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的压力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大。当前我国在人口问题上,面临着四大难题:(1)人口基数大造成总量增长过快;(2)人口素质低难以形成人力资源优势;(3)贫困人口总量过大对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形成制约;(4)剩余劳动人口吸纳能力不足形成巨大就业压力。因此,我国在解决人口问题时,要始终坚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的有机统一,从而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贺俊  刘庭  毕功兵 《江淮论坛》2006,98(5):22-26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谓众说纷纭。目前的定量分析一般都是根据统计资料研究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的相关性,而这种研究方法会因统计样本和统计方法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结论。本文首先应运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分析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希望得出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般性结论;其次结合实际进一步分析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潜在可能的积极作用;最后在考虑我国国情和世界人口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调整人口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中国1979-2010年的人均GDP增长模型并辅之以序列平稳性、协整关系和序列相关等检验的分析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获取了显著的人口红利,而城市化与对外开放等制度条件因素则进一步放大和提升了经济增长中的人口红利效应。文章认为,促使乡城迁移人口由"半城市化"状态向彻底城市化状态的转变以及增加对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企业对外竞争力等措施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继续获取人口红利而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经济学到生态经济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经济学理论因受其所研究对象——市场经济的制约,只重视“经济人”和经济规律的作用,而忽视了自然生态系统对经济之基础性的决定性作用。因而,传统经济学的根本缺陷是无根性:只见经济不见自然,脱离自然生态系统之根;只见经济人不见伦理人,脱离生存伦理的根基。这些根本缺陷使其误导工业经济、市场经济而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导致了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危机,需要对其进行根本超越,确立与新的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生态经济学研究新方向:生态计量经济学——在整体上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效率问题,要扣除对自然污染破坏的代价或成本,主张“自然资本”消耗最小化;生态制度经济学——从根本上解决“外部不经济问题”,必须超越完全竞争市场的私有化的思路。生态政治经济学——生产力应是一种和谐地利用自然创造财富的能力,自然生产力是生产力的基础;生态伦理学——以生态存在论为基础的“主体-客体-主体”一体共在的规范,其核心是以自然为中介的主体间(当代、代际)外在社会政治关系的和谐平等的一体共生的社会正义法则。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分析之方便和统计口径上的一致 ,本文所指的青藏高原包括青海、西藏全境及四川阿坝与甘孜州、甘肃之甘南州、云南之迪庆州等相互毗连的地区。这与严格地理意义上的概念不尽相同。(一 )人口特征人口是决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困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为人口的数量规模、增长速度、结构特点、素质状况等都直接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效果 ,影响着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1、人口数量。青藏高原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 ,人口规模较小、增长速度快 ,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导致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压力较大。该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 2…  相似文献   

6.
唐代兴 《阴山学刊》2009,22(6):5-12
当代灾疫频频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生物多样性丧失,导致气候的改变;气候不断改变的最终结果,是生态链条的损裂和地质结构的畸变。然而,自近代以来,推动自然生态的这种种畸异裂变的重要原因,却是人类强力。首先,人口无度生产制造出不堪重负的地球压力;其次,无限膨胀的物质幸福论欲望,指向自然而掏空大地,推动地质结构加速裂变,指向社会而无止境地生产和消费,制造出全球污染。人类这一双重行动指向的社会推动力,恰恰是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合谋:前者以刚性市场规则和集权生存模式来引导人类开辟对自然的剥夺主义和征战主义道路;后者以惟科技主义方式激励导向人类合法违背自然,开创出惟经济增长模式。近代以来的人类之所以如此执著地疯狂,是因其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论传统。这一传统的现代展开,即是无限度的科学理性哲学信念,将此哲学信念化为普遍生存方式和共同行动追求的根本力量,是以科技知识和技能为主题的现代实利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口流动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推动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因 :比较收益差别撬动、人口增长惯性促动、市场化进程推动、工业化浪潮启动、城市化进程发动等。建构竞争有序和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加快社会转型的民主化进程 ,促进中国人口的有序化合理流动 ,将会是国民资源配置优化和保障中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增长及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创新路径 ,也是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核心诉求。  相似文献   

8.
对当前老年人口生存状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口的老龄化 ,对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各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养老方式和老年社会问题 ,成为社会学研究中必须给予充分关注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控制人口在过去30多年取得了全球最令人瞩目的成就,计划生育政策帮助中国少生了4亿人口,延迟4年达到13亿人口大关,为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黄金时期,促进了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极大改善。但是,任何一项政策都有其生命周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口发展显现的主要矛盾是改善人口结构而非简单的强制控制人口数量。未来人口政策的走向需要兼顾超低生育率下的人口安全、劳动力供给的人口效应、农村贫困老龄化等三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援引国际、国内经验,把人口增长类型转变引致的不同人口年龄特征阶段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又一重要因素,或"人口红利";论证了中国人口增长类型转变对改革以来高速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出最大化促进就业是维持人口对经济增长正面效应的关键。四川作为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开发好、利用好这笔宝贵的资源,对四川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特大和超大城市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新兴产业孵化中心,这些城市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在全球资源配置和国家竞争格局中的地位。相关研究表明,资源约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均不能成为控制我国此类城市人口规模的理由。这些城市人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中心城区人口过密以及职住分离现象严重,因而应取消对大城市发展的人口规模控制,重点优化人口分布结构,通过疏解中心城功能、向郊区新城匹配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完善公共交通体系等方式促进郊区新城职住平衡。  相似文献   

12.
一、结构性污染与经济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从产业层面来看,我国的环境资源问题突出表现在许多地区普遍存在的、因经济结构单一或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宏观经济结构性污染。此外,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配置,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结构性污染更为突出1。经济的外延式高速发展,尤其工业化初级阶段的经济增长,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加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落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必然带来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正如Krugman所指出的,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是资本和劳动投入…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最高层次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都能持续发展。然而,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存在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其途径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校正经济发展目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开采和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减少和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口流动是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 ,也是经济资源合理配置 ,实现地区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就我国而言 ,作为社会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人口资源只有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 ,才能解决长期以来因人口压力带来的各种其它问题 ,才能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最终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滢 《兰州学刊》2012,(5):171-175
城市人口在城市中从事着各项职业活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同时也享受着城市提供的各项服务,城市人口的发展与管理更是能直接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就需要客观分析我国城市人口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并通过合理有序地服务管理推动城市人口的健康增长,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28-1936年间汉口人口经历了三个重要转变:一是人口总量发展速度经历了一个由快变慢的过程;二是由死亡数大于出生数转变为出生数大于死亡数的过程;三是由迁入数大于迁出数转变为迁出数大于迁入数的过程.在此三个转变中,汉口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一年是1930年,人口流动最为频繁的一年是1932年.纵观这一时期汉口人口数量之变化,其自然增长对城市人口总量增长贡献极小;而这一时期迁入数与迁出数差值之变化趋势,与同一时期人口总量变化趋势一致.也就是说,外来人口的涌入或迁出,是导致这一时期汉口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人口、素质、就业与犯罪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 ,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 ,更是显得尤为突出。人口增长过快甚至过盛 ,必将成为政府财力及其它方面的重负 ,从而导致人口素质的下降 ,继而造成就业压力的增大 ,由此成为引发犯罪的因素之一。正确认识人口、素质、就业及犯罪四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陈云同志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经济理论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十分关注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他认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存在着水量不够,且分布不平衡,资源短缺以及污染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人口多、资源短缺,而环境保护和治理滞后的问题,又有传统经营运作方式导致污染的问题。为此,他提出要做好水利工作、控制人口、改革经营方式、治理污染等一系列解决对策。陈云的生态环境思想对于我们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口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人口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但是 ,人口数量大 ,增长快 ,不仅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也使经济和社会发展背上沉重的包袱。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仅要控制人口数量 ,更要注重提高人口素质 ,实现人口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全球经济增长的跨世纪比较,作者洞察出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之后的经济增长与先前经济增长之根本不同在于工业世界是以人口总量相对于产出总量的增长率呈现稳定下降态势和广大普通民众生活水准的普遍提高为典型特征。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以马尔萨斯(Malthus)的人口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可以成功解释传统农业社会里各国人均收入大致相等且基本上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而以贝克尔(Becker)的人力资本积累理论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则可以成功解释现代工业社会中全球人均收入的持续大幅度成长、跨国人均收入的巨大不平等和人均收入跨国分布的动态变化。最后,作者指出随着仍然处在进行中的工业革命向全球各个角落扩散,世界人均收入整体上将不断提高,而解决全球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准的最佳途径是不断地增加世界产出总量,而非重新分配现有的世界总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