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鉴 《学术探索》2011,(6):128-133
人文科学,是指一些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以及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表达的文化传统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社会科学通常是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的组织与制度方面的问题,并构成相应的学术体系。社会科学中总夹杂着人文科学的内容。在研究方法上,当前人文社会科学较多地使用从自然科学研究中移植过来的实证方法,使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缺乏自己的特点。从狄尔泰到海德格尔再到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探索,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确立了与自然科学认识论不同的解释论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视界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像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一样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通常也有理论学科与实践学科之别 ,人文科学被看成是形上的、基础性的学院性学术 ,并且天然缺乏实践性与实用性 ,与之相反 ,社会科学则属于一种非理性的、具有很强实践性和运用功能的形下性的学科。但本文试图表明 ,上述见解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各自设定的传统教条 ,而当代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正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视界融合”景观。所谓人文科学 ,一般指称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人类学、道德伦理学科 (也应当包括教育学 ) ,通常也称为“人文学科” ,这些学科总是…  相似文献   

3.
一定的学科,如果不是一种空洞的说教、信口雌黄,不是重复别的学科的现成结论、人云亦云的话,就总是与特定的学科对象联系在一起。而且,特定的研究对象直接决定着这类学科的性质和方法。那么,人文科学的对象是什么?有没有一个与自然科学所研究的“自然”、社会科学的“社会”相区别的属于人文科学的对象或领域呢?本文对此是肯定的,并对此相关问题作些分析与探讨。一、不能把人文科学的对象仅仅归结为个体的人美籍台湾学者林统生曾在一篇讲演中力图把“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区别开来。他说:“什么是‘社会科学’呢?社会科学也与人有…  相似文献   

4.
论人文科学的性质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人文科学的性质和特征朱红文作为人文科学对象的人文世界是一个以人的内在精神为基础、以文化传统为负载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世界的精神性、意义性和价值性决定了人文科学具有区别于社会科学的独特的性质。如果说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方法论驳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迄今为止,社会科学方法论仍然是一个极不成熟的学术领域,在什么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如何看待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关系等基本问题上都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本文从批判几种错误思潮入手,力图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几个基本问题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的基本思路提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和构想.  相似文献   

6.
讨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方法的异同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各自的研究领域加以划分;其次,从各自研究领域的差异出发,讨论这三大类学科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最后,在抓住这三大类学科在使用逻辑方法、非逻辑方法、数理方法、实验方法中有相通之处这一共同特点的基础上,进而分析三大学科在研究方法上何以呈现出相互靠拢甚至趋同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从方法论上区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是很有必要的。社会科学是一门近代性的学科 ,主要的学科是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它们以近代以来形成的市场、市民社会和法制意义上的国家为研究对象 ,具有客观性、价值中立性和抽象性。而人文科学则来源于古代的“潘迪亚”传统 ,主要学科是文学、历史和哲学 ,具有价值性、体验性、历史性、文化性。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主要是方法论意义上的 ,而不是实体意义上的。从知识或学科的角度来说 ,它们之间是一种“家族类似”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的性质,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一个十分基本、但却又十分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首先涉及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例如,社会科学是否与自然科学有着统一或同一的方法论基础?自然科 学的概念和方法是否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中有没有普遍性的规律?因果分析在社会科学中 有效吗?其次,这一问题涉及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例如,社会科学的对象是社会、还是作为真 正社会行动者的个人?如何看待社会现象的文化性、价值性与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的关系?或者说,社会 科学有客观性吗?笔者曾在《社会科学的性质及其与人文科学的关系》①一文中,有感于学术界存在某 种混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错误,试图对社会科学的基本性质作一简单的规定和陈述,但是,该文对 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具体的逻辑过程,缺乏深入的分析。为了对社会科学的客观性本质和实证 性的规范形成充分自觉的认识,克服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主观的、臆想的、甚至可以说经院化的状 况,本文对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具体的方法论矛盾,例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 系、事实与价值的关系、主观与客观以及理论与经验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从理论上推进对社会科学的研 究规范和方法的认识,在实践  相似文献   

9.
社联的工作主要就是组织学术活动,再就是学会建设和评奖问题。这三个方面,我在预备会上已发表了意见。什么叫哲学社会科学?分不清它与别的科学的界限,我们社联工作就很容易误入歧途而一无成就。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又可分为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范围可大可小,狭窄一点,指的是语言、文学;社会科学,指的是政治、经济、法律等等;哲学,严格讲既不是人文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哲学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也类似数学的某些性质,因为数学作为方法来讲与哲学相近。这些学科与当前社会政治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关学科之间,出现了互相渗透、交叉的趋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课题的研究,也迫切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协作;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两界”的广大研究人员也自觉地要求在  相似文献   

11.
道家与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一向认为中国古代科学不发达或不甚发达,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中华传统文化有儒、道、佛三家,中国古代科学主要存在于道家。儒家主要讲人伦社会,一心以道德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和人生最高意义之所在,无暇顾及或者说不屑顾及自然规律之研究。也就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有人说,中国古代科学不发达,不是由于中国古人思维不及西方人,而是由于中国古人根本不重视对自然的研究。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只是我还想补充一句,中国古人中根本不重视对自然研究的思想观点主要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我说的是“主要”,而非唯一,因为不重视对自然研究的原…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与伦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任何把古希腊的科学自由精神理解为“价值中立”的看法 ,都是完全站不住脚的。真理与价值、科学与伦理是否有内在联系 ,关键在于人生在世的“在世结构” :按照“主客关系”的在世结构 ,主与客彼此外在 ,则真理与价值、科学与伦理是分离的 ,科学的自由思考不必在伦理道德上是向善的 ;反之 ,按照“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在世结构 ,则真理与价值、科学与伦理就有了内在联系的前提 ,科学的自由思考就能在伦理道德上是向善的。当前 ,在整个科学研究领域 ,应在新的基础上回复古希腊的科学自由精神———“为知识而求知”的精神 ,真理与道德价值相结合的精神 ,知识向善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科学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大的一个综合性、群众性科学团体 ,中国科学社传播科学新知 ,引进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 ,积极探索中国科学研究的体制 ,成功地将中国的科学融入国际科学界 ,从而直接促进了中国科学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科学的认识比以往更加深入,传统科学观面临诸多困境,实践科学观应运而生。实践科学观是一种理解科学的新途径:它认为科学具有活动性、主体间性、语境性和异质性。从原来的理论优位转变为实践优位,以作为文化和实践的科学取代了作为知识的科学。科学观的这些新进展必然要影响和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何种科学奖励系统才是合理的?"普遍主义"曾一度为学界所公认,并以此为标准形成了科学奖励的普遍主义模型.随着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发展,SSK学者对普遍主义模型提出了批判,S.科尔等学者则对普遍主义模型进行了反省,这些批判与反省不仅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科学奖励系统的实质及普遍主义规则的效用性,而且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创建更为合理的、新型的科学奖励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与以往社会理论不同,面对现代性危机,马克思转向社会生活的分析从而发现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在经济、社会和历史三个向度中,马克思对现实关系的批判正是基于社会关系的本质,社会关系构成了马克思革命科学的基础。社会转向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分析,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与时俱进的革命科学。  相似文献   

17.
复杂性科学与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对当今新兴的复杂性思维与后现代主义思维风格的比较分析,指出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主要从自然科学及其方法论的角度实现了对西方传统的静态的、还原论思维方式的转挟,后现代主义则从哲学世界观的层次为我们展示了一种以有机整体论、关系思维、过程思维等为主要特征的观察自然和社会的新角度。因而,在思维逻辑上,两者是相契合的。  相似文献   

18.
范霁雯 《学术探索》2013,(5):106-111
对于科幻小说,世人总是存在着不同方向的曲解——不是贬损过低,就是吹捧太高,但他们都一致认为科幻是一种完完全全超现实的存在。本文通过对不同科幻小说发展时期代表作家作品的分析,展现出科幻小说与现实之间紧密连接的一面,解释并反驳科幻小说两种常见误读,阐释科幻小说的现实性,得出科幻小说是与现实紧密相连的,是根植于现实发展的文学样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来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存在着机构建设、资金投入等多方面的差异,具有轻重上的明显差别。健全组织机构,理顺隶属关系;进一步规范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行为,努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质量;党委、政府定期召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推介听证会,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应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笔者对科学问题的重新定义和科学研究的理解出发 ,阐述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需要树立“科学研究从科学问题开始”的观念及树立此观念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