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哲理箴言     
《浙江统计》2014,(3):64-64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相似文献   

2.
买书你也许会去当当、卓越,买3C产品你也许会去京东商城,如果想淘一些稀奇古怪又物美价廉的东西,你也许会去淘宝……但如果,家里的面粉和油没有了,你知道在网上哪里能买到么?现在,许多人已习惯在网上购买书籍、手机、服饰、奶粉,乃至使用频率非常低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产品,而对于使用频率最高的粮油、纸巾、饮料、啤酒、洗头水等日常必需品,反而不曾在网上购买过。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身体更健康,人们都坚持着一些"道听途说"的习惯。殊不知,这些小习惯和做法却给自己的未来埋下了无数健康隐患。【饮食篇】你习惯每天喝水】8杯真相:体内系统失衡,维生素流失你认为,每天喝8杯水(2OOOmL)有益健康?但事实是,喝太多水也会给身体带来麻烦。一个人水喝得太多,极容易使体内的电解质失去平衡,水溶性维生素...  相似文献   

4.
"辉哥,我觉得有个项目的细分结果不好,你能帮我看下吗?"一同事问。"没问题,不过在我看你的结果之前,您能先回答我几个问题吗?"我问:"你为什么会觉得结果不好呢?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呢?你评估细分结果是否好或不好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四川统计》2014,(8):44-45
市民化意愿篇:保有土地顾虑多 入户城镇意愿低 93。7%的进城务工人员表示习惯城市生活 在问及“对当前城市生活的习惯程度”时,表示“非常习惯”的占17.5%,“比较习惯”的占43.5%,“基本习惯”的占32.7%,三者比例相加为93.7%,另外表示“不太习惯”的占3.6%,“很不习惯”的占0.7%,“说不清楚”的占2.O%。  相似文献   

6.
信任     
一位公司女清洁工提出辞职:“你们对我根本不信任。”经理回答:“你可别这样说。我甚至连保险箱的钥匙都随意放在办公室里。”女清洁工:“这倒不假,可没一把钥匙同保险箱能相配。”信任  相似文献   

7.
畅销书推荐     
《四川统计》2009,(10):49-49
《牛奶可乐经济学3》 编辑推荐:经济政策:对小企业主减税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吗?金融投资:真的是贪婪的华尔街引发了金融危机吗?能源环境:为什么燃油税给民众带来了更多实惠?信贷收入:为什么节俭的人反倒要受罚?金钱幸福: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合理指标吗?社会生活:是什么引发了奢侈品消费大爆炸?通俗经济学第一人罗伯特·弗兰克将为你解开疑惑。  相似文献   

8.
如果我问你,一家大型服装连锁企业需要具备什么,你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举出几点:生产工厂和流水线、品牌推广、层层代理商或加盟店以及大量库存。但一家近年来迅速窜红的大型服装连锁企业却没有自己的工厂、没有统一的品牌、没有各级的代理商,也没有库存。而且,这家企业不付场租却能揽下地盘,不付货款却能让数千家服装生产商卖力供货,这样一家“皮包公司”,却能让众多商场业主和厂家乐于和它合作。  相似文献   

9.
莫曰达 《统计研究》1999,16(5):62-64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说过,“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少也能解决问题”。当时有人说,谁说孔丘知礼呢?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一问。孔丘听到后说:不懂就问,这就是礼呀。不懂就问,就是...  相似文献   

10.
你和你的一位朋友都是同一移动通讯公司的客户,可是有一天你忽然发现,你的电话每次都要三十秒以上才能接通,你的朋友却每次都能在两三秒内接通,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该公司按照你和朋友的不同通讯习惯和消费额将你和朋友分到了不同的群体里并且由交换机自动做出不同优先级的接通服务在这里,移动通讯公司即使用了数据挖掘中的同质分组功能。 所谓同质分组,是指将差异较大的总体分成若干个部分,使不同部分间的差异尽可能大,而同一部分间的差异尽可能小其意义类似于市场营销里的“区隔”,只不过作“区隔”时事先并不对不同部分作定义,只是完全由…  相似文献   

11.
在医院有一群特殊身份的人,他们一看就不是病人,他们是医药代表干医药代表这个行当,我是无意中闯进去的。在我们这个行当里,如果你做得久了,只要在医院里坐一会儿,你就能发现这群特殊身份的人:医药代表。他们有的坐在走廊上,有的坐在科室里,但他们一看就不是病人...  相似文献   

12.
幽默六则     
乞丐一位好心肠的男子常把钱施舍给他家附近的乞丐。有一天,乞丐对他说:“先生,我想请教你—个问题,两年前,你每次都给我10块钱,去年减为5块,到了今年,每次只给我2块,这是什么缘故呢?”那人回答说:“两年前我是个单身汉,去年我结了婚,今年家里又添了一个孩子,为了家用,我只好节省自己的开支。”乞丐听了,生气地说:“你怎么可以拿我的钱去养活你的有人呢?”女人逻辑如果女人满脸庄重地悦:‘你是个好人。”那就意味着事情可能要黄。如果女人大骂你:“不要脸!’即证明你“简直有趣透了”J如果女人一个劲儿地叫你”滚2”1…  相似文献   

13.
读书时间     
《四川统计》2014,(6):48-48
《这样投资更幸福》 荐言:本书通过对投资习惯、投资理念、投资心理等方面的对比,探讨投资与幸福的关系,为读者解答一个问题:投资,如何既赚钱又幸福?  相似文献   

14.
哲理箴言     
《浙江统计》2011,(11):62-62
聆听的艺术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相似文献   

15.
闫新华  杭斌 《统计研究》2010,27(5):32-40
 本文将内部习惯形成、外部习惯形成与消费结构相结合,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广义差分矩估计对中国26个省农村居民1994-2007年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居民的各项消费支出都表现出显著的内部习惯形成。内部习惯形成类似于谨慎,习惯形成参数越大,居民储蓄目标将越高,消费将变得更加节俭。这也是目前中国农村消费市场迟迟没有启动的一个重要因素。(2)城镇居民的消费示范效应集中体现在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及医疗保健支出方面。这三类消费支出都带有很强的“生产性消费”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村居民消费更着眼于长期,而不是简单攀比。  相似文献   

16.
“喂,陈阿姨吗,你上午在家没?我是黄甲街道志愿者服务中心派来免费为你家疏通管道的小周.” “哦,你是志愿者小周呀,好的,我在家……” 6月15日,发生在双流县黄甲街道八角新居社区的这一志愿服务,是黄甲今年以来探索社会服务新模式的一个缩影。不出年底,居民们就能普遍享受到由志愿者们提供的多方位全免费服务:从家里学生到老人,从小区环境卫生到各项文化活动……服务项目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7.
【正】在那些远离文明城市的荒野之中,一般很难收到手机信号,就更别提上网去发一封求救的邮件了。这个时候的你最需要了解的是一些常见的关于求救信号的技巧,幸运的是以下介绍的五大求救信号会弥补你这个领域的知识空缺。篝火:在黑夜里引起注意的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你被困在寒冷而漆黑的冬夜之中,篝火的作用不仅仅能让你保持体温,还能引起营...  相似文献   

18.
你的企业健康吗?你的营销健康吗? 如果你的企业健康,你的营销也健康,那是企业在良性发展中锦上添花。如果你的企业不健康,但你的营销还挺火爆,那是企业在恶性发展,其中必然有诈且不可持续。原因很简单,企业健康如同汉堡包,上下两片面包如同产品与服务,中间是牛肉,如果把中间拿掉,两片面包就不值钱了,中间的作用就显现不出来了。如果把中间的牛肉偷工减料或张冠李戴,短期还能卖弄,服务还能装假,但不可能长久。  相似文献   

19.
春娟 《妇女生活》2020,(4):22-22
接到前婆婆的电话时,我正在做晚饭。前婆婆说她忽然头晕心慌,让我赶紧去她那儿一趟。我从书房把老公方子喊出来下厨,便匆忙背起药箱出了门。我没跟方子说我去哪儿,作为一名医生我得随时出诊,他也习惯了。赶到前婆婆家的时候,意外地看到她正在做饭,我问她:“您不舒服怎么还做饭啊?”她说:“刚才休息一会儿好多了,想着你要来,就想做个你爱吃的菜。”  相似文献   

20.
工作中,当你翻阅统计资料时,大量的表格,密密麻麻的数据涌入眼前,让你目不暇接,头晕脑胀,你有没有想过,有没有一种报表能让"呆板"数据,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你眼前。肯定有,如国家统计地理信息系统,统计数据综合展示平台、攀枝花经济社会综合管理平台等都能生动形象的展示统计数据,但这些都需要专用软件,专业人员编制,制作费用非常高,推广性不强。有没有低成本、实用性强、适合于大多数人能将统计数据快速编制成动态图表、可视化数据展示平台的方法?有,乐山市统计局积极探索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