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灾后重建是保障地震灾区群众重归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工作,那么如何测量灾后重建绩效,哪些因素会影响灾后重建绩效?文章回顾了灾后重建绩效相关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认为效果和效率是灾后重建绩效的两大方面,以"消除灾害影响并恢复到灾前水平所用的时间"作为衡量灾后重建绩效的标准,能够反映灾后重建的效果和效率,具有可行性。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灾后重建绩效的分析框架和测量方法,并选择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作为案例,对三次地震灾区的重建绩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简要分析了绩效差异原因。结果表明,三次地震灾后重建基本如期完成了灾后重建目标任务,但因存在灾害程度不同、对口支援质量不同等原因,三次地震灾后重建绩效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要闻     
国务院发文支持芦山就业和社保工作国务院近日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就支持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政策措施提出具体意见。《意见》提出,保障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待遇支付。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认定为工伤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相关待遇。参保居民因灾造成缴费困难,经审核同意后可以缓缴。伤员应急救治工作完成后,受灾群众的医疗费用原则上通过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解决。  相似文献   

3.
汶川灾后重建中民间组织的困境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可持续性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理性、有效地展开.从国家和社会关系演进的逻辑来看,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更多的社会自身力量来解决众多的社会问题和自然灾害问题.通过对民间组织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困境与发展机制的研究,不仅是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也是民间组织发挥作用的经验总结和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的深化完善.本选题从研究民间组织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问题入手,探讨政府与民间组织的相互关系,论证民间组织如何建立可持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此有效地推动汶川震后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可持续性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高效、有序地进行,"国家支持、社会帮扶"成为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方针.灾后重建中,数以万亿计的国家资金和对口支援资金投入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大量民间资金投入灾后重建,也发挥了积极重要的补充作用.民间资金参与灾后重建,为灾后恢复所需的巨大资金与物力投入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模式.笔者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和四川灾区若干案例的调查,探讨了民间资金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运行,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民间资金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作用,并为加快汶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比较近期中外大地震的灾后重建经验,不同国家、不同体制下应对自然灾害的对策和效果各有所长。国外一般呈现为先恢复后发展,重建的速度较缓,周期较长,主要以恢复为主兼顾发展。而中国"5.12"地震灾后重建则主要是"紧急"恢复性重建与长远发展性重建、快速度重建与高质量重建、"复原性"重建与"升级性"重建的三兼顾。我国取得"5.12"地震灾后重建成功经验的原因主要是有中国共产党坚强统一的领导,实行了国家行政指挥、地方统筹兼顾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震救灾格局。  相似文献   

6.
汶川大地震后,地震灾区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下,展开了灾后重建工作。灾后重建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本文认为,灾后重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有物质重建,同时也包括思想重建,并就灾后思想重建的内涵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的恢复重建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在灾后恢复重建的法律法规、政府责任体系、灾害补偿制度、社会化援助机制、保险制度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加强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恢复重建对策研究,重点应建立健全恢复重建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恢复重建中政府部门职责、拓宽社会力量参与途径、加快保险制度建设的步伐、合理确定损失补偿程序与标准以及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实践表明,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援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完善的社会捐赠机制、社会组织的发展遭遇制度和资源等多重制约,志愿者权益缺乏保护,专业技能不足等。针对这些不足,探讨社会援助的慈善机制、激励机制、协同机制的构建路径,以期完善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援助机制,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汶川大地震后思想重建的现实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重建是汶川大地震后恢复重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把思想重建的工作简单理解为对灾前思想状态的还原,应该把它理解为一次更深层次上的思想解放。思想重建的目的不在于构建空洞的理论框架,而是要探索一个指导性、对策性思想战略体系,指导和规范整个灾后重建工作。有关汶川地震后思想重建的研究,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我国灾后思想重建的理论内容,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生动的教材。  相似文献   

10.
技术能够提高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已成为学界共识,但对“技术如何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的微观理论解释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借助政治系统理论,对救援主体应急救援失灵与技术化重建进行研究发现:容灾系统的建立有助于缓解应援物资处置的输入、处置和输出环节的系统压力,并可通过外源性技术嵌入与组织吸纳技术再造应急救援的信息结构和优化应援物资处置的工作结构,在短时间内提升救援主体的应急救援能力。因此,容灾系统本质上是一种以现代技术为载体,在不同的部门或主体之间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应急管理体系和服务供应机制,以提高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为目标的应急管理服务备份技术。这种技术实践可为探索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政府应急治理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