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当前教育发展和落实民族教育自治权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困境就是教育财政投入不足.解决这一问题单靠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能力远远不够,它有赖于民族自治地方教育公共财政化程度的提高、对民族自治地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和对民族自治地方更多的政策倾斜与照顾.民族教育公共财政化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民族教育只有在国家财政以及其他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方面得到更多的保障,才能在民族地区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中走出困境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自治条例制定与完善的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的现实运行仰赖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完善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是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居于核心地位。目前,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制定与完善却面临诸多困境,要摆脱其困境,必须从内外两方面着手,这是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提要]教育单行条例在民族地区地方立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55部民族教育单行条例可见,以综合类和单项立法为主,零星分布在15个民族自治地区,内容较为丰富,关注主体多元,但其立法数量、范围、效力仍有限。民族教育单行条例立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立法不充分;复制中央立法,立法本地化不足;针对特殊现象予以细化及强制力保障措施不足。民族教育单行条例立法应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体”框架下进行,坚持合宪性、法制统一;充分重视地区的差别化、多样性、特色化;立足地方实际,突出针对性与可行性。民族地区教育单行条例立法需构建完善的民族教育立法体系,适时出台“民族教育法”,为教育单行条例立法提供法律依据;针对民族教育的特殊性,须以民族自治地区教育单行条例立法为突破,彰显特色化、本地化;同时发挥教育单行条例立法的反推作用,将针对性、可操作性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4.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是经济自治的物质基础,是民族区域自治的财力保障.财政自治权应该受到尊重和保障.我国民族财政体制的演变过程反映出,在财政体制改革中,财政自治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由于一系列认识上的偏差造成的.要纠正这些偏差,切实保障财政自治权,必须重视相关法律的制定、完善和监督.  相似文献   

5.
地方自治作为现代国家的民主制度和地方治理形式,可以有效克服中央集中管理的弊端,提高地方治理的效率,保护地方的利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的框架,保障聚居少数民族享有自治权利和自治权力,维护自治地方各民族的利益,且自治地方各民族都享有民主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虽有各民族共同参与管理的现象,但主要基于人民共和体制和现代民主制度而存在和发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制度资源,通过多样的民主形式,保障自治地方享有法律规定的自治权等各种权益.  相似文献   

6.
关于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针对我国现行民族区域自治立法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权限的范围不统一、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主体的设置不科学、特殊民族立法程序不合理等,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民族自治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我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是指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本文试图探讨民族自治地方机关制定自治法规的法律依据问题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8.
文萃与信息     
制定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法规的思考 陈云东在《思想战线》1994年第5期发表文章,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法规的制定提出一些看法。作者认为,针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法规的现实,民族自治地方政法机关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以宪法和法律的原则要求为准绳,细致调查,摸清自治地方实际情况,为制定自治法规提供扎实的第一手材料。②周密制定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法规的立法规划。③严格法定立法权,这是保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法规质量的关键。④提高立法队伍素质是保障立法质量的重要因素。⑤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制定民族自治地方的市场法规,服务于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建设,造福于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  相似文献   

9.
单行条例作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的一种,是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立法权的重要形式。通过对近三年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的实证研究,发现单行条例立法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未能为保障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立法不仅制定数量少,而且发展不平衡。反思并创新单行条例立法,对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建设法治民族自治地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有关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五个重要问题,即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涵义、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性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法律地位、自治法规制定主体的系属、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重点选择。在此基础上着重指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是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具体行使国家立法权的一种治国活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是原创立法与地方立法、一般立法与特殊立法的统一;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只能在本辖区内有效;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以自治法规的制定权,实行经济立法和文化立法并重,既是民族自治地方完善立法体制的需要,也是民族自治地方适应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现代日本教育法包括大学教育立法 ,是战后日本新兴的法域之一 ,现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立法体系 ,表现出一些突出特点 ,在促进日本教育改革、贯彻教育方针上 ,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功要以立法来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落实要与立法相配套。将两者衔接起来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要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规范转移支付、给予税收优惠、推动体制创新来实现这种衔接,共同营造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法治原则下 ,救济与权利是相附随的 ,任何权利在受到侵犯时都必须有救济。教育权利的实现也需要救济机制。教育权利救济是教育权利实现的程序化机制 ,教育权利救济机制的框架是以宪法救济为根本 ,诉讼救济为主导 ,诉讼外救济为补充的整体。  相似文献   

14.
论性教育权的确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性教育权是和教育权、性权利、人权教育权、人权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基本区别的独特权利,人们正在逐步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依然未能全面、深入地把握这一概念,更未能在法律层面真正地确立这一权利.性教育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以适当方式接受一定标准的性科学、性权利和性文化教育的特殊教育权利.确立性教育权将有利于改善落后的性教育现状,根除普遍的性无知现象,并最终促进性权利体系的形成、发展和相关人权的进步.确立性教育权需要遵守"客观、多元和批评的性教育"原则,以保证性教育权的适当性.确立性教育权这一工作也需要每个国家的努力和国际合作来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人权特别是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实现问题。建国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国家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少数民族的扶贫开发力度也不断加强。同时,少数民族的发展权更是举国关注,新修订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增加规定的少数民族获得利益补偿的权利和少数民族的资源权利是其发展权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非盈利性与教育选择的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目的要求教育组织必须在非盈利框架下运作,由于受到各级政府的严厉监管,教育组织及其主体的自主选择和独立决策行为受到很大影响。为了保证教育产出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必须在教育组织的非盈利性和教育选择的市场化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7.
200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了重大修改,使民族区域自治法更好地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但要加速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缩小民族自治地方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繁荣的目标,民族区域自治法仍有待进一步完善:要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可操作性;进一步落实并扩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机制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试论财经类人才的诚信教育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乃至国际财经金融领域,存在社会信用缺失和诚信危机,诚信教育对于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也日益凸显。诚信教育强调人才的健全人格,关注人才的精神成长,以人才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财经类人才对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在大中专院校中建立诚信教育机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我国现行教育缺乏对于慈善的关注。以教育促发展,推进慈善事业的进步是必然选择。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在教育,科研是慈善教育和慈善事业发展的先导。慈善教育科研需要机制的保证,应建立多元投入与研究机制,慈善教育科研是为慈善教育活动提供理论先导和决策参考的更高层次的教育救助方式,支持教育科研是慈善对教育的深层呵护。  相似文献   

20.
辽宁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政策没有得到真正全面落实;在国家财税体制和收支格局发生变化时,没有及时采取适当的调整措施,以确保教育经费的重点投入;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不合理,学生资助体系有待完善;教育经费的管理体制不顺,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尚未落实。辽宁省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应进一步提高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的认识;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努力建设和完善高等教育财政体系,真正落实已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的收费制度和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在预算分配管理上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实行教育事权与财权的统一;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拨款份额,加强财务管理,并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