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行为训练到理性提升——养成教育的阶段性操作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成教育就是青少年在早期形成好习惯的训练与后期实现理性提升的过程.遵循青少年思维形成的规律,从文化的视角审视青少年养成教育,可以将青少年养成教育分为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与青年的养成教育两个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发展阶段.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重在他律,是以行为训练为切入点的"应该怎么做",体现的是施教者"培养"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青年的养成教育重在自律,是青年以自身道德品质内化为主要特征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体现的是青年自身"修养"理性提升的过程.这两个阶段相辅相承,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正确认识、处理这两个阶段的关系,实现他律与自律相互作用,双向运动,以期养成青少年良好道德习惯.  相似文献   

2.
德性作为青年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方面,其养成教育在当代正面临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娱乐主义等多重挑战,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则为青年德性养成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参照系。以德性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儒家思想尤其对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养成具有多重的思想价值。儒家传统文化既注重德性主体的道德自我意识培养,又强调家庭教育中父母以身作则来担负起对子女道德教化的责任,更关注在社会交往与社会合作中践行道德规范,这些都为当代青年的德性养成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林声超 《职业》2007,(30):86
思想道德养成教育是指学校、家庭、社会根据个体思想道德的生长规律,通过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心理结构,凝聚为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群秀 《职业》2012,(23):54
养成教育在技工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要结合他律和自律来搞好技校养成教育,实现他律与自律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养成技校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一、养成教育的重要性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是技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人本视角探讨"教育是什么"问题,认为当代教育应是以人的属性为依据的养成教育,这一教育应以养成与不断提升人的理性为责任.指出人的属性是历史的产物,具有层次性,包含着物性和理性;而人的理性也具有层次性,包含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养成教育的责任是在承认人的物性的基础上逐步提升人的理性:一方面要注重知识技能的工具理性,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伦理规范的工具理性;在高科技信息时代,则更要注重人的价值理性.整体性地把握人的属性的层次性与教育的责任,有助于我们全面地反思当下教育的种种弊端,主动地推进教育改革,科学地推动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阶段是当代90后大学生道德养成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他们形成良好道德品行及理念的重要阶段,此时期的养成教育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性特征,直接决定着道德个体的体系定位。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现代各高校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对其道德养成途径展开更加深入、有益的探索。笔者主要结合我国沈北地区各高校的道德教育实例,对当前加强90后大学生道德养成的现实意义、基本特点以及有效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道德需要与道德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代青年道德需要不足是其影响道德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这种不足导致了青年道德选择的偏差、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分离和道德行为的动摇。激烈且无序的竞争和高诱惑的社会生活环境,道德付出与道德回报的悬殊,道德信仰和道德榜样的匮乏以及当代青年对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认同不足等是他们道德需要不足的社会历史背景及主要原因。培育当代青年的道德需要,是改善他们道德行为的关键。而倡导道德信仰、树立道德榜样、改善社会道德环境和坚持社会主流道德价值引导是培育青年道德需要的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8.
虽然中西方国情、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等差异较大,但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途径上却存在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如中西方都主张道德养成要尽早抓起;都重视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力量;都强调道德实践在道德养成中的作用;都重视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都强调道德养成要从细微处着手,积善成德。  相似文献   

9.
德育人文关怀与青少年德性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性本质上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获得性品格。青少年的德性形成需要合理有效的教育和塑造。德育人文关怀的指向是培养和塑造具有德性的人,或者说是具有德性人格的人。德育人文关怀对于青少年德性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培养道德情感、启迪理性自觉、引导精神自律和完善心灵和谐。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重要标志.事实说明,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可以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文明行为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