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词是体式变化最为丰富的文体之一。这种体式变化上的丰富,实际上也示现了词在体式上的不断演进。从唐五代词的情形来看,这种体式演进之迹是十分明显的。据张璋、黄畲所编之《全唐五代词》来统计,除去创作年代模糊的“敦煌词”与难可凭信的“仙鬼词”不计,共出现近二百个词调。这些词调,由于出现时间的迟早不同,在篇制与句式上都表现了一些不同的特点。如果我们依照出现时间的顺序对它们加以考察,便可以十分明白的观察到唐五代词的体式演进。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分别言之。  相似文献   

2.
(一)词调及其由来词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兴起于唐朝,发展于五代,到了宋朝已臻于高峰。词音韵优美,造句洗练,章法富于变化,是一种极具艺术特色的文学形式。因此,从兴起到今天,虽然经过一千多年,但是还有人在填它。词有许多调子,叫做词调。宋朝时,唱词者为了记忆,多把词调名称写在牙牌上,因此,也叫做词牌。词调最初也就是词题,后来逐渐演变,才成为一种体式的名称。一个词调就代表着一个独立的体式。词调共有多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文学在诞生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人们通常是把它称为“新文学”的。这固然有个面宽面窄的问题,但主要是与旧文学比较而言。说它新,是由于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根本变革;更因一个新的形象——小资产阶阶知识分子形象的兴起。由于它的出现,才在文学发展史上断开了一个时代。从宏观上把这一形象放在二十世纪中外文化的交汇碰撞中,从新旧文学形象的演变与对比中,深入考察它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是很有必要的。但过去的研究中却更多地把现实革命斗争和作家情况作为两大参照系统,习惯于只从“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性质上,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笼统地加以区别。由于文学是人学,脱离人和文学形象而探讨的新文学,就很难是  相似文献   

4.
改革,这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正冲击着文学艺术领域,并已引起了当代文艺理论界的热烈讨论。但就古典文学领域来说,却还近似一个相当顽固的堡垒,这就特别需要进行反思,以求针对实际,革故鼎新。 一、要把文学当文学 讨论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勿需从教科书或工具书中去找什么是文学或什么叫改革的定义,按照它来探讨古典文学研究工作的改革问题。鲁迅说过:“革命之所以于口号、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古代一种后起的文学体裁,作为“一代文学”的典范形式,“词”和“宋词”的概念已在宋代以来尤其是近现代以来的“词学”和“词史”研究中被广泛运用。但是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有它发生、发展、繁盛、衰落的演变历程。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的体裁名称是变动不居的,它的内涵性质也是确定的。尤其是象“词”这种文学体裁,不仅是在中国古代诗歌长河中流淌了干余年后新分溢出的一个支流,而且更经历了一个由综合艺术中独立出来而回归诗歌长河的漫长而曲折的演变历程。与其它文学形式相比,“词”的名称尤其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发轫于汉代的《诗经》学,并不是把《诗经》作为文学作品来研究,而是把它作为经学来研究,由此奠定了封建社会两千多年《诗经》研究的基础,后来的研究都逃不出它划定的大框框。传统《诗经》学的致命弊端,就是完全脱离《诗经》的文学性,因此而导致明显的“误读”。这是由中国经学的性质所决定的,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某些特点。我们既要立足于遗产的清理,同时,也要在“诗本义”的解读和破译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最近,日本东京国立学艺大学汉文学教授高桥稔先生在他的新著《中国说话文学之诞生》一书中,就中国小说的起源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读来很受启发,摘述如下。日语中的“说话”即现代汉语中的“传说”、“民间故事”,“说话文学”就是“传说文学”或“民间故事文学”之意。作者认为,民间产生的故事、传说由口传相承发展到形成文字,并单独被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记录下来,就产生了最初的小说。但是作者尽量避免使用“小说”一词,他认为“小说”一词在古汉语中意义几经转变,容易误解,在讨论研究古小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主潮》这个现代文学系统工程中,汤哲声所著的《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转型》一书仅仅占据了“附编”的位置。然而,若放在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换这个大的关节点考虑,“附编”也就不“附”了。众所周知,中国古典文学以其独特的东方美学韵味而雄踞世界文学之林。然而,这样一种自足于年的文学景观到近代忽然沉寂下来。一种似乎全新的移植来的文学模式在几十年后占据这一片空白的荒野,长出了异样的花朵。于是,文学史便以这一天然峡谷为界,划分为古典与现代两大块儿。在激情昂扬地叙说了中国古典文学…  相似文献   

9.
寻绎“现代”的变迁──读《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先导》周海波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在学界被称作“中国近代文学”,对于它的研究,历来有两种取向,即从古典文学研究视角出发,将这段文学看作古典文学的“晚霞”余韵;从现代文学研究视角出发,则将它看作现代文...  相似文献   

10.
电影是“舶来品”,而“电影”一词却是地道的中国名字。1895年电影诞生,不久传到中国,当时观众发现,这种西洋的新发明,与中国古老的皮影戏很相似。于是,人们就自然地把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叫做“影戏”或“活动影”了。但电影毕竟不同于皮影戏,电影放映是以电作光源的。那时,也把“活动影戏”叫作“电光影戏”。后来,人们日常称呼中或许是为了顺口,就简化成“电影”两个字了。“电影”一词的由来@瑞君  相似文献   

11.
《周易》卦爻辞中的文学体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卦爻辞蕴藏着一个丰富的文学世界。中国古典文学的各种体式(诗歌、寓言、散文、小说)在《诗经》之前的《周易》卦爻辞中已开始孕育并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12.
战犯胡适在“五四”时代贩卖美帝国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到中国来,把它说成是一种什么科学方法,可以用之来致力于各种学问的研究(?).于是不仅在古典文学部门的研究上受了它的毒害,就是其他学科的研究上亦无不受了它的毒害  相似文献   

13.
贬谪,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常见的政治现象,贬谪者将其被贬谪的人生感悟和谪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蕴涵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因而称之为贬谪文学,这是一种在内容情感上独具特色的文学体式。但“贬谪”在历史上,又可以称为“左迁”、“贬”、“流”、“谪”等,于是,研究界便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称谓,或称之“迁谪文学”,或称之“贬谪文学”、或称之“逐臣文学”,其实,它们各自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并不一致,应予区分,以便能较准确地指称和描述贬谪文学这种特殊的文学体式。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语言审美的过程,其艺术性可以通过美学的观点来认识。作为文学翻译的审美客体文学作品存在于审美主体译者和读者的阅读活动中,并依赖接受者的理解传导,从而产生美感。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承载,具备独特的审美功能和精湛的语言艺术,因而具有重大的美学意义。从文学翻译的美学角度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两个译本进行研究,从词美再现、句美再现及辞格再现3个方面着手,评析两个译本所传递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当前,对于“二十世纪文学”这样一个提法,理论界已经不那么陌生了。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新的观照角度,将通常说的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对于一些具有史学意义的文学课题是很有益处的。文学中的妇女问题就是如此。不论是古今中外,妇女问题都是一个具有永恒魅力的社会学课题和文学课题。在我国,具有完备意义的妇女学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曹丕关于“文以气为主”、“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审己以度人”的文学主张化解为“文学观念论”、“文学价值论”、“文学批评论”三个命题来研究。认为曹丕文学理论的诞生,标志着“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到来,它使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迈进了一个新的时期,其历史意义自当不可低估,其现实意义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春香传》与中国古典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香传”不仅是李朝文学领域中最好的一部杰作,而且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最宝贵的民族文学遗产之一”,“并且也应当看成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世界性的不朽杰作之一”。具有这样的文学价值和地位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巧妙地融入了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学知识,透发着来自鸭绿江、图门江彼岸文明古国的文化思想气息,诚然,这没有冲淡或委婉地否定了《春香传》所呈现出的“较浓厚的民族特色”,只是说,它深深地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文学史上,伟大作家罗贯中的名字是家喻户哓的。然而,长期以来,对罗贯中的研究却一直是古典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别的不说,光是他的籍贯问题就是一个——久悬不决的疑案明清两代,有关罗贯中生平的记载廖廖可数,而对其籍贯的说法却彼此牴牾。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说法:1、太原人,即今山西太原人。主要见于明无名氏《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  相似文献   

19.
清代文学,在中国文学上是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现象,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学具有总结性的时期。从文学的形式说来,在数量上是包括着前代的各种文体,并且发扬而光大之。以诗而论,清诗虽尚未编成全集,但就作者的别集目录,已是很可观了。以词而论,清词号称中兴,作者辈出,词派分立,词论勃兴。词人、词作,不下数千人、千余万首之多。以曲而论,传奇作者众多,且有精采作品。以文而论,桐城派得“天下之文章,其惟桐城乎!”之誉。古文兴盛,骈文也有作者。以小说而言,则文言短篇、语体长篇章回小说,衍前代之余绪,而有划时代之作,如《聊斋志异》、《红楼梦》。而弹词,这一史诗式的作品开出中国诗歌领域的新境界,论者称之为有清代表文体,这是亟有见地,而应为我们所重视。至于其他文体,也无不应有尽有。清代文学确实呈现出大观局面,彪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似文献   

20.
《全汉赋》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赋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一种样式,产生于战国时代,特盛于汉代,而在整个封建时代,不断有人写作,绵延不绝,向来诗、词、歌、赋并称,足见它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文体之一。正因为赋特盛于汉代,是两汉四百年间的主要文学现象,故有“汉赋”的专名,以至后人把它与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并列,作为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如清焦循说:“一代有一代之所胜,欲自楚骚以下撰为一集,汉则专取其赋,魏晋六朝至隋则专录五言诗,唐则专录其律诗,宋专录其词,元专录其曲。”(《易余籥录》)近人王国维在《宋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