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是在不改变财产归属和利用关系的状态下,对财产价值的进一步发挥,是乡村振兴中赋予农民财产权益绕不开的话题。相对于法条上的严苛禁令,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实践则生动活泼,农民采用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行动早已悄然成风。基于裁判文书的分析清晰表明,宅基地使用权担保是农民普遍存在的产权诉求,宅基地财产担保功能的发挥存在多重困境。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法律认知不足、农地的社会保障属性、产权确认不充分、宅基地流转障碍共同影响了宅基地使用权担保功能的实现。宅基地使用权能否抵押?社会各部门之间虽有行动偏差,但也存在趋同性空间。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是农民的产权融资行为,未来应以有限抵押为原则设计相关制度。具体而言,就是立足于顶层设计落实农民的居住保障,着眼于居住升级完善金融供给,完善抵押配套制度以促成抵押担保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障碍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最重大的创新之一,在许多国家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国内提出要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存在种种障碍,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案。本文讨论了我国开展证券化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详细的、具有操作意义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用益物权性质的权利,但它又具有中国特色,集中表现为福利性质即农民取得宅基地的无偿性、身份性以及流转的受限性。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福利性质限制了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属性。目前应从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和"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要求出发,恢复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属性,使宅基地使用权能够自由流转。  相似文献   

4.
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受非农化过程中利益的驱动,流转已成为普遍现象。本文分析了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形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就建立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 文 分 析 了 住 房 市 场 上 的 矛 盾 现 象 :供 过 于 求 ,同 时 房 价 居 高 不 下 。 原 因 在 于 住 房 开 发 商 有 其 特 殊 的融 资 渠 道 和 我 国 福 利 性 住 房 分 配 体 制 。 发 展 住 房 抵 押 贷 款 证 券 化 ,有 助 于 建 立 发 达 的 住 房 融 资 体 制 ,同 时 又 可以 促 进 金 融 体 制 的 改 革 和 深 化 。  相似文献   

6.
7.
国有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所具有的优点使其必将成为我国住房金融发展的新趋势。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涵义及实施的必要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房地产证券化的一种 ,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债权转让给一家特别的专业机构 ( special purposevehicle,简称 SPV) ,该机构 ( SPV)以其收购的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行为。发行的证券主要为住房抵押贷款债券 ,也包括由抵押贷款支持、担保的其他各种证券。与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相对应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也称为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随着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化 ,金融对住房产业的支持作用日益巨大 ,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  相似文献   

9.
住房抵押贷款的提前还款额在逐渐增加,提前还款行为之所以广受关注,是因为它直接影响住房抵押贷款现金流的变化,从而改变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价值。因此,构建我国借款人提前还款分析模型,为以后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定价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目前中国商品房“相对过剩”的现象,分析其原因,论述了在中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并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为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出了操作构想。  相似文献   

11.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迅速扩张,得益于房地产贷款是建立在房地产抵押担保的基础之上,房地产抵押为住房抵押贷款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其次房地产信贷的利润和质量相对于其他贷款要高。然而,随着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不断增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利用银行违约率微观数据并采用Logit模型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个体学历变量、年收入变量、购买房屋总价等因素对贷款人违约率具有很大的影响。相应的政策建议:尽快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管理评估体系;大力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水平;稳步推进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改革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阐述了资产证券化及其重要形式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内涵、特点以及证券化融资与其它证券融资方式的区别。 2 0世纪 70年代初世界上最早的资产证券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美国实施 ,文章分析了美国政府在这个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的开辟创造条件、参与设立 ,运用政府权威优势规范市场 ,政府建立规则 ,运用协调性优势润滑市场 ,政府还采用信用和非完全信用支持推动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健康发展。认为我国政府的借鉴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完善法律体系 ,推进信用制度发展和升级 ,筹建专门的住房抵押贷款二级机构。  相似文献   

13.
林甸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依托该县住建局农民住房抵押登记平台,创新推出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登记+第三方住房保证+财产保险"贷款模式,将宅基地上的农民住房作为抵押物发放贷款,有效缓解了农户贷款难问题。该模式贷款时限短(一般3~7天便可办结),贷款额度不设定上限,得到农民的广泛接受和认可,地方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也给予大力支持,2013年以来,银行给予其3.9亿元支农再贷款资金支持,该模式被省银行业协会评为"十佳特色金融产品奖"。  相似文献   

14.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一种金融创新。而在天津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不仅有必要性,如有利于支持住房消费发展,有利于分散商业银行贷款风险,能够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等;也具备了可行性,如不乏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有政府的支持等。在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时,还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和协调相关方面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量的住房抵押贷款,通过一定的结构性安排,对该项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要素进行剥离和重组,进而转化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交易和流通的证券融资过程。它是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市场上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创新之一。纵观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我国已具备推行资产证券化  相似文献   

16.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成立,推行“地票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在“地票制度”的基础之上,提出城乡建设用地指标抵押流转的设想,以此释放农村富余的宅基地资源,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更重要的是,为实现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提供合适的融资路径,促进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沉重的经济压力。与此同时,住房改革的深入已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拥有了自己的房产,住房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私人财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了这一物质基础,就有可能将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与居民已经取得的住房产权很好地结合起来,解除老年人养老的忧虑,“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正是由此而生的一个有价值的创新性设想。本文就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我国的推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与防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房地产业已被官方明确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随着房贷规模的日益膨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也应运而生,并逐步成为21世纪全球金融结构调整和金融工具创新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我国尽早实施和规范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加快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建设已势在必行。然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一柄“双刃剑”,本身也带来诸多风险,且这些风险贯穿于资产证券化的融资、债权处理、债权发行与交易、经营及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2007年美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爆发了次贷危机并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我国金融机构在受到波及和影响的同时,也应该借鉴美国金融模式的创新和先进之处。通过对其中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因素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列举了推行过程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