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经历了由退让妥协到抗日外交的转变,这其中留学生群体作出了重要贡献:以留学生为主体的海外使领馆人员极力呼吁国民政府放弃对日妥协政策,他们的主张不仅代表个人,也转达了国际社会的看法,这是国民政府最终实施抗日外交的外部力量;国内知识界和社会名流中的留学生群体的积极推动及海外留学生的强烈要求一起构成了国民政府转变对日政策的强大舆论压力。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面对着国际、国内的复杂局势,新中国采取多种途径有力争取海外学子早日回国报效国家,掀起了海外留学生群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三波归国浪潮。1949-1951年为高潮阶段,1952-1954年是受阻阶段,1955-1956年为回暖阶段。归国后,这一群体为新中国的科技、教育、经济、文化、外交和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丰功伟绩,在中国海外留学生归国史上书写了生动而绚丽的华章。  相似文献   

3.
自澳大利亚全面推行国际教育输出以来,留学教育逐渐成为第三大创汇收入,由于其地缘优势,所接收的海外留学生主要来自亚洲国家,其中以中国留学生居多.文章分析了中国学生澳大利亚留学热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并预测了澳大利亚未来留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教育的发展,江西的留学事业也经历了一个从缓慢到快速的发展过程,出现了一个由科举功名获得者和新式教育毕业者构成的留学生群体.随着留学生与国内各种政治运动的结合,江西的留学生群体开始了政治化和革命化的转变,成为地方政治生活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借助召开省议会,创办新式学校,组建各类社团,确立了自身的社会权势,对地方政局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为边缘人知识分子的留学生作家,既接受了较为完备的中国传统教育,又在国外受到了与传统文化迥异的西方教育,两种教育的冲突形成了留学生作家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人格特征,进而在其创作思想与作品中体现出来,以胡适为代表的留学生作家群体因此揭开了现代文学辉煌的一幕.  相似文献   

6.
PBL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法在国内各类医学教育中逐步推广,在留学生教育中应当予以重视。鉴于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通过教学实践的总结,分析了PBL教学法在留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便于更好地开展留学生教学。  相似文献   

7.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妥善安置归国留学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方案,并设法接运海外留学生归国,积极为归国留学生推荐就业,使大部分登记合格之归国留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安置。在抗战建国需才孔亟的形势下,国民政府统筹安置归国留学生,既是现实需要,也是笼络人才为其服务的举措。国民政府对留学人才的保护和任用,其深远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也不可否认,在安置归国留学生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安置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海涛  洪岩 《理论界》2004,(4):173-173
作为来华外国留学生中的最大群体,韩国留学生的教育管理越来越受到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中韩文化、韩国留学生类型及学习目的的分析,简要阐述了如何做好韩国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亚来华留学生是来华留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管理上有其特殊性,文章在借鉴跨文化管理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适合中亚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管理模式。依据中亚来华留学生的现状与文化特征,文章提出坚持"以我为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文化认同感来教育中亚留学生,实施情感管理,从而建立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互派留学是古代东亚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中韩教育史和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内容。韩国在古代曾多次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这些留学生在汉文化向朝鲜半岛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和中介作用。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韩国入华留学生进行考察,可以勾勒出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古代中韩文化交流史上的风貌。  相似文献   

11.
员智凯  李博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4):54-56,108
随着我国在海外投资的日益增多,我国海外经济利益所面临的风险也开始明显增加。眼下,中国的海外经济利益主要面临政治、金融、市场和自然灾害等风险。加强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的安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机制、有效利用国际法律保护自己、健全政府关于海外投资的保险体系、提升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加强驻外领事机构保障职能建设、对国有企业在海外的亏损投资问责等。  相似文献   

12.
叶剑英深刻理解华侨的爱国情怀,保护华侨利益,关心华侨健康,重视华侨教育,团结华侨,推动祖国解放、建设和统一事业。他关于华侨和侨务工作的论述与实践,是毛泽东、邓小平侨务理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海外华商网络的构成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禹东 《社会科学》2006,(3):106-111
海外华商网络是以海外华人商人群体为特定主体,以家族、族群、地区、行业、社团等为社会基础,以五缘关系为联结纽带,以共同利益为核心的泛商业网络。从横向联系看,它是一个由海外华商的社会网络和经济网络所构成的复杂综合体。从整体上看,海外华商网络是一个具有封闭性与开放性、确定性与非确定性、正式性与非正式性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4.
海外汉语教育是中国构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新生力量,无论是从传播要素还是文化的交融性、传承性来看,它都足以承担向外传播中华文化的任务,担当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任。目前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海外进行汉语教育时既要尊重他国文化又要坚持中国视角,保持中国文化特色,并凝聚中华文化精华,精择传播内容以全面宣传中国,还要充分借鉴他国经验,注重传播策略,同时培育合格的高素质的文化传播主体,提高文化传播效度,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15.
试析新世纪华侨学府侨生的文化双向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越来越重视对外文化传播和交流,因此我们不应忽略在中国华侨学府求学的侨生群体。侨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桥梁,是一群特殊的传播使者,由于身份特殊,他们在国内高校的学习和生活就具有了特殊的文化双向传播特点。侨生本身既是中国文化的接受者,同时也是海外文化的传播者,这种文化的传播不仅是双向的,而且是自觉的、主动的、相互的输出和接收。在双向文化传播中,最受益的当属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关系演变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侨乡侨批业和侨汇发达 ,形成了以外购内销为特点的侨乡社会。新中国成立后 ,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也出现了多种联系方式。随着海外社团日益国际化 ,出现了以地缘、血缘为主的社团回国寻根热 ,侨乡的范围逐渐扩展到内地。改革开放后 ,侨乡靠政策、技术致富 ,而侨乡新移民的文化素质不容乐观。随着新移民留学生人数的增加 ,文化发达的内地大中城市、高校和科研单位成为“新侨乡”。不同时期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关系的不同特点 ,成为今日政府制订侨务政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华侨与南洋劝业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乔兆红 《文史哲》2003,18(2):103-108
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与华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则华侨对于南洋劝业会的举办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则陈列华侨展品的暨南馆是南洋劝业会中的一个亮点 ,同时以南洋劝业会为机缘 ,还出现了华侨回国投资的热潮。华侨的种种作为 ,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清政府举办南洋劝业会的设想和愿望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中不难发现 ,在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的过渡中 ,华侨起着一定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44名华侨女大学生为对象,运用交往焦虑量表(IAS)、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作测试。通过比较,华侨女生的高社交焦虑有明显的文化背景和症状学的特征;华侨女生高社交焦虑与其不成熟的应对方式相一致;在分层回归分析中社会支持通过限制应对方式来影响社交焦虑。结论: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华侨女生的高社交焦虑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苗怀明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2):79-84,107,108
就中国传统小说、戏曲的传播、接受而言,中国本土之外的海外华人无疑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文化群体,他们既是接受者,又是传播者。这种传播和接受伴随着华人移民海外的步履而展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还参与了海外华人文化的重塑。对中国传统小说、戏曲的译介,不仅满足了海外华人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延续文化薪火的愿望,也使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国更为广泛地传播。在对传统小说、戏曲的研究中,海外华人学者是一支独特的学术力量,他们的研究成果颇多可借鉴处,与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形成一种有益的互补。  相似文献   

20.
刘权 《学术探索》2014,(12):137-141
综观学界关于海外华文教育的研究,可以发现海外华文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体系及教育实践,而且还与中国的世界形象、海外华人与当地族群的关系、海外华人的内部关系密切相连。本文对这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论述,指出其中还存在的不足,并为中国正在快速推进的语言与文化输出战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