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220-224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梦想,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与历史使命。梦想变成现实的先决条件之一是正确的道路选择。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意味着否定改革开放,断送改革开放的成果与社会主义事业,中断和阻碍中华民族奔向中国梦的历史进程;而资本主义制度和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同样不可能给广大的劳动人民带来福祉,是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远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歧途邪路。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国唯一正确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对一个民族发展道路的选择具有重大影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选择。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很难兼容,而马克思列宁主义能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相通,这是近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层次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属性,其本质特征、发展方式、动力寻求、发展宗旨、根本原则、目标设置等都可以在中华文化中找到源头和依凭,是民族文化在民族发展道路上的集中表达,是中华文化对中国发展道路选择发挥重大作用的鲜明体现。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文化高度契合,中华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强大的民族心理支撑。道路自信的本质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最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华民族振兴、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的价值内涵可以概括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实践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中华民族复兴的可行之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解放思想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法宝;改革开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原则;社会和谐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追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任务;加强党的建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保障。这7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间的逻辑迭进关系正是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它们回答了面向未来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行动原则以至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文章合为时而著"。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曾成贵研究员主编的《正道中国》,正是在中国昭告世界"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又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背景下,以专家学者特有的政治敏锐和学术眼光,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并以凸显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主旋律对中国走什么道路所作的回答,实为合时而著的优秀之作。一是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间正道,着力凸显道路自信。该书开宗明义地指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和发展,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都彰明较著地向世人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条"洒满阳光的路"、"科学导航的路"、"唯一正确的路"。  相似文献   

6.
文大稷 《兰州学刊》2011,(4):201-203
中国有过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但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由于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中华民族从此一直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为此,中国各个阶级、各派政治力量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历史最终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且中国在探索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中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证明:只有选择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中国选择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艰辛,独立自主探索的、适合本国国情、勇于创新的发展道路;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现阶段我党对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话语的创造性转化,两者存在着路径与目标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梦的实现创设条件,中国梦起到凝聚共识、深化道路的作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杨扬 《天府新论》2009,(2):6-10
"第三条道路"理论所反映的是资产阶级政党在挫折与困境中认真反思,转而务实、开放地对待各种理论,包括过去自己曾反对过的、被实践证明具有真理性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其打破教条,兼收并蓄的思维方式不仅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具有现实意义,对世界上其他社会制度的国家也应该有所启示.但"第三条道路"在中国缺乏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的自身特点的结合,决定了我国必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更是在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一种理论体系,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同时,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因此,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道路是旗帜,道路是方向。回顾中国的近代历史,展望中国的未来发展,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本文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扎根于中国的历史必然性,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历程,分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之本”,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不断彰显“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任何国家不可能违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遵循规律,中华民族辉煌灿烂。闭关自守,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延缓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遭到规律的严惩。寻求强国之路,由于违背发展规律,一次次失败。寻找和遵循中国革命的规律,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寻找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遵循规律。  相似文献   

11.
程浩 《晋阳学刊》2014,(3):87-9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开创的颇具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和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实现途径。从知识论视角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起源和范围,从理论层面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相承关系、与当代资本主义的依存关系,从实践层面凝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经验与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怎样探索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成了现代中国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抉择,现代中国既有近30年对社会主义道路曲折探索的历程,也有30余年开辟和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历程;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实现现代化,这是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趋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经了从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四个现代化到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振兴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从"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到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3.
两极分化、权钱崇拜是"后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所面临的最重要的现代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驯服资本。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样本,但同时也造成了现代社会不可克服的矛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寻求一条超越"资本的文明"的道路。从精神—文化建制的视角来看,当代中国需要建立一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客观精神;从政治—法律建制的视角来看,当代中国应当建构一种控制和驾驭资本逻辑的政治与法治体制。只有从这两条路径同时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全新创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和源泉;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凝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和精髓;党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坚实步伐,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和目标;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和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宝贵品格和不懈追求。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8,(2):12-17
纵观历史,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速度与其法治体系成熟度密切关联,完备的法治体系有利于推动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法治建设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断健全和完善法治体系,对新时代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都具有基础性保障作用。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建构与发展,应立足于"三位一体"地综合考察,即回答"道路的形成来源于什么"、"道路构成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及"践行道路的路径选择是什么"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与世界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这一指导思想,凝聚了13亿中国人的共同力量,点燃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热情。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列强压迫的产物,中华民族对中国梦的追寻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寻梦过程,并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条光明大道。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其梦想关系着世界的命运。在美国梦、欧洲梦破灭后,中国梦承载着人民的真正梦想,走文明和平发展之路,它创造的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崭新形态。实现中国梦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体现,它必然影响着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坚定道路自信,让梦想照进现实。共圆"中国梦",就要坚定道路探索,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共圆"中国梦",就要坚定道路接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圆"中国梦",就要坚定道路自信,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经验性道路,也是一条规律性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破解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巩固、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要实现中国的繁荣富强,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反对走"回头路"和民主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立足基本国情所开创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以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的发展道路.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是一条借鉴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面对全球化浪潮而开辟的一条和平发展之道路.  相似文献   

20.
王建 《学术论坛》2012,35(8):5-8,16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明确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难题。伴随着历史性难题的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随之形成与发展。数往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这就使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演进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性成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经验进行细致的梳理,从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发展提供理论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