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唐五代假子制度的历史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史上的假子即养子,也叫义儿、义男、养男、螟蛉等。收养子的现象,为世俗所恒有,历代文献不乏记载。究其原因,无非有三端:其一,中国人对于子嗣看得很重,那些缺乏子嗣的人,考虑到终老赡养、家族延续,祖先血食以及财产继承等问题,不得不收养异姓男儿为子。其二,年幼无依者也往往为人所养;我国古代还将妻前夫之子称为假子。其三,养父子双方出于某种感情的需要,这种感情当然也掩盖着为达到某种政治或经济上的目的。历史上一些官僚贵族、军人、地主和商人等就有通过拟制父  相似文献   

2.
蒙古家庭,是社会的最基层单位,以父母及他们的子女组成。但有些家庭妻子死后娶了后妻;有些家庭无子女,因此收养了养子和养女;无儿子的家庭,有些招赘了女婿;有些家庭丈夫死后,妻子成了寡妇;蒙古的贵族、诺颜和富有者,因为他们地位特殊、掌有特权,正妻之外还有后...  相似文献   

3.
《孔丛子》是关于孔家后人思想的一部著作,虽然对该书的真伪,人们多有争议,但书中有关孟子的记载,却对我们研究孟子思想提供了帮助.书中涉及孟子的思想观点主要有仁义观、义利观和圣人之道,而这也正是孟子思想的根本所在,如果能够系统明晰了孟子的这些观点,那就可谓基本上把握住了孟子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历代《孟子》研究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孟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他与孔子的学说被后世称之为“孔孟之道”,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我国古代不少学者曾在《孟子》研究上花了很大的气力,或为之注疏,或就之考辨,或因之发挥。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姑且不论散见于学者文集中的单篇文章,仅研究《孟子》的专书专著就近三百种。时代漫漫,典籍浩浩,笔者限于学力和研究条件,不可能对历代孟子研究作出全面、详尽的分析,本文只想就各个时期《孟子》研究的主要特点,择其要籍作一个概略的评述。  相似文献   

5.
家庭或称个体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以及血缘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一个最小的社会共同体。每个家庭上或有老,下或有小,又或有其他亲属为其成员,但家庭的主体则是以一对合法夫妇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否则,从普遍意义上说就不成其为家庭,《周礼·地官·小司徒》郑玄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这是古人对家庭所下的一个恰当的定义。 家庭是文明社会的细胞,但它萌生于原始社会后期,因此家庭的形成与文明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家庭的起源甚早,但“家庭’一词则出现得较晚,《后汉书·郑均传》:“常称病家廷,不应州郡辟召。”廷与庭同字,这可能是所见“家庭”一词的最早的文献记载。在此之前则单称作家,《墨子·号令》篇:“某县某里某子,家食口二人,积粟六百石。某里某子,家食口十人,积粟百石。”《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里所说的家就是指的  相似文献   

6.
任丑 《中州学刊》2023,(6):114-119
孟子的人性实践论是伦理主体、伦理实体和伦理生态共同构成的伦理秩序。在孟子那里,伦理主体保持先天善心,如果伦理主体失去善心,则求其放心,以返回善之本性;伦理实体的使命是实行仁政以争取民心;伦理生态秉持人、仁政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互惠原则,如果二者发生冲突,则秉持人、仁政优先于自然的原则。孟子人性实践论既有其生命力,亦有其缺陷,因此孟子人性实践论尚需注入当代文明的新要素。  相似文献   

7.
张维华自传     
《文史哲》1994,(6)
张维华自传我的祖籍是山东省寿光县。1902年12月17日,我出生于当地一个贫寒的小农家庭。曾祖父原本姓董,为其姨母张家抱养,所以就姓了张。在宗法社会里,抱养的孩子被称作养子或义子,社会地位很低,如同秦汉时的“赘婿”。后来总算分给了些田宅,但又少又坏。...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学术界对孟子哲学思想的基本倾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众说纷纭。有主张孟子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有主张孟子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还有主张孟子是唯物主义的。这些观点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但笔者认为,孟子的哲学思想是复杂的,用一个框子把它套起来恐怕不一定合适。如果能从多维角度根据《孟子》一书深入地透视一下,我们看到的孟子,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本文试图对孟子哲学思想进行多维透视,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9.
金银润 《船山学刊》2009,(2):100-103
孟子的“浩然之气”是历来争论颇多的论题。而争论的重点之一就是此气到底是物质性的还是精神性的。历来有很多学者分别认为其是物质性的或精神性的。但孟子的“浩然之气”似乎不能仅从物质或精神的某一方面来认识孟子的“浩然之气”,如果从物质与精神共生的角度来理解,可能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刘震 《家庭科技》2021,(10):49-50
家庭体育的含义 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庭生活中所进行的体育活动.家庭体育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家庭中父母或具有体育教育能力的人对家中的儿童、青少年进行体育教育;二是家庭中的成员在其生活的家庭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三是家庭成员在其工作或学习场所进行的体育活动与家庭体育相配合.  相似文献   

11.
孟子对教育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孟子是中国古代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其从事教学几十年,有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理论有着重要的贡献。孟子的教育思想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是我们研究孟子教育思想最可靠的文献材料。本文拟就孟子的教育思想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2.
孔孟人生哲学传承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来治中国思想史者,都把孔、孟并称,谈孔常涉及孟,谈孟也不能不上溯到孔,由此可见孔、孟关系之一斑。就历史发展顺序而言,孔子之后儒家的第一个代表人物就是孟子;从儒家思想本身的逻辑进程来看,孟子直接继承了孔子的仁学,自己也公开承认私淑孔子。无可否认,这些都是历史的既成事实。但如果透过历史表象,再进一步深入探讨孔、孟在人生哲学方面的传承和发展关系,恐怕仍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工作。笔者认为,孟子的人生哲学虽然直接继承了孔子,但他是以孔子思想的终点为起点,而后向孔子人生哲学的起点回归的。这是孟子思想的基石——性善论提出的逻辑前提,也是形成孟子心性哲学内向归缩型特征的理论依据。关于孔、孟在人生哲学方面的传承以及孟子对孔子的发展关系,试作如下勾勒。  相似文献   

13.
家族是一种源于家庭又大于家庭的松散组织体。它对调整个体之间、小群体之间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如果服叙制度所涵盖的范围是家庭的话,家族则要大于家庭的范畴。家族成员之间并没有相应的法律关系,对于家族成员之间的行为的调整即反映出统治者对于家族的认知与接纳程度。  相似文献   

14.
闽西与闽台客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西与台湾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因为从表象上看,台湾民众以闽南人为主,而台湾客家又以粤籍为多,所以,在人们通常印象中,闽西与台湾的关系似乎并不显得突出。但是,如果以寻根问祖并结合闽台客家关系来审视,闽西与台湾的关系却远远超出世人的成见。一、闽西与台湾姓氏的宗亲渊源关系台湾有不少姓氏或其成员与闽西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在这些姓氏或其组成人员中,尽管只有部分由闽西直接迁台,但其他的祖先都曾徙居过闽西,其中特别是绝大部分原籍为粤东和部分原籍在闽南的人氏,他们的祖先都曾是闽西的主人,甚至有的至今还与今日…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传统礼仪制度中,丧祭礼仪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死者举行丧条礼仪,既是儒家伦理文化”终始俱善”的要求,也是后人孝敬和尊重祖先的表现.家庭和家族成员以不同的身份在丧祭礼仪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由此促进了仪式参与者对家庭和家族共同体伦理关系以及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理解与认同.丧条礼仪是道德濡化的重要方式,有利于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丧祭礼仪既是展示孝道的过程,也是孝道濡化的过程,丧祭礼仪内蕴的对祖先的报恩伦理和孝道伦理,能够给礼仪参与者以道德情感上的激励.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农村广泛地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改革增强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职能,随之也给家庭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农村妇女做为家庭的主要成员,在承担家庭的生产和社会的生产中成为主力军。妇女做为农业劳动力的素质问题就突出起来,这一问题关系到工农业和城乡间的发展差距问题。 改革以前,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生产队。家庭主要是成员的生活消费单位。改革以后,实行了家庭为单位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农村的家庭就在职能上和家庭关系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7.
<正> 由山东省孔子学会,邹县孟子学术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二次孟子学术讨论会于10月21日至25日在孟子的故乡邹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余名代表,提供论文45篇,并就孟子的评价标准、孟子的义利观、孟子哲学的性质和孟子的精神世界等问题,联系实际地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一、关于评价标准问题正确的评价标准,是正确评价人物的前提.评价孟子的标准是什么?与会代表进行了讨论.有人  相似文献   

18.
孟子使民"心服"思想的内涵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安宁与幸福,庶民或家族自愿放弃自然社会的部分主权,归附国君并成为其邦国成员.孟子的使民"心服"思想具有社会契约属性,其折射出这样一种文化信息:庶民已经在历史上崛起为一种独立的力量,从边缘走进历史舞台的中心,统治者则只有承认他们的价值,尊重他们的权利,才能真正赢得民心,从而获得统治权或巩固政权;武力征服与暴力统治只能孕育反抗与战争.使民"心服"思想是先秦儒家"人本"政治哲学与和谐生存智慧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正> 笔者曾指出:孟子思想是由个体论,社会论、天人论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的系统整体(参见拙著《孟学新探》,济南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18—19页)。在孟子的“家—国—天下”社会系统中,国与天下是建立在家庭之上的两个重要层次,亦是孟子追求的政治清明、天下统一的美好理想社会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国是家的扩大和延伸,天下又是国的扩大和延伸。本文拟对孟子的国与天下观念、国与天下的根本要素及其结构和功能作一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20.
《诗经·尔雅》有言:“善事父母曰孝。”孟子也说:“事轨为大?是亲为大。”(《孟子·离娄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章句》)尊亲敬老,就是要尊敬、关心、爱护老人,赡养侍奉老人。尊亲敬老是家庭伦理观的重要内容,在社会生活中大力倡导尊亲敬老的美德,对于家庭美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尊亲敬老为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在古代思想家的著述中多有论述、记载,而作为一种规范、礼法要求,亦多有规定。早在春秋之前,就有礼法规定:肉食一般用于祭祀,即使王公贵族平时宰杀牛羊牲口都要受到限制,一般黎民百姓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