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安事变之后的抗日救亡大潮中,在革命导师指引下,我作为一名测绘技工转入高中,由南京到武汉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又随清华大学一批学长决心奔赴华北前线参加我军,抗击日寇疯狂进犯。  相似文献   

2.
叶尚志 《人才开发》2008,(1):1-1,4-6
我于七十年前(十八岁)在山西抗日前线八路军总司令部随营学校,奉调到了延安;经过近60年,我与上海一批老干部重访了延安;近日,我又第三次访问延安。三到延安,观感大不相同:延安已从一个贫瘠荒僻的山域、热火朝天的革命圣地,变成一座现代化域市,使我欣慰、振奋、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3.
海堤书记     
林俊豪 《人才瞭望》2011,(9):104-104
1949年秋天,海滨城市解放。如今的老刘当年唤小刘,是位十七八岁的年轻小战士,担任市长的警卫员兼勤务员。市长原是燕京大学的理工科高材生,是抗战的烽火把他卷进红色的革命洪流。不久,市长改任市委书记。当年,海滨城市面对台湾、金门,作为海防前线,急需修建一条跨越海峡、公路铁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沙博理来到中国的第52个年头。这位出生于美国的传奇人物见证了新中国50年的风雨历程。回首往事,沙博理依然激情难抑。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向前线运送药品,他曾以美国律师的身份作掩护,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旧上海与敌人周旋;为了迎接北平和平解放,他曾和茅盾、阳翰笙一起通宵达旦练习革命歌曲;为了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他翻译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将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介绍给全世界。如今这位85岁的老人住在什刹海边一座典型的京城民居——四合院里,夏穿布鞋,冬披丝袄,安度晚年。他的书房里,陈设简朴却一尘不染,墙上张挂的郭…  相似文献   

5.
抗战之初,我从南京、武汉救亡工作岗位到了山西前线,作为刚刚由少年步入成年的一名青年战士,在我军总部见到的两位团首长给我的印象最深。一位是我最初所在总司令部炮兵团团长武挺,他是朝鲜人,黄埔军校的炮兵教官,参加过“八一”起义和长征,是一位老资格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威武严肃,声如洪钟,讲话富有鼓动性,个性刚强,观点鲜明;日寇投降后回到他的祖国,任朝鲜武装部队部长,是军事统帅,作为战场对手的美国人至今谈起他来犹有余悸,莫不钦佩;可惜他在抗美援朝期间不幸病逝,我至今为之惋惜,不胜悼念。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中国人民革命,锻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陈再道将军就是其中之一。“八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红色军旗的标志。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4周年。在这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纪念日到来的前夕,我们拜访了为中国人民革命做出重要贡献的陈再道将军。陈再道将军,世人并不陌生。青年时代投身革命。1928年,年仅19岁的陈再道开始了对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7.
爱泼斯坦曾说:“中国人一般是由爱国主义走到国际主义,而我却是由国际主义走到了爱国主义。”“中国是我的家,我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形成了我的世界观。”这就是爱泼斯坦对自己一生经历的高度科学的概括。爱泼斯坦出生几个月就随他从事革命活动的父母流浪到日本,然后就来到中国,从此和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爱泼斯坦15岁时在天津一家英文报社开始了他的记者生涯。作为新闻记者,爱泼斯坦几乎经历了20世纪中国的整个发展过程,见证了中华大地上发生的所有重大的历史性变革。他曾经与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有过面对面的接触与合作,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使他与中国几代领导人结下了真挚的情谊。最为可贵的是,他用自己的笔书写历史,向世界客观介绍在中国大地所发生的一切,他让世界人民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作为外国专家和新闻记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对外宣传做出重要贡献,他是外国专家的楷模,新闻记者的榜样。爱泼斯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著名的新闻记者、作家,而且也是长期以传播中国为己任的中国特别公民和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8.
爱泼斯坦曾说:“中国人一般是由爱国主义走到国际主义,而我却是由国际主义走到了爱国主义。”“中国是我的家,我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形成了我的世界观。”这就是爱泼斯坦对自己一生经历的高度科学的概括。爱泼斯坦出生几个月就随他从事革命活动的父母流浪到日本,然后就来到中国,从此和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爱泼斯坦15岁时在天津一家英文报社开始了他的记者生涯。作为新闻记者,爱泼斯坦几乎经历了20世纪中国的整个发展过程,见证了中华大地上发生的所有重大的历史性变革。他曾经与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有过面对面的接触与合作,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使他与中国几代领导人结下了真挚的情谊。最为可贵的是,他用自己的笔书写历史,向世界客观介绍在中国大地所发生的一切,他让世界人民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作为外国专家和新闻记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对外宣传做出重要贡献,他是外国专家的楷模,新闻记者的榜样。爱泼斯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著名的新闻记者、作家,而且也是长期以传播中国为己任的中国特别公民和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9.
上海解放初,在党政领导人的关心爱护下,我担任了上海市北郊区第一届政协委员,宝山县第一、二、三、四、五届政协委员.1984年退休后又转为杨浦区七、八、九届政协委员。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一件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喜事。我利用我的雕刻艺术,在一支普通的黑色自来水笔上刻下了毛泽东主席“八大”开幕词全文,敬请毛主席转赠给苏共中央代表团,作为他们参加中共“八大”的永久纪念礼物。后来毛主席委托总书记邓小平同志将此笔送蛤了苏共代表团团长米高扬,米高扬回国后被苏共中央作为珍贵的礼物存放在苏联革命历文博物馆。1957年3月在苏共真理报、共青团真理报、阿尔巴尼亚矿工日报上发表了有关我的文章,增进了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相似文献   

10.
我于1938年2月从山西抗日前线转移到延安、洛川之后是,我们总司令部随营学校本来与抗大都是从红军大学分出来的,这时我校就由抗大总校领导,不久合并。大家都知道这时毛主席仍是抗大的政治委员,林彪是校长,罗瑞卿是副校长,许光达接替罗瑞卿任教育长,张际春是政治部主任,陈伯钧是训练部长。林彪当时又是八路军115师师长,与副师长聂荣臻刚刚在平型关指挥打了一个胜仗,在全国有名,在延安和抗大更为大家所瞩目。但是抗大的领导事务他并不管,林彪只挂个名。那时并无第一副校长、常务副校长的名称,但校务领导主要由罗瑞卿负责。  相似文献   

11.
1985年9月,当60岁的叶选平在广东省六届四次人大会议上当选为广东省省长时,一位外国记者问他:“你的父亲对你有何影办’卅选平坦率地答道:‘喀观地说,我父亲对我是有影响的,所以我在十六岁时就到了延安,在那里接受了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但我现在已不是小孩子了,党首先把我看成是一名具有四十年党龄的党员,看成是党的干部,而不是考虑我是叶剑英的儿子。”是的,叶选平的几十年岁月,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他于1941年到延安,入延安自然科学院机械系学习。1945年入党。后来到中共中央军委工业局工作。1948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  相似文献   

12.
一近年看到传媒影视《永远的丰碑》, 表彰不少鲜为人知的革命先烈。许多红军时代的高级干部,多在20多岁的华年,少数也只有30多岁,便壮烈牺牲。牺牲的先烈显然比幸存的多得多。我总想:若是他们能享有天年,不知能组成多少倍的高级领导班子。因为表彰逝去的无一不是革命的先驱、党国之精华, 观后沉思,不能不令人扼腕兴叹,万分痛惜。  相似文献   

13.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到今年10月10日已整整80周年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余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在辛亥革命及其前后的革命中,为民族独立、国家振兴、社会进步,创立了可歌可泣的伟大业绩,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为中国人民世代所铭记。纪念日到来前夕,我们去看望了93岁高龄的屈武老人。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0月正值红军长征胜利会师70周年,全国各地隆重举行了纪念。我在上海,并趁出差到故乡安庆和老区宿松,向部分文化界、军队、地方高校师生和干部座谈、报告,讲了我对党和红军斗争历程和革命传统的一些体会,以及如何发扬红军精神、革命传统,大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兹将各次发言综合整理纪要如下,僅供参考,并求指正。  相似文献   

15.
近邻艾培     
在茫茫人海中喜遇同一生辰的人会感到对外亲切,彼此又是近邻好友就更加难能可贵了。82岁高龄的老专家爱泼斯坦和我就恰巧如此。七年前我的妻子苗丽华应聘到北京以文教专家身份任教。我俩外美国来到北京,搬进一所公寓式的宾馆居住,发现同楼隔壁有一对形影双双、同进共出的老夫妇,先生是外国人长相,妻子是中国人。了解之下,知道他们是爱泼斯坦大妇。有一天我们专程登门去拜访他们,说明我们来自美国,如今共同返回祖国发挥余热_大家一见面就相谈甚得、十分投缘,这便开始了我们七年来的文件和友谊。从此,接触不断,乐趣多多_‘“远未…  相似文献   

16.
信息革命改变着人类社会,同时改变着企业的一切 信息革命是一场改变企业大环境的革命。它在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同时,改变着企业的组织和机制。 这一场革命,绝不只是科技革命、机器革命、软件革命、速度革命,从本质上看,是一场观念革命、理性革命。这场革命的推动者,不是信息业主管,也不是信息科技专家,而是被人轻视的财会人员。他们发动了一场“印刷”革命。 IT革命正在由T转向Ⅰ 到目前为止,信息科技专家的工作重点是信息的收集、储存、传输、使用,即IT中的“T’’字。今后的信息革命重点必将转换到IT的“Ⅰ”字上,从而使…  相似文献   

17.
“很多人问我,为何这么喜欢中国.这个问题我实在答不上来,因为我对每个居住的地方都很热爱.我很爱天津,我总是做着感兴趣的工作,感到心满意足.”江南(Jeanne Riether)这样说. 这位美国女士已经在中国生活20年了,1996年定居中国后,她先后在广州、重庆、哈尔滨、天津等地居住和生活过,这些年她已闯荡过我国的大江南北,经历过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和去年的天津港“8· 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并奔赴救护前线.她说自己有颗中国心,希望能够拿到中国的永居身份,一直待在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三十而怕     
三十而怕阿银不知不宽间,三十岁的生日到了。两位女友打来电话,说三十岁可是个重要的日子,届时一切由她俩操办,我只侍到时来吹灭蜡烛就行了。随后几天,我的心竟有些空落落的。三十岁,而立之年,我都干了什么?有什么值得庆贺?掀开人生事业的彩卷,我猛然发现,那上...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七·七”抗战爆发60周年,是值得隆重纪念的。由这一天开始的八年抗战,是民族觉醒,团结御侮,全民抗战,誓雪国耻的纪念,也是中华民族从屈辱到站立起来的纪念。抗战时期国内各种政治社团受到战火考验,优劣正误暴露无遗;国共两党力量消长、人心向背、受到全民评判;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完全胜利创造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我认为像1995年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那样,纪念抗  相似文献   

20.
时光荏苒,转眼轻松的大学生活结束了,我也顺利地走上了教育岗位,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兴奋的同时,也有着些许担心.面对着只比我小七岁的学生,是该摆出一副大人的模样,故作严肃,还是该摆出天真的模样,做他们的知心姐姐.我开始矛盾,惶恐.但是慢慢地,繁重的备课任务和反复的听课,让我无暇顾及这些,反而学生们却因为我的平易近人而接受我,喜欢上我的课,学习也很有劲头.时间就这样悄悄地溜走了,下学期刚开学,学校找到我,让我当所任教班级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