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提高交往素质是世纪之交国民素质培养的重要任务李超元世纪之交这个时间现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引起炎黄子孙的关注,引起我们对提高民族素质的沉重感和紧迫感。21世纪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民族素质的竞争。谁有高素质,谁就能争得战略主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向全党提出“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伟大任务,要求“实现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族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要提高民族素质,根本在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是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也是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一件伟大社会系统工程.为此,必须正确认识普及国民教育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系,以提高贯彻执行六中全会决议的自觉性,加大普及国民教育工作的力度.下面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正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时期,各国之间的经济、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竞争、民族素质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这些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实现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和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体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而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人民素质的根本就在教育。谁抓住了教育这个根本,谁就能在21世纪的竞争中逐鹿世界。邓小平正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为我国的教育定位、定向,为知识分子定性。现将此“三定”思想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民族综合素质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民族素质成为当前紧迫的任务。我国民族素质和社会文明的现状。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民族认同与民族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素质是一种群体素质,即民族整体素质。它不仅是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民族意识和道德素质。民族素质的提升将会增强社会凝聚力,增加民族认同感。提升中华民族素质,激发我国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凝聚力,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是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谈高校德育中的心理教育张艳春武玉春张艳秋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迎接下世纪全球性的民族素质竞争。因此,当前改革高校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一个根本目标。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塑造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教育。...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体现,提高民族素质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中国实现现代化首先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使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提高民族素质是自觉的爱国行动。民族素质是一个大系统,内涵极为丰富,要抓住科学文化、伦理道德、思想政治等主要素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立足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国民素质教育水平高低,在新世纪国际间综合能力竞争中居于首位,并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同时也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此相适应的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高校学生的素质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高校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分析高校学生素质现状和成因,既要看到成效,也要抓住弊端,制定对策,在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教育问题上,尽高校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孙鹤 《理论界》2006,(5):101-102
民族素质是国家强盛的关键因素,而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己任的教育则是关键的一环。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功利主义使教育正在偏离它的基本目的,阳光教育正在唤醒教育向根本目的复归。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已经使我们看到未来形态是民族素质的较量,不重视这个问题,我们就将失去强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民族素质,是一个民族在自身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生理体格、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科学才智等方面的素养。民族精神素质主要是指生理体格、技术才能之外的智力水平、民族情感、价值观念和心理习性等精神方面的素养。民族精神素质是历史的产物,是民族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诸种因素对人们长期影响的结果,而且还将随着社会历史环境的变迁而发展变化。先前的素质不论优劣,都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变异或更新,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人类身上将不断积淀新质要素。现存的民族素质的某些方面,在历史上或许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民族使命的变化,不免将失去其原来的积极意义。这就要求先进阶级,要以科学态度顺应历史的发展积极改善本民族的精神素质,使其适应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纵观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民族素质和教育的竞争。党的十五大召开后,全省教育战线广大干部职工都在思考把一个什么样的河北教育带入二十一世纪的问题。教育如何适应国际经济竞争和新世纪的挑战,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积极推进素质  相似文献   

12.
民主素质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古老的文明能延续到今天的实在为数不多。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民族素质的因素是无论如何不应忽略不计。当然优秀的民族素质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长期(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产物。其中哲学素质是民族素质深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人们对科学技术教育都很重视。因为科学技术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巨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不是一般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而是古今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它不仅包括今天我国的56个民族,而且广义上也包括历史上活动在中国版图的许多古代民族。因此说,中华民族是我国古今民族在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这个集合体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既包容了各个民族的发展壮大,也包容了各民族的此长彼消,相互吸纳,以至相互混合。因此,中华民族这个集合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在诸多方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论述,不妥之处请赐教。 一、中华民族起源的统一性和多源性 关于中华民族的起源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多元论与一元论,本土说与外来说之争。近几十年来,中国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发展和研究否定了一元论与外来说,肯定了多元论与本土说。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将是一个综合国力竞争的世纪,说到底就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也就是国民素质的竞争。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我国有12亿人口,人均占有资源率低,科技、教育、文化相对落后,所以,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985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问题。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15.
一个民族的性格是多侧面、多重性的。这就是锐,民族性格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它既蕴有一个民族素质最可宝贵的特点,而使人们引为自豪;又具有一个民族素质最可悲的劣根性,而成为人们身上的包袱。因此,我们研究和分析汉民族的民族性格,必须注意到它的各个不同的方面,既要肯定其好的  相似文献   

16.
<正> 提高人的素质是“两个文明”建设的交汇点.无论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是社会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的发展都必须以人的素质的提高为基础.人的素质既包括个体方面的素质,也包括整体的民族的素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不仅意味着要全面提高个人的所有方面的素质,同时也意味着要全面地提高全体社会公民、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个人素质的提高与民族素质的提高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提高个人素质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对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起促进作用.人的素质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全面地、充分地认识提高人的素质的意义和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师资先行。大量事实表明,未来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我国国情出发,师范专科学校80%分布在地(市)一级,而且是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这就确定了师专教育在地(市)一级教育事业上处于龙头地位,从而也确定了师专教育为农村培育专门人才具有整体和地域优势。师专教育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接班人起着基础和奠基作…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这个时间现象在历史上虽然千百次出现过,但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强烈地引起炎黄子孙的关注,引起对民族素质建设的沉重感和紧迫感。期间,我国将从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跨向现代工业化社会,并开始向所谓“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迈进;与此同时,我们还将推进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两种转型重叠交织在一起,不仅对我们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冲击,而且向我们的国民素质提出了严峻的转型挑战。ZI世纪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民族素质的竞争。谁有高素质,谁就能争得战略主动地…  相似文献   

19.
认清差距面对差距缩小差距──浅析努力缩小东西差距王国忠(藏族)东部沿海开放地区和西部民族地区在发展上的差距已客观存在,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个问题不仅是近几年从中央到西部各省区、各县市党代、人代、政协会议上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  相似文献   

20.
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巴图巴根科技竞争、特别是人才竞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而科技竞争,人才竞争,基础在教育。为了适应世界潮流,迎接2l世纪的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育,一定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