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婚性行为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社会问题。由于未婚女性的性行为不是为了生育,故发生未婚先孕时,绝大部分选择人工流产终止妊娠,因此未婚女性的避孕是一个现实问题。因未婚者的避孕有其特殊性,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避孕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未婚性行为与人工流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9年中国15-24岁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显示:22.4%的青少年具有性经历。有性经历者中,流动女青少年妊娠比例为28.5%,高于非流动女青少年(19.3%)。部分专家根据地方门诊调查的情况估计,未婚人流至少占人流总数的20%-30%,重复人流约占所有人流的比例30%。《2013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公布,2012年全国人工流产共669万例,据此推测2012年未婚人流大约为133.8-200.7万例,未婚青少年面临的人工流产问题,形势非常严峻。人工流产会给女性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并影响到未来的婚姻与生育,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未婚女青年对紧急避孕(EC)知识的了解和意愿,我们在郑州市6个商场共调查了1376名未婚女营业员。结果显示,在未婚女青年中,知道EC的很少,了解EC时间限制的极少,大多数未婚者都希望能得到EC教育与服务。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应与妇女保健机构结合起来,共同来满足广大育龄妇女对EC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解决农村未婚先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部分农村地区未婚先育现象呈上升趋势,相当一部分农村青年先生育再结婚,这不仅是对传统婚育制度的冲击,也是对现行婚姻生育政策的挑战。未婚先育现象在农村地区的存在,说明它在农村是有其产生与存在土壤的。对此,我们应深入研究其内在原因,了解其危害,将其与农村人口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思想上、精神上预防未婚先育现象的发生,引导广大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婚姻观、生育观和性爱观。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北京、广州、贵阳、太原和上海市分别进行了专题小组讨论和个人访谈,调查对象为25岁以下的外来已婚和未婚女工.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外来未婚青年女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有性生活经历,然而她们缺乏生殖保健意识,缺乏基本的避孕知识,不了解获得避孕药具的途径,在寻求服务方面存在着社会、心理、经济各方面的障碍.只有很少未婚妇女使用避孕药具.因没有采取避孕措施而导致非意愿妊娠的结果往往是人工流产.在外来青年女工未受保护的性生活中,男方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知情选择避孕方法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知情选择避孕方法的思者与实践杨立舫育龄群众知情选择避孕方法(以下简称知情选择)是目前国际上所普遍倡导的。近两三年来,江苏省按照国家计生委的有关要求,在苏州、南通、常州市有关县(市)的6个乡镇开展了知情选择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结合这6个乡镇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未婚年轻人性问题及生殖健康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由世界卫生组织资助的多中心课题“对性活跃年轻成人生殖健康服务未满足的需求及提供服务的困难的研究” (WHO97913)四川中心的资料,结合实地调查研究,重点讨论未婚年轻人的性观念、性和生殖健康需求。 一、资料与方法   本项研究采用小组访谈会的调查方法,于 1998年 9月分别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和成都电视设备厂组织了四组 (城市、农村男、女青年各一组 )18~ 24岁的未婚 (恋爱 1年以上 )年轻人讨论会。各访谈会的组织与主持,均按统一方法及讨论提纲进行,并采用现场录音和文字记录相结合的形式收集访谈资料,再采取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状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前,中国青少年的性成熟已明显提前,未婚青年(包括少年)性行为发生率在不断上升,首次性行为的年龄呈提前趋势。但他们缺乏性和生殖健康知识,有性行为的未婚青年避孕措施的采用率较低,导致未婚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率上升。未婚青年性行为、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与性观念与社会观念的变化、文化教育、家庭背景、环境因素、国家政策及社会因素等有关。要提高中国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状况,应满足未婚青年的需求,给未婚青年提供性教育和生殖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大龄未婚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原始数据对北京市大龄未婚问题进行了分析。与1990年相比,大龄未婚比例未见明显变化,但人数有所增加。目前在北京的大龄未婚者集中于同龄人口的两极:一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背景优越;另一极社会地位偏低、各方面条件均较差。前者的大部分男性是自愿倾向晚婚而非选择困难;而前者中诸多女性和后者中的大部分男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择偶难的大龄未婚青年  相似文献   

10.
紧急避孕就是指夫妻在采取避孕节育措施失败的情况下性交或因采取避孕措施不当而失败,如性交时不慎使阴茎套破裂或脱落,妇女安全期日期的错记或错算,以及男性体外排精的失控等可能造成受孕的情况下采取的紧急补救措施。 紧急避孕的方法目前较多采用的一个是在性交后72小时内服用“53号抗孕片”(双炔失  相似文献   

11.
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高原地区。藏族是西藏的主体民族。据1990年人口普查,藏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93.14%、1982年的94.41%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强对青少年未婚人口问题理论探讨,本文回顾了近年我国青少年未婚人流的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存在比例高、低龄化、重复人流比例高以及并发症高四大特征;从理论角度思考,认为发育年龄和初婚年龄间隔拉大、更为频繁的人口流动.更加开放婚前性行为态度以及生殖健康知识和服务渠道的缺乏是造成该现状的重要宏观因素;提出应该根据“性行为链条”的理论框架及时转变青少年生殖健康观念、加强对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和改善相关服务模式.才能有助于改善现状。  相似文献   

13.
<正> 婚姻状况是人口普查中有关人口和社会特征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人口学研究的基本领域之一。婚姻状况的各项比例中,未婚人口状况的研究尤为人们所关注。这是因为,通过分年龄性别的未婚人口状况的研究和计算,可大致反映出该人口的分性别的已婚比和平均初婚年龄。50岁以上未婚者在同年龄人口中的比例一般可视为不婚率。这些都会对人口生育水平的高低产生影响。未婚人口状况这一指标已成为分析生育率乃至进行人口预测的依据之一。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在我国人口史上首次全面记录和综合了我国未婚人口的状况。本文即拟以此次普查资料为基础,同时联系国内外有关资料,对我国未婚人口状况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日本未婚青年的生育意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未婚青年的生育意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对生育意愿起显著作用的因素变得不显著。现代经济、社会、文化及心理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新型的生育文化,它是生育意愿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处在一个特殊的生命阶段,在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上,国际社会第一次承认青少年在生殖和性健康方面有不同于成年人的需要。在通过的《行动纲领》中还明确指出青少年生殖健康的目标是:“通过提倡负责任和健康的生殖和性行为解决青少年的性和生殖健康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龄未婚问题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我国大龄未婚人口概观 (一)性别构成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82年我国28—49岁未婚人口共有11269362人,占同龄人口的4.36%。其中男性为10555559人,占同龄男性人口的7.78%,女性为713803人,占同龄女性人口的0.58%。大龄未婚男性是大龄未婚女性人数的15倍。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全国28—49岁未婚人口又有所增加,达到  相似文献   

17.
有些未婚少女突然发现自己的乳罩上偶尔竞有湿渍,如果挤压一下乳房还可见到类似乳汁的液体流出来,这无疑令她们十分紧张。有时传出去还惹得风言风语四处流传,更令她们拾不起头,忧心忡忡,不解其故。也有些人担心自己得了癌症,惶惶然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8.
宫内节育器的避孕原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机械作用。由于宫腔内的异物障碍以及机械挤压子宫内膜,使得受精卵不易着床;二是异物作用。由于节育器作为一个异物时刻都在刺激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产生非炎症性反应,内膜表层血管增多,白细胞浸润,吞噬细胞增多,这些现...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据有关部门反映,社会上对大龄青年找对象难的问题反应比较强烈。据第三次人口普查,在吉林省28岁49女性人口中有18,851人仍未婚配;又据长春市婚姻介绍所统计,自1984年3月成立至1686年初,有700多名男青年前来登记、而女青年则多达1,500多人,其中28岁以上的大女约占3/5。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在社会上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持“人口性比例失调造成的”这种观点占多数,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个误解,根据吉林省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和社会调查资料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婚育龄人群避孕水平及避孕方法使用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中国20世纪60年代到2004年的全国计划生育调查数据,深入分析我国已婚育龄人群避孕水平及避孕方法的使用趋势。结果表明,我国一直是全球总避孕水平最高的国家,避孕方法以长效措施为主。90年代后,主要避孕方法中宫内节育器现用率逐年上升,女性绝育逐年小幅下降,男性绝育逐年明显下降,避孕套现用率逐年递增,口服避孕药、外用避孕药和其他避孕方法呈逐年下降趋势;且避孕方法的选择存在省市、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