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以来,“财产性收入”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条件下“财产性收入”的属性,对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经济建设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详细研究了经典作家关于“资本收入”的理论,提出了“广义财产性收入”的概念,并正面论述了“社会主义资本”范畴下的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属性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美国当前社会阶级结构分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美国上层和下层的收入差距及中产阶级收入状况的分析 ,认为美国当前的社会结构出现了新的两极分化现象 ,富者越富 ,贫者越贫 ,社会结构重新呈现一种金字塔形的模式。作者认为 ,出现这种新趋势的原因是西方新自由主义势力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陈湘鹏 《人力资本》2008,(12):46-47
争议:财产性收入,馅饼还是陷阱? 2007年10月,“财产性收入”这一概念高调出现。这个出现在十七大报告中的词汇引起了社会的一番热捧。政府官员、经济学家和银行业人士对“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表现出了信心。纷纷表示,随着投资渠道的拓宽,预计居民财产性收入在2007年的增速会更快。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十几年,中国大陆最成功的政策当推“允许一部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可是,当国人在庆贺“共同富裕”政策迅速地瓦解和结束了共同贫困局面的同时,忽然发现“共同富裕”却仍然是纸上的蓝图,相反,由于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有导致贫富分化的自发倾向,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形成“扩大效应”: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用一条简单的线条描述中国经济不平衡特点:  相似文献   

5.
清代中叶以后,封建生产关系的腐朽和上层建筑的黑暗日益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向前发展的桎梏。长期以来,封建地主兼并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巧取豪夺,大肆兼并,使“田之归富者十之五六。旧时有田之人,今俱为佃耕之户”,形成了“富者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严重局面,使当时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按劳分配。毛泽东强调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同时,坚决反对平均主义。邓小平在坚持生产力标准的前提下,提出“先富”、“后富”和“共同富裕”的思想。江泽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新思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7.
林则徐(一七八五——一八五○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他的一生,经历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前期恰值封建制度走向崩溃,清王朝由强盛向衰败急剧转折;后期则跨入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后期的深刻危机,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促进林则徐尊法反儒倾向的形成。他在人民反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斗争的推动下,继承历代法家的爱国主义传统,主张“富国强兵”,抵抗侵略,反对因循守旧,卖国投降,成为鸦片战争时期与龚自珍、魏源齐名的尊法反儒的代表人物。一林则徐出生前后,儒家万口交颂的“乾隆盛世”已经一去不复返,封建统治陷入了“概乎四方,大抵富者变贫者,贫者变饿者,……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日月,奚暇问年岁” (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的境地。林则徐的家族,也经历了“富者变贫者,贫者变饿者”的过程。他的先辈是从福清县迁来省城的中小地主,曾祖以来“累传皆儒业”。但从祖父开始,家境日趋衰败,到父亲林宾日手上,已经“家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 (林宾日:《圖书》)。林则徐少年时,父亲当塾师的收入不足偿还债务,母亲和姐妹必须日夜从事裁剪纸花的手工艺劳动,有的时候还无米下锅,“饔飧恒不继”(林则徐:《先妣事略》)。家世的没落,使林则徐产生“读书显扬”,重振门庭的强烈愿望,“为帖括之学”,热衷于科举考试。但是,由于家庭社会地位低下和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在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波动幅度大、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结构中占比很低、在不同收入群体中财产性收入增长不均衡,以及财产性收入增长如何影响居民消费等.对此,应确立以下几点基本认识: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增长态势;财产性收入将成为我国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居民普遍获得财产性收入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居民财产性收入持续增长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等.确立这些基本认识对于促进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持续增长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朝后期,均田制遭到了破坏。地主阶级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盘剥农民,地主庄园经济迅速发展,以前的均田户大批失掉土地,沦为庄园地主的佃农,形成了“寓者兼田数万亩,贫者无家足之居”的严重贫富不均,很够农民流离失所,衣食无着。同时,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和尽情地吃喝玩乐,朝廷,官僚也日益加紧了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搜刮。他们“唯思竭泽,不虑无鱼”,拼命增加人民赋税,其他杂税徭役,更是有增无已。“州县不敢徭役,而征税皆出贫下”。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社会  相似文献   

10.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金融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乡、不同收入群体两个角度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分析发现,城乡间、不同收入群体间财产性收入差距较大,而金融支持是大面积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途径.目前,制约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金融因素既有资本市场发育、投资保护机制以及金融监管等宏观因素,又有金融机构及人员经营理念、素质及产品创新等微观因素.因此,政府及金融系统应在宏观和微观上采取相应对策,加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学术界和政府都在积极致力于我国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但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以及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呈逐步扩大趋势。基于财富的“马太效应”研究视角,对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成因进行了机制分析。研究表明,富人与穷人获取收入的机会不平等,社会资本占有量存在差异,这些都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着重选取财产性收入增加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财产性收入虽不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主因,但财产性收入迅速增长对贫富差距扩大产生的影响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12.
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的命题体现了重要的伦理价值,包含了丰富的伦理意蕴.马克思主义要求社会主义应该努力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群众一切符合正义原则的财产性收入即为其应该增加的财产性收入;群众一切通过不正义手段而增加的财产性收入不应该增加.财产性收入相对于自由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工具性价值,所以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有助于人们实质自由的实现;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只能在自由的实现中实现.  相似文献   

13.
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产生的收入,它是城乡居民家庭总收入构成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增长呈现财产性改入比重偏低且增速缓慢,来源虽趋多样化但收益风险性偏高的特征。可通过增加居民的劳动收入以提高居民财产积累程度和增强居民的投资理财能力使其财产得以保值增值等途径促进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居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农民来说,财产性收入在其收入中所占比例虽然较小,但其增长迅速、发展潜力大。而土地财产性收入在农民财产性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在贵州这样的欠发达省份,探索增加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收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研究贵州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并和全国以及我国发达省份地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相对比,力图探索提高贵州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势必对我国的居民收入和贫富差距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目前财产性收入并不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但是,财产性收入迅速增长必然会对贫富差距产生影响,政府应当加强政策设计使得随着财产性收入的增加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和最终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收入存在差距.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不能采取"均贫富"方式实现共同富裕,而且富者寡贫者众均贫富的结果也只能是共同贫穷.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只能是使贫者脱贫致富,消灭贫困.邓小平提出,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即应当更突出地关切共同富裕问题.当前解决这一课题我们应该也能够有所作为,最急切的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财产性收入逐渐成为群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条件增加广大群众财产性收入,成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我国目前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两极分化、渠道有限、收入总量不高、发展不均衡及财产性收入覆盖面不广等问题,要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必须加快经济发展、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有关财产权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强全民教育。  相似文献   

18.
王珏  吉玲 《人力资本》2008,(2):14-14
“财产性收入”是十七大关键词,进入2008年,更多的人开始会意识到这个词对于职业和未来规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常言道:“贫者,学技而富,富者,读书而贵”。此话不无道理。常听农民们讲,现在一家“一亩三分”多地,顶多三、四个月种收的干干净净,没啥事干了,就想打牌赌输赢……。人总忙,吃不消;总呆着,也难受;应当有所为才行。学点技术,干点实事,就像四川青神县城厢镇的一等伤残军人张仲安那样,广泛地从书报中获取技术,发明了“孵禽薄水温箱”专利技术,靠科技自己走上了致富路,还带富了成  相似文献   

20.
李沅 《金陵瞭望》2006,(11):22-23
今年一季度,南京居民家庭从股息红利、房屋出租等投资获得的财产性收入为人均76.53元,同比增长113%,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率为4.5%,大大超过长三角16城市平均增长35.6%,占居民家庭收入的比重为2.4%的水平。进入2005年,南京人财产性收入等“外快”收入增长速度领跑长三角,折射南京人投资理财意识开始觉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