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吾家好女     
徐立忠 《老友》2012,(8):41-41
我一直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孝敬老人,关爱父母,多数女儿比儿子做得好。远的不说,就以我女儿为例,我说说两件有关她的事吧。  相似文献   

2.
正朱德有一个儿子朱琦和一个女儿朱敏。朱和平是朱琦的第二个儿子。1952年出生后,刚满8个月就被抱到爷爷朱德和奶奶康克清身边,跟着两位老人共同生活了将近40年。朱和平的经历并非人们想象的享受了"特殊待遇",而是从普通工人到普通士兵,渐渐成长为一名空军少将。本文为其口述。  相似文献   

3.
一洲 《老友》2012,(4):17-17
龙年春节已经过去多时,但重庆老人何大兴春节露宿女儿家门外4天3夜的凄惨情景.让我至今难忘,想起来就揪心。据报道,老人今年84岁,有2儿4女,按照协议,6个子女按月轮流赡养他。1月26日。小儿媳按照之前签订的协议将老人送到其小女儿家,不料小女儿不接纳,开门望了一眼便拿着包和丈夫一起离家走人。无奈老人只好在她家门外楼道上睡了4天3夜,另外5个儿女都不肯去接老人回家。由于老人已经感冒,不得已由社区派人送去附近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4.
清水江文书研究,既要学习继承敦煌、徽州文书甚至传统历史文献研究方法与思路,更要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路径。口述史的尝试,便是对文书研究的一个有益探索。归户性特征,为文书口述史研究提供良好契机。文书口述史料的收集、整理要注意“点”“面”结合,考证文书或老人口中苗语侗音的自身含义,具有口述史的独特性。老人逝去,语言流逝,使文书口述史记录更具有紧迫性。文书口述史料挖掘、运用,能够弥补传统文献史料不足或局限,扩展文书研究史料途径,对于多角度、新视野探讨清水江流域乃至中国传统农村社会变化发展的多维真实情况,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成全善良     
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公交车上人很多,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说话的意思,是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正好跟我同路。突然一个女孩站了  相似文献   

6.
洪弋 《山西老年》2010,(2):48-48
友人家女儿跟公婆的关系搞得很僵,几近仇人。父母劝她:对老人,一定要尊敬。女儿头一扬:"他们不爱幼,我就不尊老!"这种"口气"似乎并非是友人女儿的"专利",在其他场合笔者也常常  相似文献   

7.
人人都说王老太有福气。两个女儿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收入也不错。尽管还有个儿子在家务农,可两个女儿按时给老人寄钱,特别是知道老人患有高血压等病之后,女儿更是常寄钱回来,嘱咐老人买药买营养品,所以老人并不缺钱。可前两天女儿却收到了老母病重的消息。女儿回来后,邻居告诉  相似文献   

8.
洗·澡     
每个周末都会去那家洗浴中心。我整理衣柜时,又看到了那祖孙三代人。三十多岁的女人扶着六七十岁的母亲,旁边是十多岁的女儿。母亲脱去了衣衫,她拿着一个小塑料凳,扶老人进了浴室,开了水管,调好水温,待老人坐下,方才折回。又帮女儿拉下紧绷的毛衣、毛裤,孩子像条鱼一下子没入了水雾里。她脱去衣服,又收拾好老人和孩子的衣服,也闪进了温热的瀑流下。  相似文献   

9.
口述民族志作为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另一种探索,强调普通民众的发言权,在研究过程中加入了研究对象对自身文化的解读。笔者采用“口述民族志”方式开展凉山州蒙古族历史记忆与身份认同的系统性专题研究,凉山州蒙古族老人王文芝以“口述民族志”的方式展演当地蒙古族的文字记录与口述记录等各类族谱。从王文芝老人的自我陈述与自我阐释到笔者对口述民族志访谈资料所蕴含的“内隐记忆”的田野阐释,这则“对话式”口述民族志凸显了作为当地蒙古族文化持有者的王文芝的个体经验和人生经历传达,具体细节化地体现了当地蒙古族彰显历史记忆与身份认同的行动选择,展示了凉山州蒙古族社会性身份的构建过程。口述民族志应该为当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0.
问:我是年近七旬的老人,有两个子女。在老伴去世后,我一直随女儿女婿一起生活。女儿已经下岗,孙子又在外地念大学,全家人的生活和其他花销都靠女婿每月不到700元的工资,日子过得紧巴巴。前不久,我又生了场大病,不仅把自己的3000元积蓄花光了,还害得女儿背上5000元的外债,眼下生  相似文献   

11.
正女儿远嫁加拿大,我去看望,领略了一次加拿大老年人的一项特别"福利":去幼儿园重温童年。女儿住在艾德蒙顿市。我去了之后,觉得很不习惯,心情闷闷不乐,呆在屋子里看电视。这天,女儿对我说:"每个月的最后一天,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到幼儿园玩一天。"我便跟着女儿女婿来到了离女儿住地最近的一家幼儿园。一进幼儿园,扑面而来的是童年的气息。房子里摆着各式各样的玩具,还有木马、秋千、滑梯等设施,还播放孩子们爱看的动画片。那超大的婴儿床、超大号的纸尿裤、漂亮的超大号婴儿服,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我听说网上有一篇名为"女儿女婿已经三个月没给生活费了,我还该不该继续给他带儿子"的帖子,这个事情引发了我周围老年朋友的热议。老人向女儿女婿收取"带孙费"的理由是:现在孩子每天的吃喝都是老两口在负担,这笔费用对于两个退休在家的  相似文献   

13.
假女认母     
新莲 《百姓生活》2010,(7):29-31
江苏南京市浦口区的朱官翠老人,被检查出身患肝癌晚期。在老人弥留之际,渴望见一面失散27年的小女儿。这时,一位叫陈冰的陌生女孩假冒老人的女儿前来认亲,尽心尽力尽孝两年,使老人奇迹般地趟过生命的险滩恶水。  相似文献   

14.
左右 《社区》2009,(21):5-5
沿着302国道的道路护栏,一个62岁的老人从早上6点开始到下午2点,连续“奋战”8小时,拆掉了两公里护栏163套螺丝帽。老人因此要付出被依法拘留的代价。面对女儿探望时送去的礼品,老人终于笑了,并吐出了真言:“我去拧螺丝是一个人太无聊,家里没人理睬我。”  相似文献   

15.
女儿临睡前突然问我:“妈妈,你知道《老人与海》里老人的结局吗?”她刚刚读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想了想说:“是老人与一群鲨鱼搏斗,最后胜利了,拖回一条大鱼,发财了吗?”她表示鄙夷:“叫我怎么说你?真是看书越多越迷糊!”我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丝·芬尼甘(RuthFinnegan)为《文化人类学百科词典》(1996)撰写了词条"口述传统",该词条对于"口述"和"传统"的各种意义以及"口述传统"研究的几个主题进行了梳理和探讨。本文选择编译了其中与口述历史关系较为密切的部分内容,包括"口述"和"传统"的各种意义;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作为社会过程的口述传统等。  相似文献   

17.
在许多社区,都有着为数不少的“空巢老人”。子女或是工作忙碌、或是身在异地,使得很多老人倍感孤单。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周家渡街道上南三村,也是一个“空巢老人”众多的社区,但是生活在这里的周老太,却总对周围邻居说,女儿经常来看我,这都得益于社区居委会充满爱心的“友情提示  相似文献   

18.
张国俊 《百姓生活》2014,(12):58-58
90岁,本是一个颐养天年的年纪,然而家住安徽省舒城县晓天镇汪冲村的桂仲英老人,还在独自一人照顾着68岁的盲女杨成兰。自女儿3岁双目失明后,不管是上山干活还是走亲访友,桂仲英老人始终把女儿带在身边。虽然女儿杨成兰结婚后有了子孙,但是子孙们为了生计在外奔波,至今照顾女儿的任务仍压在桂仲英一个人身上。屈指数来,桂仲英老人已照顾盲女65载。  相似文献   

19.
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邻居任工程师三位女儿长期服侍母亲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使我认识到久病床前不仅有孝子,而且更有孝女。任工的老伴儿是矿机厂的一位退休女干部,今年已80岁。1998年老人就开始生病了。最初患的是脑血管病、脑梗死、老年性痴呆、心脏早搏。2002年任工程师脑溢血去世后不久,任工老伴不慎摔倒在地,造成股骨颈骨折,从此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两年多来,老人的儿女们承担了全部治疗、护理、服侍工作。最初老人在北京儿子家里住了一年半,后来回到太原,就由三位女儿服侍。为了照顾好老母亲,三位女儿像上班一样分了工,他们…  相似文献   

20.
黾子 《新天地》2012,(4):33
自从儿女成家后,我就和老伴过上两人世界。前年老伴去世后,我形单影只,住在一套150平米的房子里,显得冷清孤单。许多人劝我叫大女儿一家搬过来同住,说我有心脏病独居太危险。我也曾动心,但仔细想想,弊远大于利:我是个自我意识较强的老人,需要静谧的生活环境,爱练练书法,听听音乐,又喜欢旅游交友。若与女儿一家三口住在一起,三代人共同生活,作息时间、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等相距甚远,天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