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真"求"真"     
有孩子在<发生在学校的一件事>一文中写了这么一段话:"中午在食堂吃饭,看到同桌把饭粒掉在桌子上,我气愤极了,说:'浪费粮食是极大的犯罪,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古人也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快把这些米粒捡起来吃掉它!'"看到这样虽然有积极意义、但明显老气横秋的文章,你乐意批改吗?一写秋天,连南方的孩子也写"一片片黄叶如蝴蝶般飞舞飘落","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纸脱离实际的人云亦云,这样的习作你满意吗?  相似文献   

2.
"今"和"令"     
"今"和"令"相遇了。"今" 说:"都说我们相像,今天遇见了你,我发现我们确实有点像。" "令"说:"我比你多一点。" "今"说:"是呀,你比我多一点。但小马虎经常把我写成你:'今生'写成'令生','今朝'写成'令朝'。" "令"说:"是呀!那次我与'法'作伴(法令),被他写成了'法今',从人  相似文献   

3.
说“心眼”     
想起“心眼”这个词,是因为读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幼儿园阿姨在休了一段时间的病假后回到工作岗位,心血来潮地要班里“想她”的孩子举手。见只有几个小朋友举手,阿姨显然不满意,就启发孩子:你们这么长时间没见到我,怎么会不想我呢?如果你曾经想过我,就把手举起来吧!这回,除了一个小朋友外,其他小朋友都举了手。阿姨就去问那个没举手的小朋友:“你真的没想我吗?”那个孩子肯定地点了点头。阿姨又问:“为什么没想我呢?”孩子说:“我想我姥姥和我姥爷来着,他们把我的‘想’都用完了,我没有地方想你了!”当天,这个孩子是哭着回家的,因为阿姨罚…  相似文献   

4.
郑庆玲 《老友》2010,(12):18-18
一天,孩子和父亲一起去种树。把树种下后,孩子问父亲:"爸爸,小树能长多高?"父亲笑着说:"你看,天有多高,它就能长多高。""能撑起一片蓝天吗?"父亲严肃地看着孩子说:"能,一定能!"孩子疑惑地看着父亲,但没有再说了。一年过去了,小树换上了新装,个头也长高了,并时常与在它身上  相似文献   

5.
今天看娱乐新闻时,娱乐圈才女伊能静说了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不要求自己做第一,只要求自己做唯一。"我觉得这句话讲得太好了,它不仅适用娱乐圈,更适用我们的每一个孩子。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慈祥的大人间一个天真的孩子:"你的学习怎么样?"孩子骄傲地扬起脸说:"我考了第一名"或"我考了双百。"那得意的神态和心态让我心碎,小小的年纪就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时时刻刻用第一来要求自己,心里有多累,没有人知道。即使考了全班第一,会是全校第一吗?即使是全校第一,会是全省、全国、全世界第一吗?  相似文献   

6.
正大家在物质生活上对孩子的给予是足够多了,但在精神生活上的给予又有多少呢?难道我们不应扪心自问吗?偶而看到的几件小事,令我惊愕,让我担忧,不禁要问:做父母做长辈的到底应把孩子摆在什么位置?我有个同事的孩子上小学,那天孩子向他要钱,说学校要组织去野游。我的同事给了50元钱,孩子嫌少。大人说:"50元还少啊?"孩子说:"臊不臊死个人,50元也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十分独特而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打椅子"。一个小孩子不小心被一把椅子碰倒,孩子的妈妈会很心疼地把孩子从地上扶起来,一边安抚孩子,一边打这个椅子给宝宝出气。显然,那把椅子没有错,母亲似乎也没有错,只是她在安慰儿子的时候,用错了教育的方法。儿子会从被椅子碰倒的疼痛中吸取教训吗?不会的,而且很可能还会在相同地方摔倒第二次。因为儿子看到有错的是椅子,而不是他。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育方法还很容易培养儿子推脱责任,不能自我反省的惯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娱乐世界     
笑话 不好开价 《婚姻法》讲座上,老师问一青年:“你说一下近亲为何不能结婚?”“那还不简单?熟人嘛,彩礼方面不好开价呗!” 离题太远 爸爸;“孩子,我替你写的那篇作文,评上奖了吗?” 儿子:“没有,老师说写得离题太远了。” 爸爸:“不会吧!作文题目不是《我的爸爸》吗?”  相似文献   

9.
[文题设计]生活中有爆发,也有忍耐。福楼拜说:“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生活中的忍耐多种多样,有的用于磨练意志,有的用于消除误会,有的用于化解痛苦,有的用于抗争命运。你在生活中有过忍耐的经历吗?你赞同福楼拜的名言吗?你还有其它看法吗?请以“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创新点拨]几多痛苦,几多折磨,几多困难,几多险境……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要受到命运之神或大或小的作弄。如何面对,每个人都必须作出回答。回答必须避免绝对化,必须讲究辩证法,赋予哲理。只有这样,才能亮出个性,新意迭现。例如…  相似文献   

10.
(一) 阅读活动课上,学生小梅跑上讲台,对我说:"老师,这篇文章里的这个词--'座右铭'是什么意思呢?我忘了带字典了,您能告诉我吗?"我想了想,悄悄地对她说:"我们考考大家,看谁能最先帮你这个忙,你把问题告诉大家吧!"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龙虾与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脱掉,只露出娇嫩的身躯。寄居蟹非常紧张地说:龙虾,你怎么可以把唯一保护自己身躯的硬壳也放弃呢?难道你不怕有大鱼一口把你吃掉吗?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连急流也会把你冲到岩石去,到时你不死才怪呢?龙虾气定神闲地回答:谢谢你的关心,但是你不了解,我们龙虾每次成  相似文献   

12.
杨林 《北京纪事》2014,(1):70-72
正老北京土话习惯把女孩叫"果儿",漂亮女孩为"尖果儿"。那男孩子呢?叫"孙",英俊帅气的男孩子为"尖孙"。我们公司的北漂小哥小高同志就是个皇城根墙外来北京城的"尖孙"。爱情的渴望在公司的办公室你总是会看到一个忙碌的小伙子的身影,白白瘦瘦,文文静静。因为长得帅气,人也利索,加上干活麻利,大家都喜欢他。有热心大姐问:"交没交女朋友?有个八四年的女生要不要约一下见个面?"小高一句话就把大姐逗乐了:"阿姨,我九一年生的,您有年岁小一点的女孩吗?"我的电脑年头太久,老是出问题,老是麻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春节,一个段子颇为流行:岳父:有车吗?男:没有。岳父:有房吗?男:没有。岳父:什么都没有你来干嘛。男:我有一张敬业福。岳父:孩子!外面风大我们屋里面说.....在继去年春晚的微信抢红包热潮后,今年支付宝终以2.69亿元的价码夺回主场,成为猴年春  相似文献   

14.
"你曾对我说:'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你'不晓得,什么是休息,什么是娱乐.'工作,工作!死的前一日还在执笔."——许广平《欣慰的纪念·献辞》每当读到许广平同志这篇悼念鲁迅先生逝世的献词时,我很自然地记起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所说的话来:"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在想,从一定的意义上讲,鲁迅这段话,正是他毕生战斗  相似文献   

15.
小幽默     
《可乐》2009,(5)
一样长一天,儿子问我:"爸爸,为什么人的舌头会和脚一样长呢?"我问:"谁告诉你的?"儿子说:"我是从书上看到的。‘三寸金莲'和‘三寸不烂之舌'难道不是一样长吗?"  相似文献   

16.
林双  仁斌 《新少年》2013,(Z1):20-21
记得曾在电视节目中看到过这样的情景,记者逢人便问:"你幸福吗?"我们在沈阳市皇姑区步云山路小学三年二班,也向几位同学问过这样的问题。可他们笑而不答,还将目光落在了王睿身上。班上的同学都说王睿热心肠,乐于助人。可王睿却憨憨地笑着说:"不是吧,我也没做什么呀。再说了,咱班哪个同学没帮助过‘他们’?"他的手指  相似文献   

17.
刘建华  函璞 《新少年》2021,(1):94-95
甲你对"一"字有研究吗?乙这么简单的字,有什么好研究的!甲你可别这么说,这里面学问大了!乙我不信,这有什么学问哪!甲我问你,你知道带"一"字的成语有哪些吗?乙这还不简单,一帆风顺、一手遮天、一目了然……甲那你知道带"一"字的成语中,有哪些固定的模式吗?  相似文献   

18.
开怀一笑     
《今日南国》2006,(11):21-21
报告单父亲看儿子带回来的报告单,越看越生气:数学,中;语文,差;英语,差。“啪!”他把成绩单朝儿子甩过去:“我看你越来越不像话了,你还有什么好的?”“爸爸,”儿子抖抖索索地重新把报告单送到父亲面前,“你看到那一项了吗?”他指了指最后一行,那里写着:健康状况,优。足球与爸爸托比的爸爸给托比买了一个小足球,托比把它带到学校里去,玩得挺开心。老师过来了,摸着托比的头说:“托比,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所以要懂得关心同学,把你的球借给那个没有爸爸的小男孩玩玩,好吗?”托比犹豫了一会儿,说:“老师,我能不能不借给他足球,而借给他爸爸呢?…  相似文献   

19.
正案例:小陈是刚进入职场的新人,在他所供职的这家企业似乎有一种"加班文化",就是到了晚上五点的下班时间,几乎都没有人走,大家都埋头于工作,办公室里只有一片敲打键盘的声音。朝九晚五,成了朝九晚"无"?小陈私下里和一位比较要好的师姐说起加班的事,可师姐说:"你今天不好好工作,明天就得好好找工作。现在的工作多难找,能进入我们这样的公司不容易。如果我不把工作做完,在与同事的竞争中处于下风,难以博得领导的赏识也就算了,说不定老板还会把劳动手册还给我。加班是小事,饭碗才是大事!"听了师姐这番话,小陈吓得只好打起精神来"自愿"加班,可又实在觉得苦恼,难道加班真的无法避免吗?  相似文献   

20.
《可乐》2006,(8)
我的一篇文章发表后,没过一个月,又在南方一家报纸上刊登出来,但署名却是别人。我看了很生气,就打电话询问那家报社,报社的人却说:"全国的报刊那么多,我们怎么知道是你写的呢?"我说:"你能不能告诉我,登这篇文章的人的地址或者电话?"他们倒是挺痛快的,告诉了我那人的电话。于是,我就和那人在电话里联系上了。我问:"那篇文章是你写的吗?"他说:"怎么了?"我说:"那是我写的!"他在那边笑了,说:"看你这话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