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坐功入静     
正坐功是静功里最要紧的一个环节,坐功是入静的第一步。坐功有静坐功和动静兼修两种。李渔《闲情偶寄·颐养》曰:"益寿之方,全凭导引;安生之计,惟赖坐功。"儒家提倡"静坐"。王阳明说:"静坐要省察克治,静坐能使心清静收敛,从而克服自我私欲产生,通过静坐能顿悟明心见性,得道成真。"道家主张"坐忘"。《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  相似文献   

2.
关于<钓鱼过程>的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天上午,我到本市宾馆会议中心开会,那天会议的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由于职业的需要,我经常出入各种会场,并且练就了相应的坐功.  相似文献   

3.
复杂产品协同制造网络是一个由多个供应商主体组成的具有交互关系的复杂网络。协同制造网络中的每个供应商在自身运作模式的基础上与其他企业协同,进行资源、信息和技术的交互,从而共同完成复杂产品的制造。本文依据复杂网络理论,分析了复杂产品各级供应商主体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业务关系,构建了复杂产品协同制造网络。  相似文献   

4.
作为领导者,都必然会面对许多复杂问题,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改革时期,复杂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和尖锐,往往以突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复杂其实是相对简单而言的,复杂问题的特点通常情况下有下列五种:一是  相似文献   

5.
针对复杂体系动态适应性研究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冗余的动态适应性复杂体系设计思想,介绍了冗余概念及其动态适应性原理和冗余假说等冗余原理;在此基础上,根据复杂体系的结构特性,讨论了复杂体系的四种冗余类型及其所形成的动态适应性冗余结构;最后,详细地阐释了复杂体系的动态适应性冗余效益的度量方法,从而为动态适应性复杂体系的构建和效能评估及其体系改进等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复杂决策问题形式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对决策问题复杂性原因研究的基础上,为复杂决策问题形式化下了准确的定义,并提 出复杂决策问题形式化方法的逻辑框架. 该框架由3 部分组成,即复杂决策问题表示层、复杂 决策问题结构化层和定量分析模型综合层. 针对各层次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 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系统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在对复杂系统管理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因系统内部个体间的交互和系统层面的演化易于观测,为该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问题.发展和扩充复杂系统管理的分析理论和方法,有助于解决复杂系统运行中涌现的突出短板,使复杂系统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需求.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十四五”规划复杂管理系统优先领域专家研讨会意见,凝练出该领域未来值得深入探索的五个方向,并给出每个方向的典型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系统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在对复杂系统管理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因系统内部个体间的交互和系统层面的演化易于观测,为该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问题.发展和扩充复杂系统管理的分析理论和方法,有助于解决复杂系统运行中涌现的突出短板,使复杂系统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需求.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十四五"规划复杂管理系统优先领域专家研讨会意见,凝练出该领域未来值得深入探索的五个方向,并给出每个方向的典型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中跨组织知识管理的障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童亮  陈劲 《管理学报》2007,4(2):204-210
复杂产品系统是由一个创新网络来进行开发和制造的,跨组织的知识管理可以促进该创新过程中知识和信息的流动、扩散和应用。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中知识管理的障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不同行业的复杂产品系统,在创新过程中知识管理面临的阻碍因素可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在对技术能力定义、构成要素和功能性体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复杂产品系统的特性,对复杂产品技术能力的特征进行了探讨,指出复杂产品技术能力在其核心层技术能力的构成与成长、缄默知识的积累方式和赶超战略上都具有出不同与一般技术能力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人性显微镜     
企业管理首要的难点是人才管理;人才管理难就难在知人之难; 知人难就难在人的情况复杂;人的情况复杂就复杂在有的表面和厚而心诈,有的外表谦顺而心险,有的貌似勇敢而胆小,有的卖力  相似文献   

12.
矿山企业耗散结构形成及突变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企业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动态变化、开放发展的复杂非线性系统,在企业的发展变化中出现了许多一般系统科学难以解释的现象,本文利用复杂科学理论耗散结构和突变理论研究矿山企业持续发展中的复杂现象,为矿山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系统的复杂适应性及其仿真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出发,论证了供应链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由于复杂适应系统的非线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运用传统的数理分析方法分析和研究复杂供应链系统显得有所不足,进而利用系统仿真工具Promodel软件建立了一个多级复杂供应链网络模型,通过仿真对该系统的运行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复杂产品融合了众多工业和学科领域,属于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资本集中型产业。复杂产品制造产业链既有复杂产品的特殊性,也有制造业产业链的共性,总体呈现出“头重脚轻”、始端厚重末端纤细的特点。本文根据复杂产品制造产业链的这一特点构建了产业链结构模型,并研究了复杂产品制造产业链运行的基础——价值生成机制,为展开复杂产品制造产业链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复杂决策问题的多元化模型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鉴于复杂决策问题的特点,仅仅依靠定量模型难以描述和求解复杂决策问题. 从定性到 定量综合集成角度出发,认为复杂决策问题的求解过程需要多元化模型支持. 依据复杂决策问 题的认知层次,提出复杂决策问题的多元化模型体系中包含概念模型、结构模型和数学模型, 并对这三类模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有效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要面对各种复杂情况,因此,在组织选拔领导干部时,不但要求备选干部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更要求其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公选考试的重要测评要素,应试者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一、高度重视复杂观念的辩证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观念融合、交错、冲突,作为领导干部无疑需要具备"火眼金睛",  相似文献   

17.
复杂适应系统应用领域研究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为许多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供了研究依据,因此备受许多学者青睐。本文阐述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方法论并与还原论、整体论进行比较分析,并且评述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经济、管理、社会、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研究相对成熟。最后提出了复杂适应系统应用流程,展望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住房市场系统复杂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  杨德礼  佟斌 《管理学报》2008,5(2):203-207
将系统科学和复杂网络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包含银行、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购房消费者三级节点的住房市场系统复杂网络模型,刻画了住房市场系统的结构特性和动态演化特性,并通过模拟仿真上海住房市场交易变动情况,体现了住房市场的客观规律。研究提出的住房市场复杂网络模型为住房市场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克服了以往研究模型由于数据的有限性所导致的、复杂系统过度线性化近似和动态性研究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组织结构变革的复杂适应系统观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复杂适应系统的组织被认为是现代经营环境条件下企业生存的重要形式,它要求构成组织的行为主体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和依赖,能够根据各自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内部变革和相互关系调整,以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和条件。本文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阐述了组织变革的趋势和未来形式,给出复杂适应组织设计原理,指出现有企业组织变革成为复杂适应系统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强国之路需要复杂技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本文针对复杂技术的特点来解构复杂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构成,并结合后发国家特点从企业层面来探讨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演化的路径。本文对我国通信系统设备、造船和汽车产业三家企业的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成长路径进行了案例研究。本文的主要学术贡献是:(1)提出系统技术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链创新能力三维模型,解构复杂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构成;(2)发现我国企业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成长可能路径有三种,一是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到系统技术创新能力、再到产业链创新能力;二是从系统技术创新能力到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链创新能力;三是从系统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到产业链创新能力;(3)我国企业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成长路径的驱动因素有市场特性、技术特性和企业组织特性,这些因素的组合决定了企业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成长的起点、速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