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性别概念产生于西方女性主义运动,是基于性别角色概念和女性主义概念而发展起来的.伴随着社会性别概念内涵的历史变迁,对它的测量也经历了性别角色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并且出现过一些比较权威的量表.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一篇经典文献.该文首次全面介绍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激进女性主义思想流派,客观介绍女性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系统梳理女性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和理论,尤其是从女性主义视角回顾福利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重点是分析女性主义对福利国家的基本态度,指出女性主义对不平等"有限关注"的局限性,描绘女性主义视角中的福利和她们的理想社会,是科学认识和准确理解女性主义福利思想和福利理论的基础文献.这对女性主义思想意识不断觉醒,社会性别议题主流化,国家反家庭暴力成功立法和现代家庭福利政策成为国家社会政策议程优先领域的中国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现实、理论、政策和专业服务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人类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主义人类学就是将女性主义研究理论 (FeministTheory)与人类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弥补传统人类学研究和女性主义研究理论的不足和偏颇。本文旨在介绍女性主义人类学的历史发展、主要理论和方法论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女性主义心理学是在 2 0世纪 6 0~ 70年代的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女性主义心理学对心理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批判和重构 ,在西方心理学界中独树一帜 ,对正确、全面地认识人类心理、探索心灵的奥秘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妇女史研究在我国有相当长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在妇女研究背景下的妇女史研究特别注意与国际妇女学和妇女史最新动态的“接轨”,不断从“他山之石”寻找、磨砺适于自己的工具,以推动我国的妇女史研究和学科建设。不久前,在天津举办的“妇女史学科建设读书研讨班”,紧紧围绕着妇女学和妇女史学科建设、妇女史理论方法和如何将国内外已有的理论、方法、经验运用于中国的研究实践这三个要点开展研讨,开拓了学术视野,启发了思考,同时又提出了新问题,获得了新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黄丹 《社会工作》2016,(5):120-124
基于对社会工作“性别盲”的批判,女性主义者发展了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是一本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介绍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概念、目标、原则、手法和挑战等的佳作。通过该书,读者可以对女性主义社会工作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生态女性主义是由环境运动与女性运动结合而成的一种时代思潮,它倡导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型关系.生态女性主义是多元的、复杂的、有差异的生态文化.它起源于西方,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与发展来到东方,东方生态女性主义在移植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重建,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却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良好的前景.作为女性主义理论中最有活力的派别之一,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与各国实践相结合已经焕发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对各国的女性运动和环境保护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生态女性主义作为发展中的文化思潮和社会运动,必将逐步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8.
社会工作具有女性主义的天然本质.女性主义在与社会工作的碰撞和交融中逐步成为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的重要来源.90年代末以来,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理论因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多重转向而呈现了从"身份政治"到"话语政治"的理论层进.当代女性主义不仅为社会工作开辟了性别与压迫的专项议题,更批判性地带动了社会工作在研究方法、服务模式以及实务取向上的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9.
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社会性别这一概念形成于 2 0世纪 6 0年代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时期。几十年来 ,作为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中心概念 ,它在探索妇女受压迫的原因、不平等性别关系的形成以及推动妇女的思想解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 ,这一概念也不断受到来自女性主义内部与外部的批评与质疑 ,受到各种新的思潮的挑战与影响。  相似文献   

10.
性别问题上的生理决定论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那时正是西方女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反对女性运动的人们也在集结自己的力量,当时出版的几本畅销书就是男权制观点对女性运动反弹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主义经济学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主义经济学的兴起和扩张在过去 10年中对西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女性主义经济学通过把性别分析引入经济理论 ,重新解释了妇女在家庭、劳动力市场和教育等领域中受到的不平等对待等问题 ,同时对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女性主义经济学不仅对基本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理论价值 ,而且 ,它对经济政策的制定也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对女性主义经济学在这些方面的内容和未来发展作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2.
进入90年代后,英国妇女研究作为妇女解放运动的教育手段,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保持其学科间研究传统的同时,正努力冲破女性主义理论流派的局限,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与此同时,妇女研究也面对着一些严峻的问题与挑战,如差异性、性别研究与男性气质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潮等等。成功地应付这些挑战,制定新的战略与对策,对妇女研究和女性主义学术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现实妇女问题和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两方面的严峻挑战下,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运用和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内涵进行了完整阐述;妇女理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男女平等成为中国基本国策.今后,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基本原则和方法论的前提下,吸收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有益内容,针对中国现实的妇女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目前中国性学研究中女性声音和女性主义视角缺席的原因 ,指出把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引入性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并分别从男性性观念和女性性观念的表现出发 ,分析了传统文化的双重性道德标准对女性的歧视、压力和损害 ;通过对女性性主体地位、经期性交、女性G点研究、性交中的不应期等话题的讨论 ,揭示了与女性有关的性学理论中的社会性别视角。  相似文献   

15.
妇女与本土:近二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妇女犯罪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金玲 《浙江学刊》2002,(6):167-173
近 2 0年来中国大陆有关妇女犯罪的研究一直处于双重边缘的地位 :社会学研究的边缘以及妇女研究的边缘。本文对妇女犯罪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关注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 ;并从学科建设以及女性主义的角度指出现有的妇女犯罪研究理论体系中的短缺及不足。最后强调在本土化的基础上 ,从社会学和社会性别两方面 ,对中国大陆妇女犯罪的研究进行改良 ,并提出自己关于构建对妇女犯罪的社会学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主流经济学的男性视角决定了在其理论范式内无法建立一个赋予女性平等经济地位的理论,它的经济人的前提假设把客观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简单化,使妇女、儿童被排除出经济人的范畴;主流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确立了一种男性话语霸权,女性的家务劳动由于缺乏经济价值在资料统计中常常被忽略.女性主义经济学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进行重构,为女性在经济中的不平等地位呐喊并寻求根本的解决方法.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再生产性劳动即妇女的无酬劳动、妇女的生产性劳动即有酬劳动及第三世界国家妇女的经济问题,它的目的是引导经济学成为客观的、平等的、民主的经济学.对于在经济体制转轨中遭遇到许多新问题的中国女性,女性主义经济学可以提供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西方女性主义认识论与科学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涤菲 《浙江学刊》2002,(6):174-181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女性主义理论逐渐从哲学领域扩展到科学领域 ,开始对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带有男性偏见的方法、规范、内容 ,以及男性中心主义的传统的认知图式进行质疑和批判 ,并力图以其他类型的认识图式为基础发展出新的理论线索。本文主要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这一批判进行分析 ,主要关注其认识论问题上的反思和重构 ,进而厘清女性主义认识论作为一种政治化理论对于整个知识体系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第三手稿的"私有制和共产主义"一节中有一段以"性别关系"为例证的论述.学界有三种看法:一是当作马克思论述人道主义和异化史观的辅助论证材料来解读;二是当作马克思关于两性关系、博爱观、爱情观的基本观点来对待和加以研究;三是女性主义者把他当作女性主义理论资源和对社会性别歧视、压迫等问题批判及妇女解放的理论.笔者认为,这不是马克思的根本意图.这里的"性别关系"不是要讲一般的男女关系,而是借用"性别关系"来例证如何基于实践的原则来把握"私有制"与"共产主义"的关系的需要,在于阐明"实践原则"所包含的方法—具体就是历史实践的"内在关系"即"人的自然关系"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关系及其蕴含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女性主义和酷儿理论一直都倾向于将它们的理论建构为一种限定在身份和主体性的思想。社会结构在何种程度上根据特权和弱势权利的关系来配置人们的地位已相对地被忽视了。因此,本文强调了性别研究中权力批判的中心地位,要求突破基于自然—文化的区分的性别概念和新兴的身体政治学,强调从劳动的性别分工、规范性的异性以及权力的等级制度的高度,也即从社会结构的层面彻底批判性别不平等和女性弱势权利的结构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主义与社会性别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杜洁 《浙江学刊》2000,(2):94-98
女性主义一扫发展的性别盲点,给发展以社会性别的视角,使社会性别分析不仅仅局限在学术领域,更成为一种决策的手段和方法,对改变以往的发展观念和改革措施并使之更趋公正与完善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