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学生学习英语发音时常常不自觉地将山东方音的发音规律和语音特征套用在英语发音上,从而导致种种发音偏误.而且来自同一方言区的学生在他们的英语发音中常犯一些共同的带普遍性的错误.对山东方音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的影响进行研究,列举突出的、典型的错误发音,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探讨其纠正方法,有助于学生克服自身的不良发音习惯,提高其发音品质.  相似文献   

2.
英语帝国主义就是英语的统治地位.认为字母词在汉语中的大量涌现是英语帝国主义的表现.指出了字母词在汉语中的出现主要是由非语言因素引起的,提出要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教育国民爱护民族语言,尊重他人的语言交流权等几条建议,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字母词的滥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教材中有若干英语错误句子颇为典型。对这些英语错句,从实际出发予以理论分析,探索其产生原因和改正办法,从而促进英语教材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英语复合宾语与汉语兼语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的复合宾语和汉语的兼语式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的套用。不同之处在于汉语兼语式句子有一个和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划线区别的问题,英语则没有这个问题;而且准谓语的形式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英语SVOC句式与汉语兼语式都表述了“使(让)其他的人或事物处于某种状态或表现某种行为”这样的概念。这种概念的表达是建立在“人类中心说”这一共同认知基础之上的。两种句式结构方面的相似性也为对比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学英语的时候会受到汉语的干扰 ,干扰的程度有多大 ,不易确定。有人估计 ,外语学习者的错误 ,有三分之一来自本国语的干扰。可是我们也要看到语言之间的共性 ,例如汉语和英语的句子的语序一般都是“主语———谓语———宾语” ,这对中国人学英语提供了不少便利。汉语干扰英语 ,造成错误的原因不外乎三个 :1 .受了汉语的影响 ,生硬地按照汉语思维的习惯来遣词造句 ,因而形成所谓汉语式英语 ;2 .凭主观想象 ,任意套用或类推 ;3.教学工作做得不够细致 ,基础打得不够坚实。一、词法错误因汉语干扰而产生的词法错误分为七小类 :名词错误、…  相似文献   

7.
近几十年来,汉语对英语的影响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汉语借用词和汉语表达出现在英语里。通过历时研究,揭示这一发展趋势。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文化软实力的西进,汉语自身简练的表达优势,以及媒体的力量和翻译腔的客观影响,形成了一股合力,推动了汉语表达方式越来越多地影响英语的发展,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这种趋势还将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8.
论汉语思维模式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语言的思维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结合英语教学实践,探讨汉语思维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使学生能注意到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克服母语的干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汉语高频连动式双音词的研究发现,连动式双音词内两个动词性语素具有不同的论元结构特征。根据论元的数量,连动关系可分为以下类型:包含一个论元的、包含两个论元的、包含三个论元的。其中,包含两个论元的连动关系可细分为3个小类,包含三个论元的连动关系细分为7个小类,而且词语的数量分布与子类型数量分布之间不具有对称性。  相似文献   

11.
英语SVOC句式与汉语兼语式动词类别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SVOC句式与汉语兼语式存在许多共性。对比这两种句式,人们会发现动词是构成这两种句式的核心。英语SVOC句式动词类别与汉语兼语式动词类别尽管不能一一对应,但都是在使役化构词和语法隐喻两种主要的语法化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言的思维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结合英语教学实践,探讨汉语思维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使学生能注意到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克服母语的干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英语学习词典、汉语学生词典都是学习型词典.从词典项目设置、释义模式、配例、编纂手段等方面将汉语学生词典同英语学习词典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英语学习词典有很多优点或亮点值得我们国内的词典编纂者学习借鉴.受到英语学习词典的启示,汉语学生词典的编纂需要大胆摆脱传统束缚,注重实用,突出词典的学习功能,注重可读性、趣味性,充分利用语...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体现了人类的认知过程。文章应用"图形——背景"理论以及隐喻化的"舞台"理论,分析了英、汉语表达物体空间关系的存在的句典型句型以切入英、汉民族的认知特点及异同。  相似文献   

15.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处于语言结构的最外层,是语言的物质基础。通过对汉语普通话与英语在音位、音节、和节奏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找出汉语和英语在语音的特征与规律方面存在的异同,得出两者在语音方面差异性大于相似性。只有了解一定的汉英语音理论知识,我们才能理解掌握汉语普通话和英语在语音方面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6.
李晓瑛 《中南论坛》2010,5(1):36-37,47
本文列举了学生英语作文中常出现的典型错误,分析了由于汉语干扰因素的影响而使学生不能正确表达词义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错误,提出了避免错误的对策,以便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及写作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列举了学生英语作文中常出现的典型锚误,分析了由于汉语干扰因素的影响而使学生不能正确表达词义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错误,提出了避免错误的对策,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及写作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名词占了借词的大部分,是最易被借用的汉语词汇;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由于它们通常蕴涵了丰富的中国文化,也容易被借用。汉语借词丰富了英语词汇,也传播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9.
越南留学生学汉语病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南留学生学汉语病句分析梁谷子本人近年来兼任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在对越南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他们的习作、书信以及平时言语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他们常出现一些带有必然性的错误,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对汉语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受母语干扰,把母语...  相似文献   

20.
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看,连动式和语言类型特征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它主要存在于形态稀少、句法标记不丰富、分析型强的语言中,具有一系列的普遍特征。从类型学的角度分析,明清时期汉语连动式既有跨语言的共性特征,也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在共性特征方面,明清时期汉语连动式中的动词没有各自单独的事件位置修饰语;动词在语调上位于同一语调曲拱中;如果连动式表达因果关系或事件先后顺序,动词呈现出时态象似性;动词共享至少一个论元;当连动式的动词共享非施事角色时,施事角色也被共享。在个性特征方面,“单一小句的否定判定标准”不适用于明清时期汉语连动式;动词不一定有相同的时态取值;动词可以有各自单独的时间修饰语;人称、时态、语气、否定标记既可以出现在边缘位置,也可以出现在核心位置。从语言类型学视角出发研究明清时期汉语连动式,不仅避免了研究受印欧语眼光的影响,也开阔了研究视野,使其融入到世界语言研究之中,有助于全面地描写和解释明清时期汉语连动式的语法面貌,更好地把握其共性和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