的措施。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1906至1937年间的中原地区,铁路兴起并迅速形成了交通运输网络。随着铁路运输网络的建成,中原地区铁路沿线及附近地区的区位优势得以彰显,某些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的品种改良或新种引进首先在这些地区试种并推广。铁路运输以其独特的优势不仅加快了中原地区与通商口岸间经贸交流的进程,也推动了该地区农经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中原地区农业作物的种植结构、生产方式、贸易形式等也由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传统生产方式和自然经济等因素依然存在,使得近代中原地区农业经济所面临的发展问题过于复杂,绝非仅靠运输条件的改善便可彻底解决;铁路所能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及最终结果,还要依赖此经济区内其他相关领域的有力支持与积极配合方可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