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有人说,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生幸福;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场伤心;在错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段荒唐;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声叹息。  相似文献   

2.
黄晓林 《社区》2009,(5):54-55
前一段时间,网上又在热炒李银河女士在博客上说的话:王小波是大师,别人都是小儿科;王小波是天才,别人都是工匠。王小波是已故文化名人,李银河是他的遗孀,也是所谓的“专家学者”,此话一出,就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沈辉 《新天地》2011,(8):112-112
教与学是教学中的矛盾统一体,学生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学习,教师主要是教书,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课堂学生接触的是教师,特别是美术教学、师生在课堂里更容易沟通,学生学习态度,道德风貌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因此,美术教师更易了解学生,他们不仅在业务上指导学生,更应该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唐宝民 《社区》2014,(26):41-41
“人性化执法”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在执法环节的具体体现,是一个新名词,是一种新的执法理念,但其实,早在宋朝时,就已经有了人性化执法了。曹彬是北宋的开国功臣,以军事才能青史留名,但他也曾审理过一些案件,在审理过程中,他的温情执法,也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5.
欧宝,在欧洲是宝,到中国就没有疼了。因为大街上跑的少,这牌子对中国人比较抽象,还停留在当年AC米兰胸口标志的水平,其实在欧洲它是与大众齐名的牌子。而且“大众”是假大众,欧宝才是真大众,价廉物美,老少咸宜。  相似文献   

6.
差异教学是近年来在借鉴因材施教,个别化教学,分层教学,掌握教学等多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指在班集体中立足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个别学生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不仅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群体,  相似文献   

7.
画面在感性和理性范围内同观众有着一种辩证关系,而它最后在银幕上体现的意义是即受观众思想活动的支配,也受导演的创作意图的左右,两者在程度上几乎是相等的。不过,我们也可以说,观众在解释画面方面的相对自由,其根源之一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任何现实,不论是事件亦或是动作都是一种象征,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某种程度上的一种记号。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菜园     
刘学刚 《社区》2009,(23):60-60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在城市的一个小小的厂区,有一角巴掌大的菜园,父亲和一把锄头最早发现了它,然后是露珠,是蜜蜂,最后是我。  相似文献   

9.
施韬  张薇萱 《金陵瞭望》2011,(20):32-34
小时候,离愁是—个阿瓦达索命咒,哈利在这头.詹姆、莉莉在那头;长大后,离愁是一帘黑色帷幕,哈利在外头,小天狼星在里头;后来啊,离愁是一方白色坟  相似文献   

10.
阮永兴 《社区》2008,(32):24-25
某单位的外贸部有两位年轻人,一位是日语翻译,一位是英语翻译。两人都是名牌大学毕业,风华正茂,在单位领导的眼里,两人都是未来的外贸部经理候选人。对此,两人心照不宣,在工作上暗暗较劲,你追我赶,每年的业绩完成得均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1.
昝爱宗 《21世纪》2001,(12):18-19
这是一个靠 智慧才能生存的时代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手节,那足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在本文开篇,我引用英国大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卷首的话,意在揭示一个永恒的企业发展定律:如果事物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它一定会这样发展下…  相似文献   

12.
marissa 《社区》2010,(2):38-38
在中国,在那个不属于我们的年代里。流传着一个词语,叫:超生游击队。 如今,这样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但是,我在韩国,那呵谓是亲身经历了“超生”游击队的疯狂,只不过。他们的超生,不像在中国是违法的,人家的超生可是合乎于法律的。女人们大多的压力是来自于婆婆或者家庭。  相似文献   

13.
香气使人迷醉,在香气中,躯体也被气态化了,它散失在香气中,犹如灵魂,成为香气的一种分子。香气使人快乐,是使人达到忘我的一条捷径。在芳香中,人的意识消散在香气中,成了香气本身的意识,气是精神与灵魂,香气则是灵魂的销魂。  相似文献   

14.
积雪草 《社区》2014,(4):53-53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大多是以隐忍的姿态行走和生活,不管是成功的大人物,还是生活在底层、谨小慎微的小人物,生活中的烦恼多数是大同小异,生活中的快乐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我23岁,以为失恋是件天大的事,所以和他分手后,除了上班,其余的时间,我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去。正是初秋时节,早晚有了寒意,到处是萧瑟气息,总是无端感觉到冷,待在屋里,大多是蜷缩的姿势,要么蜷缩在床上,要么蜷缩在沙发上。  相似文献   

16.
红花布     
如许多艺术家那样,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现实充满了期待和焦虑,而与此相反,在陈乃坤的笔下,女性生命的曲线在画布中慢慢的流淌,构成了画家的视野正从日常的碎片中演化与嬗变。这些现实中的景象,在画家那里如梦般的再现画布上,一种迷幻的景观似曾相识:体态是蓬勃燃烧的,血液是飘飘舒卷的,呼吸是喧哗流动的,肌肤是灼人心焦的,连画中的道具也都是充满生机的。随着画家的情感波澜起伏跃动,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这是不必争辩的命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幸福离不开人类社会。而人在劳动中产生,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幸福的源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幸福产生于实践,实践催生幸福。  相似文献   

18.
一颗小石子     
在我的口袋里,一直珍藏着一颗小石子,它的故事时常在我的脑子里浮现。 那是星期五的第三节课,是我最喜欢的体育活动课,可是在这节课上,我却犯下了一个错误。事情是这样的:杨老师让我们练习掷垒球,在排队的过程中,我闲得无聊,就顺手捡起地上的小石子,用足力气,进行掷远练习,  相似文献   

19.
认识柚子     
张正 《中华魂》2013,(22):50-51
我们本地是不产柚子的。我在离开小城之后,才认识了柚子。第一次认识柚子,不是实物,而是文字。我本来以为是在郁达夫的某篇小说里,找出那个短篇小说查证,却不是,那便是在另一篇小说里了。可以肯定的是,这篇小说描写的地域背景,是浙汀或福建一带。文中提到了柚子,大概怕像我这样的读者看不明白此为何物,特意在文末给出了注释。大致意思是说,这是一种像某物的水果,主要产于某某等地。  相似文献   

20.
党亚莉 《新天地》2011,(6):61-61
课堂教学是学生特殊学习的主场,在教学的多种方法中,游戏教学是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减轻负担、事半功倍的好方法.教学中的游戏一般是把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把它适当安排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