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宋陆佃的《鹖冠子解》,是我们今天可知的最古的《鹖冠子》注。这个注虽因创作不精,有失于简或误,可由于陆氏凭其深厚的文献修养,在对《鹖冠子》一书的字句错、讹、衍、误、脱进行校勘后,又引用经史古书,运用断句、注音、释义、补事、述评等方法来解释、疏通原文,使我们时时可以从中获益,因此,仍有不容否认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3.
随着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出土,《鹖冠子》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并被判定为先秦黄老道家真书。其所提"元气"思想,上承老子道气关系论,下启两汉"元气"论思潮,中与《列子》《吕氏春秋》互相印证,成为先秦黄老学派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鹖冠子》继承了老庄之道,主张天地万物之性本源于道,"道"通过天地万物的内在本性发挥作用,体现为自然的秩序与规则,不可随意改变。而"时"与"命"正是这种秩序或规则的内在规定性,是自然的,同时蕴含着必然性。为了适应现实的治理,《鹖冠子》提出"道生法",将"法"视为天地万物自身本性所展现出来的秩序,"法"与"理"相类,本质上都是天道的具体化,而圣人则是通达天道、因循理法、治理天下的关键。《鹖冠子》认为理想的治理状态是"神化"的自然状态,这种状态意味着人性与物性的和谐共处,自然法则与人类秩序的完美一致,而处在"神化"状态中的圣人达到了"天"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鹖冠子的理想政治和时局有密切的关系,他深思一些大国不能得志于天下之由,并提出理想政治论——“五正论”,即神化、官治、教治、因治、事治。神化与官治的理论,渊源有自,主要来自《黄帝书》、《庄子》等。他认为这种理想政治的实施,会统一中国。 相似文献
6.
南宋陆佃的《冠子解》,是我们今天可知的最古的《冠子》注。这个注虽因创作不精,有失于简或误,可由于陆氏凭其深厚的文献修养,在对《冠子》一书的字句错、讹、衍、误、脱进行校勘后,又引用经史古书,运用断句、注音、释义、补事、述评等方法来解释、疏通原文,使我们时时可以从中获益,因此,仍有不容否认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悝又称李克,学于儒门子夏氏,相魏变法而为三晋法家之先驱.史书中悝、克分列儒法,曾引致学术史上考辨观点的游移,其实正反映李悝思想在“由儒入法”谱系中的承前启后意义.首先,李悝谨持儒门贤德政治观点,崇尚士人“为君王师”,提倡君主“举贤以德”;其次,李悝自创制度公平理念,从身份地位、财产多寡、智识水平之差异来诠释社会矛盾,主张政府主导资源再分配,“废沟洫”、“尽地力”、“善平籴”、“射的决狱”的变法举措均是这一理念的法制观照.再次,李悝揭示极端贫富分化才是社会失范的根源,对重刑治国保持警惕,成为后世学说与法令的重要话语.最后,李悝撰《法经》,成为商鞅变法的范本,也因其儒门涌源而被奉为中华法统的源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儒家和法家思想源流的梳理,分析专制主义源头的发展脉络,同时指出儒家的专制主义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法家专制主义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10.
《周易》是中国隐逸传统的重要源头,它以象数的形式预测吉凶,为人生的进退提供行为指导,其《乾卦》《蛊卦》《遯卦》等的卦、爻辞,有着典型的隐逸思想;《易传》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周易》的隐逸思想。从儒、道比较的视野来看,《周易》的隐逸思想更多地具有儒家"时隐"特色与"家"内的眼光,与道家文明批判的立场上的"家"外眼光形成对比。将《周易》与儒家、道家的隐逸思想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有助于深入揭示其隐逸思想的性质及其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11.
儒家学派是家族本位的责任伦理,法家学派是国家本位的责任伦理.儒家责任伦理的人性论基础是仁义道德,而法家则是自利自为;儒家责任伦理的形成机制是道德自觉,而法家则是赏罚二柄;儒家责任伦理的实现途径是修齐治平,法家则是法信权或者法术势. 相似文献
12.
《鹖冠子》及其在战国黄老之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鹖冠子》一书所记述的历史事件,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制度,及其主张天下统一的政治思想、所使用的哲学概念来看,该书应为战国末年出自楚地的一部黄老著作。从《鹖冠子》所透显的时代气息和战国黄老思想演化的逻辑来判断,该书不伪。《鹖冠子》在战国黄老之学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由道一元论向气一元论转化的中间环节,是由道法结合向道与仁义礼法诸思想融汇转化的中间环节,是由法天地而治向法制度而治转化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3.
儒家和法家对于秩序的诉求迥异其趣.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对君主秩序的来源是否有疑问、对于人性本质的基本假定、对于政治权力的行使所应坚守的原则等方面.但在君主专制"秩序第一"前提下的儒家、法家的分歧,又在这一前提下得以合流和相互补充,从而共同构成传统中国专制制度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4.
儒家法律化与法家儒学化的关系问题是传统中国法文化的一个历史性难题,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去检视儒家法律化与法家儒学化的关系问题,可以发现儒法之间大致经历了先秦学理竞胜、儒法之争时期,由汉至唐的儒法合流、以礼入法时期以及唐以降的礼法同体、礼法不分三个时期.三个时期的划分可以捕捉到儒法之间由抗争、经合流走向相融的互动历程,从而为把握传统中国法文化的真精神提供一种运思质料. 相似文献
15.
迄今,学界对董仲舒学说及其思想已有较多研究,对“春秋决狱”也有较高关注。但对董仲舒与法家的关系、董仲舒思想中的法家渊源以及所呈现的法家思想痕迹的探析,并没有太多涉及。“春秋决狱”是儒家经典学说指导司法实践的一项重要原则,现存于《通典》《白帖》和《御览》中的六个案例是研究董仲舒“春秋决狱”问题的重要文献资料。董仲舒以“原心定罪”“亲亲相隐”“诛首恶”“罪同异论”等《春秋》经义来审判司法案件,实际上是对儒家意旨与法家刑律的有机结合。所以,本文旨在从“春秋决狱”案例的具体分析出发,对董仲舒在其中的儒法交涉进行一定的阐发。 相似文献
16.
李玲芬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3(9):42-44
儒法两家的义利观在形态上存在着较大的分岐,但在理论深层次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两者的理论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弘扬社会之公利. 相似文献
17.
18.
从内容判断,《鶡冠子》应属战国末期至秦朝初期的作品。鶡冠子继承了老庄的社会理想,仿庄子建构了一个以“素皇内帝之法”为内核的理想国,同时对非圣贤之君治国的不良后果提出了补救措施,其国家形态表现为以法治为特征的中央集权制。冠子的理想国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并充分地汲取了阴阳家、法家和儒家的思想,是规划政治大一统的理论蓝图。 相似文献
19.
儒法两家作为中国传统学说中的“显学”,历经数千年仍流传甚广,并形成了“王霸之争”、“道德与功利之争”等一系列重要课题。本文对两家学说进行系统的考察。以求客观全面的探索二者实践价值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秩序重建与正义追寻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大时代主题。儒法之理想政治是正义与秩序高度和谐的理想政治。在现实政治层面,"国无君不可以为治"体现的秩序与"立天子以为天下"体现的正义之间常常陷入顾此失彼、互相冲突的困境。如何在现实政治中调适秩序与正义之间的内在矛盾,成为儒法苦心焦思的核心话题。儒家主张正义优先的"贤人"政治理论,法家提倡秩序优先的"中人"政治理论。前者属于"革命论",后者属于"改良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