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藏佛教在云南的传播和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支。它以西藏地区为中心,传播于滇西北地区的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德钦县和维西县)、怒江傈傈族自治州(兰坪、福贡和贡山县)以及丽江(丽江县和宁蒗县)等地区。西藏佛教长期以来对云南藏族、纳西族(摩梭人)  相似文献   

2.
达磨灭佛对佛教在藏区传播趋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841年发生的达磨灭佛事件,使佛教在吐蕃的传播受到严重打击,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灭佛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灭佛后佛教在吐蕃的传播是停止、中断还是仍有相当部分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倘若是后者,那么其延续又是以什么方式或在什么范围内进行?另外,灭佛对佛教在藏地的发展趋势产生了何种影响和改变? 而一些藏文史籍曾有这样的说法,即把从达磨灭佛后到公元910年的近70年时间称为西藏佛教史上的“黑暗期”,认为这期间佛教在吐蕃的传播完全中断。如《汉藏史集》  相似文献   

3.
彭超 《民族学刊》2022,13(7):94-100, 148
被认为是地球最后一块绿地的藏地,不仅是当代文学中“他者”与“我者”共同的“故乡”所在地,也具有相同的“悬置性”感受。这种“在而不属于”的生命体验是不同空间文化间隔性的表现,即藏地寻梦的幻灭与藏地故乡书写中的反现代性。当代藏地情结以地方性视野表现了当代中国的“现代性焦虑”文化困局。本文通过梳理中国近百年以来的现代化进程,指出现代性焦虑的发生与“激进现代化”以及后现代化文化之间具有密切内在关联。认为对当代文学中藏地情结与现代性焦虑的关系研究的现实性意义在于通过溯源当代藏地情结的缘起,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困局把脉问诊,指出如何完善现代性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4.
冯智 《中国藏学》2006,(2):130-137
本文据《八世达赖喇嘛传》等藏汉文原始史料,阐述和评价了八世达赖喇嘛一生主要的政教业绩,论述了他在清朝治藏中的历史作用。他一生务识大局,服从和支持清朝在西藏推行的各项改革制度。他与驻藏大臣关系良好,与几任摄政活佛相处融洽,为增进西藏地方与清中央政府关系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在抗击廓尔喀的战争中表现十分突出,具有远见卓识,贯彻圣旨、支持清军、征集粮饷、参与章程制定并积极贯彻执行,得到乾隆首肯。他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儒家文化在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是儒家文化浸润与影响青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吸收、融合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思想,丰富和充实其文化内涵的过程,也是青海少数民族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发展和创新.因此,在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下,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各民族文化共存并举的多元局面.  相似文献   

6.
姚霜 《中国藏学》2023,(1):159-168+219
“普陀山”,旧译“补怛洛迦”(Potalaka),有关的最早记载出自《华严经》,其被视为观音菩萨驻锡地,也是大乘佛教信仰共许的圣地。以此命名的观音道场遍布整个亚洲佛教世界,其中位于中国的浙江普陀山、西藏布达拉宫、承德普陀宗乘庙都是备受尊崇的胜地代表。这些与“普陀”相关的同名朝圣地的建立,与观音信仰的传播息息相关,不仅体现了佛教中国化的历史,更是见证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文章旨在从西藏文化中有关“■”(布达拉)的知识源流出发,梳理藏汉文佛教经典、修行文本、朝圣游记、胜地方志等文献中有关普陀胜地的记载,勾勒藏汉历史上对于普陀胜地的建构、认识与调适的过程,以汉藏佛教比较研究的视角,展现同名胜地文化的共享对于各民族之间精神交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九妹 《民族论坛》2013,(11):12-13
这是流传在武陵山区苗族人中的一首古老迁徙歌,歌声中称赞的“一个美丽的地方”,就是武陵苗族世世代代生活之地——湘西。  相似文献   

8.
赵敏  袁智忠 《民族学刊》2021,12(6):54-60, 121
在脱离宗教的语境下,“净土”一词用以指代自然生态和谐的洁净美好之地,主体置身其中能够产生一种身心净化的审美愉悦之感。以电影为媒介,藏地的“净土”意象生成逻辑主要有“主观憧憬”、“虚拟置身”、“心灵回归”三种。电影创作主体对藏地“净土”的有意凸显正揭露了工业社会高速运转下,个体精神世界空虚、社会人伦情感缺失的时代症候。影像对藏地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逼真再现,旨在激发审美主体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完成了一次电影的“审美救赎”。  相似文献   

9.
藏文《蒙古佛教史》选译 佛教在蒙古地方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子《蒙古佛教史》的内容和作者 在北京的民族图书馆(原为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收藏的众多藏文典籍中,有一位蒙古族僧人固实噶居巴·洛桑泽培(gu-shri dkav-bcu-pa blo-bzhang thse vphel)的文集,共计木刻本九函,《蒙古佛教史》收入该文集的第七函中,全书162叶,藏文全名为chen-po horgyl (?) du d am-pavi chos ji ltar dyung-bavi thsul bshad-pa rgyal-bayl bstan-pa vin-po-che gsal-bar byed-payi sgron-me,民族图书馆编纂的《藏文典籍目录》(文集类子目)第一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译为《大霍尔地区正法  相似文献   

10.
16世纪以后,由于蒙古封建主的极力提倡和明、清统治者推行扶植及保护政策,使喇嘛教在蒙古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喀左地区的喇嘛教在清代也兴盛起来,并对喀左蒙古族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在政治上,喇嘛拥有各种特权,进而参与和左右蒙古的政治。在经济上、喇嘛教改变了萨满教戮杀牲畜的落后习俗,有益于牧业发展。在思想文化上,喇嘛教使蒙古人丧失了勇武的素质,最终堕入毁灭的深渊。  相似文献   

11.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深入到我国大多数民族之中。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以及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蒙古贵族也逐渐与喇嘛教发生了关系。但是,喇嘛教在蒙古族中广泛传播,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完全占据支配地位,则是在明清之际,黄教传入以后的事。  相似文献   

12.
英国在藏机构沿革及其活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英帝国主义觊觎我国西藏地方,逼签不平等条约,强行在我西藏亚东等地设置商务机构,疯狂掠夺我国资源,并以“商务”为由,进行侵略活动。1936年,英人又在拉萨强设“代表团”,加紧侵略扩张,并挑唆西藏地方少数人叫嚷“西藏独立”。1951年,西藏地方和平解放后,帝国主义势力才被最后驱逐出去。本文拟对这一时期英国在藏机构及其活动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3.
才让太 《中国藏学》2006,(2):237-244
本文充分利用苯教文献阐述了苯教传入吐蕃及其与佛教的关系,提出了印度佛教试图传入吐蕃的时间并非像佛教文献所说的那样是拉脱脱日时期,而是桑赤赞普时间,将佛教始传吐蕃的时间向前推进了几百年。提出了佛教的传入并非仅仅因为是统治阶级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当时吐蕃王朝走出雅隆河谷,统一青藏高原的社会发展决定了需要一个视野更开阔的意识形态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4.
佛教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正式传入西藏以后,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过多次盛衰,尤其在吐善王朝时代,佛教这种外来文化在和西藏本上传统文化苯教的多次斗争中,经过相互碰撞和组合,终于把握住了藏族人的心理特征;适应于吐善社会,站稳了脚根,成为藏族文化的主体部分。早期佛教和本教的这种激烈斗争反映到统治阶级内部,则是一种贵族和王室的权利之争。朗达玛继任赞普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排怫灭法运动,终以贵族的胜利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吐着王朝统治,使西藏重新陷入四分五裂,地方割据的混乱局面,佛…  相似文献   

15.
在海外藏人群体中,缅甸藏人既是独特的存在,也是常被忽略的存在。通过几代调查者的文字以及现实生活中缅甸藏人的共同记忆可以大致勾勒出缅甸藏人特殊的历史。现实中缅甸藏人的日常生活实践使得“藏缅通道”得以保持畅通,客观上起到了维系中国西藏与东南亚联通的作用。关注缅甸藏人对重新发现并重视西藏与东南亚的关系,以便西藏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2000年11月16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与《贤者新宴》编辑部联合举办了主题为“西夏佛教在藏汉佛教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小型学术讨论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宗教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文比宫、中央美术学院、《法音》编辑部等单位的二十余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佛教语汇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与变异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了解佛教从语言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中国和斯里兰卡现存两枚佛牙舍利历史的梳理,论证了佛牙舍利作为一种佛门圣物和特殊的文化符号,在佛教传承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在佛教文化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创建"一带一路"的活动中,亦可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藏吧是近年来在都市中兴起的以藏族文化的民族风情为特色的酒吧。它一方面起到了展示民族文化,丰富都市生活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兰州市藏吧市场的调查,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期能对少数民族文化在都市中的发展起到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