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古秘史》这部著作自问世以来,特别是近代以后,经过各国学者坚持不懈地努力,已经使《蒙古秘史》的研究,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科——“秘史学”。百余年来,这门学科经久不衰,方兴未艾,至今还在引起许多学者们的兴趣。笔者《〈蒙古秘史〉军事思想初探》发表以后,受到了国内蒙古史学界的关注。在上文的基础之上,本文对《秘史》的军事思想,再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蒙古秘史》 《蒙古秘史》、《蒙古源流》和《黄金史纲》被历史学家们称为蒙文三大历史文献。 《蒙古秘史》原书名《忙豁仑·纽察·脱必赤颜》,汉文简称《秘史》。《蒙古秘史》的汉文原本称《元朝秘史》,今据蒙文原名,仍称《蒙古秘史》为好,这既与原文一致,也符合史实。 《蒙古秘史》成书于窝阔台汗十二年,公元一二四○年。无著者姓名。这是一部古代蒙古编年史,共分十二卷(另有十五卷本,但内容相同)。一至十卷,叙述成吉思汗先世,以及他卽合罕位以后征伐全国的事蹟。续集一、  相似文献   

3.
明清以来,众多的国内外学者对研究《蒙古秘史》(以下简称为《秘史》)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出版了一大批有关《秘史》研究的专门著作,使之成为蒙古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秘史》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涌现,在各个学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尽管如此,最近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阿尔达扎布先生所著《新译集注〈蒙古秘史〉》仍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该书由正文汉译、注释、原文校勘和拉丁转写等几部分组成,包括了至今研究《秘史》的所有形式,这种著述结构,在《秘史》研究…  相似文献   

4.
论题的提出 人们知道,“蒙古学”是被公认的国际性研究学科。我认为《蒙古秘史》(《元朝秘史》,下作《秘史》)一书,作为蒙古民族古典史籍、文学巨著,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且具有经久不衰的特殊魅力,可谓是一切蒙古史与所有“蒙古学”的总渊源。过去数百年间,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东、西方学术界,从不同学科、不同课题角度,使用诸多语言、文字,运用种种研究方法对本书进行了研究。从事于本书的探讨与研究者,几乎遍布中外。《蒙古秘史》一书,在古今中外所有古典史籍中,号称难治,问题成堆。其中,大部悬案,假如拿出洋洋万字的专题论著,亦未必能够排解龃龉诸说之疑难,并说清问题。 这一切的因由何在?除却由该书固有的特殊性质所决定外,还由于本书的论者或研究人  相似文献   

5.
对元代蒙古口语语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元代蒙古口语语音的研究昂奇《蒙古秘史》(以下简称秘史)是于1240年鼠儿年七月成书的,当时以回鹘式蒙古文写就是肯定的。之后,元世祖忽必烈实行文字改革,于1269年开始推行“蒙古新字”,又称“国字”(即八思巴字),后不久,将秘史转写成国字本(即八思巴...  相似文献   

6.
《蒙古秘史》(汉文音译本称《元朝秘史》),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献,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多见的艺术杰作,是伟大的史诗性的文学作品。 《蒙古秘史》这部文学巨著,描绘了一幅可歌可泣的古代征战的宏伟画卷,它把绚丽夺目、丰采多姿的草原生活和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蒙古秘史》军事思想的研究,笔者曾在几篇文章中作了探讨,本文再专门就《蒙古秘史》(以下简称《秘史》)的时间、空间问题作一讨论。 1 首先,我们看看《秘史》是怎样表述时间、空间问题的。 《秘史》这部充满草原气息的战争史著作,向人们展示了古代蒙古民族对时间和空间的把握,表现了游牧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蒙克腾格里”(长生天、永恒的天)除了具有天人关系的认识论意义外,还具有时间观念的意义。《秘史》中的“蒙克腾格里”,已具有时间是无限的思想内容。所谓长生天、永恒的天,是说苍天不老,永远存在。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蒙古草原上,蒙古民族一代又一代生息、繁衍着,“蒙克腾格里”永远伴随着他们的生生世世。因此,他们把天看作是永恒的,其拜天之俗礼,除了对宗教(萨满教)的信仰外,也来自于内心对这一永恒时间的感叹、依赖乃至赞美,表现了古代蒙古族对时间无限的朴素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蒙古秘史》成书 760周年纪念会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我国世界文化名著《蒙古秘史》很高的评价 ,认为该书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留下痕迹 ,并在世界文化史中享有崇高的文化地位。“独特的艺术、美术和文学传统及天才的语言 ,使它不仅成为蒙古文学中独一无二的著作 ,而且也使它理所当然地进入世界经典文学的宝库。”《蒙古秘史》也称《元朝秘史》。该书成书于明洪武年间。全书近 30万字。现存版本有 15、12卷两种。本书是古代蒙古文化史上的一次辉煌日出 ,是古代蒙古族民族精神的伟大结晶。该书保存有大量从远古时代…  相似文献   

9.
萨囊彻辰是十七世纪鄂尔多斯蒙古地区的著名政治人物和学者。他的著作《蒙古源流》同《蒙古秘史》被称之为蒙古古典文献的“双壁”,在国内外广为流传,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外研究蒙古史的史  相似文献   

10.
达斡尔族学者成德公,在1917年根据叶德辉的版本,逐词逐句,用蒙文还原的《元朝秘史》(即《蒙古秘史》)手抄稿本,现在收藏在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图书馆,手抄本库G79号书。他用蒙文翻译的《元朝秘史》手抄稿本,现在收藏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国立图书馆。 叶德辉版本是文廷式在光绪年间(1875—1908),从盛氏所藏顾广圻校本抄出,后归叶德辉所有并刻印的《秘史》。成德公用蒙文还原并翻译的叶德辉的《秘史》的前言包括:1、钱大昕跋;2、提要;3、跋;4、元朝秘史序;5、张穆跋等等,外加成德公自己的序言,构成“前面的序”(ypaax op)。成德公所还原的是《蒙古秘史》的正文部分,他所翻译的是《秘史》正文的每节后附有的总译部分。他用蒙文还原并翻译的特点是,逐词逐句,没有做任何文学修饰加工,保持原文的原样,体载也照样还原。  相似文献   

11.
《格萨尔》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广泛流传在我国藏族和蒙古族地区,在这两个民族的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蒙古族学者们把《格斯尔》与《蒙古秘史》、《江格尔传》誉为蒙古族古典文学的三大高峰.然而蒙藏两个《格萨尔》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它们是怎样互相影响的,这是一个研究史诗的人普遍感兴趣的问题,也是进行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从中找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对于弄清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史、了解蒙藏两个兄弟民族源远流  相似文献   

12.
施世杰,清末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生平无考。著有《元秘史山川地名考》12卷,自序作于光绪丁酉二十三年(1897年)。《元秘史》是《元朝秘史》的简称,原名《蒙古秘史》,主要记述蒙古族的起源和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期的事迹。作者佚名,原著也早已佚失,现仅...  相似文献   

13.
莫尔色先生用蒙古文还原《元朝秘史》阿尔达扎布我在1986年12月出版的《蒙古秘史一还原注释》①一书的前言部分里,曾经系统的介绍过内蒙古的蒙古族学者用蒙古文研究《蒙古秘史》的概况。当时因为没有得到札木察朗诺在193:1年著、1936年出版的《17世纪蒙...  相似文献   

14.
《蒙古秘史》(下简称《秘史》)是一部充满草原气息的编年体的史书,而不是用理论思维的形式论述哲学问题的专著。但它比较丰富的哲学及社会政治思想却是寓于在它对历史事物的记载之中。我们不仅应当把《秘史》作为宝贵的史学、文学和军事学遗产来研究,而且还应作为珍贵的哲学遗产给予认真的发掘。在此,本文仅就其中的哲学思想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蒙古秘史》作为13世纪40年代使用畏吾儿蒙古文的“第一代”贵族文人的作品,一方面它同蒙古族古代传统文化及其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又有它不同于以往传统古代文化与思维方式的、自己时代的、独特的新内容及其思维特征。对这一问题,[前苏]B·H·符拉基米尔佐夫深刻地指出:“不能忘记,《秘史》是浸润‘史诗’情绪,善于运用叙事诗文体,并常常进行叙事诗写作的蒙古草原贵族阶级的作品。任何一个代表人物,处在13世纪那样的气氛之下,如果要从事于‘当时’历史的著述,势必要受这种叙事诗体裁的影响;而《秘史》正是在1240年写成的。因此,《秘史》的特征并不在于它是一部‘英雄史诗作品’,而在于它是一部浸透着叙事风格,充满‘草原气息’的编年史。”(《蒙古社会制度史》,刘荣(火厶八夂)译,第16页)这位蒙古学家的这段言语,是针对著名蒙古学家巴托尔德一直把《秘史》当作英雄史诗作品的不同见解的。  相似文献   

16.
《蒙古秘史》载 ,成吉思汗西征前夕 ,蒙古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们对汗位继承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确定了窝阔台为继承人。窝阔台向成吉思汗问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 ,成吉思汗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余大均先生认为这个答案与《史集》中有关两个誓言的记载相反 ,判定《秘史》中有关这个答案的记载为后人伪造。笔者认为两者虽不相同 ,但也并不相反。经过推理、论证 ,笔者认为 ,虽然有当时政治上的反复 ,也正因为如此 ,《秘史》所载成吉思汗的模棱两可的回答反倒应该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元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元史研究有了引人瞩目的进展。我们已经有了一只相当不错的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元史研究队伍,先后成立了中国蒙古史学会(一九七九年)和中国元电研究会(一九八○年),并分别召开了几次年会,在组织推动元史研究,交流元史研究信息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尤其应当提到的是:陆续出版了一些重要的专著、论文集、若干外文史料和论著的汉译本,创办了专门研究元史(包括蒙古史和北方民族史)的刊物,发表了不少有创见有水平的研究论文。专著如《中国通史》第七册(内容主要是元代史)、《中国史稿》第五册中的元代部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元史》卷,《蒙古秘史》校勘本》、《〈蒙古秘史〉词汇选择》,陈高华同志的《元大都》,高文德同志的《蒙古奴隶制研究》,等等;闻由已故韩儒林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元朝断代史专著《元朝史》也即将出版,论文集如《蒙古史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8.
考索和标出《蒙古秘史》(以下简称为《秘史》)中记载的“阿儿不合”、“搠斡儿合惕”以及《史集》中的“翁浑答兰忽都黑”等地,对于研究成吉思汗的生平事迹,尤其是对于辨明他在临终前最后征服西夏的军事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略作考索,并希望能对前人研究有所新的补充,如有错误之处,望予以斧正。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卫拉特蒙古英雄史诗《江格尔传》,不但是我国少数氏族三大史诗(《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传》)之一,而且也是被誉为世界蒙古族古典文学“三大高峰”(《蒙古秘史》、《江格尔传》、《格斯尔传》)之一。鲁迅先生说过:“有地方特色的,倒容易成为全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  相似文献   

20.
由“孛斡勒”等所体现的早期蒙古社会的性质○吉日嘎拉“孛斡勒”(bool)一词常见于《元朝秘史》等古代蒙古文文献,《秘史》旁译作“奴婢”。“奴婢”无疑是指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权利的奴隶,说明“孛斡勒”一词的概念在古代和现代基本相同。“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