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秦国际 《理论界》2011,(7):70-71
在隐私权保护的相关研究中,相对于如何保护隐私权,隐私伦理及其价值的研究相对比较少。本文将对隐私伦理及其价值进行研究,从与身体和性相关的隐私、与亲密关系相关的隐私、与私密情感相关的隐私以及与人格属性不可剥离的隐私的样态和价值进行分析,探讨隐私伦理存在的价值,为隐私权的保护提供伦理层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韩民青同志的新著《存在进化论》,是我国近年来哲学本体论研究方面的新尝试,我们认为该书主要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它提出了存在研究的新视角。存在范畴历来是哲学研究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存在进化论》在充分肯定了前人研究成果后,提出了存在形态的概念,使长期以来对存在的探索从抽象的、整体的层面,向丰富具体方向深化。它认为,存在形态并不是通常现实界的各种具体事物,而是从世界总体上对世界存在及其变  相似文献   

3.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层面和具体层面,马克思早期重在立足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层面,从现实的一般物质关系来规定的主体,可称之为马克思的主体概念的"一般形态";在写作《资本论》时期,马克思重在立足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层面,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考察了资本主义中的主体以及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的主体,可称之为马克思的主体概念的"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4.
学界关于古代文论言说方式的研究,基本停留在揭示原理和一般语言形态的层面,未触及语言表现的具体样式尤其是语法层面的问题。文章从审美概念的价值分类入手,将传统审美概念分为绝对正价概念、有限正价概念、负价概念和中性概念四大类,在古典美学中庸思维方法的背景下探讨了古代文论中相关表达的语言形式,从语法层面着重分析了有限正价概念表达的补充法、排除法和限制法,同时也对绝对正价概念、负价概念和中性概念的表达方式作了归纳和总结。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和言说形态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定义社会资本:一个整体视野的分析与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资本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概念和分析的重要起点,但在社会资本概念的定义上却存在着极大的分歧。为厘清思路,本文先考察了社会资本概念提出的主要背景和在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又根据概念的外延宽窄对社会资本定义的分歧作了一个系统的回顾与评析;而后指出不同种类的但可以互相促进的社会资本共存在社会中。因此,需要一个整体的视野来定义和测量社会资本,以沟通一些文献里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中的横向和纵向、微观和宏观制度的社会资本的区别。并设想了一个可以测量社会资本的整体公式。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概念和分析的重要起点,但在社会资本概念的定义上却存在着极大的分歧.为厘清思路,本文先考察了社会资本概念提出的主要背景和在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又根据概念的外延宽窄对社会资本定义的分歧作了一个系统的回顾与评析;而后指出不同种类的但可以互相促进的社会资本共存在社会中.因此,需要一个整体的视野来定义和测量社会资本,以沟通一些文献里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中的横向和纵向、微观和宏观制度的社会资本的区别.并设想了一个可以测量社会资本的整体公式.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5,(9):136-142
基因信息和基因隐私的特殊性使得理论和实务界对基因隐私进行法律保护的必要性问题达成了共识,但仍需对法律保护的限度加以思考。从法理层面、法律层面和现实层面进行分析,可知:基因隐私的绝对保护缺乏法理依据并对立法带来巨大挑战,破坏法律的整体性;绝对保护将促成基因决定主义的再度盛行,有碍社会的整体进步。基因隐私的法律保护应遵循一定的限度,必须采取"小综合立法模式",从实体上完善例外情况的规定,在程序上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以达到对基因隐私有效且合理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刘清平 《江淮论坛》2013,(2):90-94,193
从元美学的角度探讨“好”与“对”的互动关系,不仅有助于澄清“美”、“炫美”、“审美”等概念的核心语义,引导规范性立场不同的人们达成必要的理论共识,在规范性层面上展开富有成果的理论交流,而且有助于深入考察美和艺术领域内长期受到忽视的正当和权利问题,揭示炫美领域与生活世界中实利、认知、道德、信仰等价值领域的互动关系,从而推动当代中国美学的创新性理论研究,与当代世界美学尤其是西方美学展开实质性的对话交流。  相似文献   

9.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学研究方法的一篇文章里指出,研究美学不应从抽象的概念出发,力主应当从具体的现实生活出发。意在针砭从概念到概念的不良学风,语重心长,值得尊重。其中涉及我还没有发表的一篇文章《美的定义及解说》,受教之余,引起以下疑问,写出来再向朱先生请教。首先肯定:强调美学的研究方法,也同各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样,应当从具体实际出发而不应当从抽象概念出发,无疑是完全正确的。然而,是不是说美学这门“科学”,根本不需要、不可以有任何定义呢?我想朱先生的原意未必如此。也许不过是说:研究者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不宜太性急了,不宜过早地把精力放在勉强求得什么是“美”之类抽象概括的定义上,而应当主要先去下工夫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具体实际的审美现象、审美事实、审美经验,进行周密细致的深入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从中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达到足够确切的认识,最终才能找到(或逐渐  相似文献   

10.
刘练军 《浙江社会科学》2022,(9):151-155+161
<正>一隐私保护可谓当今时代人际交往中具有普遍性的一项需要,事关隐私的话题在法学圈内圈外素来炙手可热。然而,何谓隐私?这几乎是个言人人殊、莫衷一是的难题。至少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不管是立法者还是法学家,都难以通过定义的方式,清晰地揭示隐私的具体内涵与外延。立法者诚然在《民法典》中对隐私作了界定,  相似文献   

11.
宋瑞芝 《北方论丛》2021,(2):31-38,134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成熟的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话语体系,其中包含丰富的关于人类社会政治发展规律的思想、理论与论述。到目前为止,马克思主义几乎仍然是唯一能与西方社会主流话语体系抗衡与交锋的元理论性质的话语体系。同时,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源自西方,是在与时代以及前人的对话和交锋基础上建构进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也是很容易与西方主流话语体系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进而相互借鉴和学习的理论话语体系。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才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政治学学科及其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中的这种核心地位与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志英 《云梦学刊》2014,(1):129-134
“要不”有多个义项,到目前为止前人对“要不”表示“建议义”的用法还很少涉及。表示“建议义”的“要不”已经虚化为一个话语标记,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到组织和调控功能;在语句中主要起到语篇衔接、间接否定、开启话题和人际互动功能:其生成动因是语言表达的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生成机制是语境吸收和语用推理。  相似文献   

13.
“吏隐”与宋代士大夫文人的隐逸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璞 《文史哲》2005,(3):48-53
宋代的隐逸文化丰富多彩,各种隐逸文化类型至此而趋于完备。但宋代士大夫文人最崇尚的隐逸形态是居官而犹如隐的“吏隐”,并因此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隐逸文化精神。他们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将传统的仕隐观念及运行机制加以重新整合、定位,形成了一种颇为圆通的处世心态与行为方式:既与现实政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又努力摆脱“政统”的羁縻、控制,游离于现实政治之外;既不放弃世俗的享乐,又能在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人生中努力守护、经营自己的精神家园,不为外物所役,求取个体人格的独立与自由,成就自己的闲适生活和诗意人生。  相似文献   

14.
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些科学概念来自日常语汇,如力、电、光、运动、生命,有些科学语汇是科学自创的,如离子、夸克。但即使那些来自日常语汇的科学概念,也可能和日常意义大不相同甚至相反,如不可见光、无意识动机、空间弯曲。本文尝试探讨:科学概念与日常概念相比有哪些特点?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刘文辉 《学术探索》2011,(1):121-126
20世纪90年代以传媒话语为主导的传媒语境呈现为一种无所不能的“文化霸权”特性,它与市场经济合谋,建构了人欲横流的消费主义景观。在传媒语境的笼罩下,文学叙事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一尊独大”的历史合法性失效。由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不得不主动调整话语策略,不仅以“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等“下沉”的姿态面对文学,而且还通过“激励表彰”和“宣传评介”等手法满足作家的“逐利”需求,同时也对作家借用大众文学的美学符号达成“谅解”。文学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存关系表现出多维选择流向。  相似文献   

16.
青年思政教育话语更加侧重于对青年进行政治层面的教育和指导,从而真正构建起一套立体化的政治语符号系统。在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内容建设、话语语境、话语传播以及话语倾向上都存在很多问题,这在根本上阻碍了青年政治修养的提升。文章立足于媒体视域下青年思政教育的话语困境,深究其背后的成因,并对青年思政教育话语困境的化解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是与西方争夺民主话语权的过程,也是构建中国自己的民主话语体系的过程。在目前的中国语境中,西方民主话语形成了强势,实际上已构成了对我们民主政治实践的干扰。因此,必须让民主从误解中摆脱出来,从错误的思维方法中摆脱出来。  相似文献   

18.
民族主义原则损伤之后--中国150年羡憎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维规 《社会科学》2006,4(5):18-31
尼采提出"羡憎情结"在人类道德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之后,马克斯·舍勒对这一精神现象进行了深刻的研究."羡憎情结"是西方现当代社会、历史、政治等学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民族情感受挫以后及文化危机之时的典型对外回应方式之一,也是建构集体"自我图象"和"他图象"的心理驱动力.话语分析方法及形象学研究可以揭示,中国150年来的一些典型论说,正是来自内外冲突与心灵创伤的"羡憎情结".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时代,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需要教育者把握全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根据教育情景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受教育者的需要和习惯,调适和改变原有的话语方式,用受教育者更愿意和更乐于接受的话语来表达和传递教育内容。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转换路径,一是要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队伍建设,增强话语主体的理论阐释水平、提升话语创新能力、转变话语表达方式,以此来应对全媒体时代去中心化带来的风险挑战;二是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质量、丰富话语创新形式,深入推进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的融合、主流话语与网络话语的协同、叙事话语与情感话语的互补,积极探索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既有统一意志又能凸显个性的叙事风格;三是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环境建设,通过营造良好的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发挥全媒体“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优势,完善话语监管机制等方式,着力破解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好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之间的矛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转化效果,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20.
舒开智  张丽 《阴山学刊》2009,22(6):22-25,46
互文性理论注重把经典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坐标体系中予以观照:从横向上看,它将一个经典文本与其他文化文本、潜文本进行对比研究,让经典文本在与其他非经典文本的对话和移位中显露出它的平民特性;从纵向上看,它打破传统文学研究中对影响、渊源和承继的探讨,否认经典的崇高地位,从而获得对文学史和文化传统的全新认识。用“互文性”来描述经典文本间涉的问题,不仅显示出了经典文本内部多元文化、多种话语相互交织的事实,而且也呈示出了经典的深广性及其丰富而又复杂的文化内蕴和社会历史内涵,但是也有抹煞经典文本此时此地的独一无二性和原创性之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