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共共产党公文处理条例》将"意见"列为党的机关主要公文文种。2000年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确定"意见"为国家行政机关第十一种法定公文文种,"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2012年颁布的《国家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意见被列为第七种法定公文文种,其阐释无变化。  相似文献   

2.
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共共产党公文处理条例》将"意见"列为党的机关主要公文文种。2000年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确定"意见"为国家行政机关第十一种法定公文文种,"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2012年颁布的《国家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意见被列为第七种法定公文文种,其阐释无变化。一、意见的文种功能《辞海》中"意见"一词的基本含义是"对事物的看法、想法",《现代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通知,发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正式宣布党政公文实现统一,标志着党政公文向统一方向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和成果。细观《条例》,党政公文从形式到内容,实现了全线统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种的统一。原来党政公文分别有13和14个公文种类,其中分别有4个特有文种(党的公文:决议、指示、规定、条例;行政公文:命今、通告、议案、意见)、1种基本相同文种(党的公文:公报;行政公文:公告)、9个完全相同文种(其他)  相似文献   

4.
刘璐 《办公室业务》2013,(20):13-14
任免指依法享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法律规定,任命某人担任某项职务或免去某人所担任某项职务的行为。在我国党政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中采用法定公文的形式进行职务任免,在现实公文写作中存在多个任免文种,即令、决定、通知,其任免功能各不相同。为了更加规范、准确地使用任免文种,笔者认为要客观对待任免文种变化的事实、准确判断任免文种存在的合理性,并熟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推进我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4月颁布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但是,日常生活中文种乱用现象还是时有发生,特别是公告和通告的乱用较为普遍。报纸上,电视里,甚至我们居住的小区中都会经常出现停水、停电公告等。这些文种乱用现象的存在必然会损害公告和通告的规范性和严肃性,给应用文写作和使用造成混乱,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进我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4月颁布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但是,日常生活中文种乱用现象还是时有发生。特别是公告和通告的乱用较为普遍。报纸上,电视里,甚至我们居住的小区中都会经常出现停水、停电公告等。这些文种乱用现象的存在必然会损害公告和通告的规范性和严肃性,给应用文写作和使用造成混乱.因此我们必须要引起重视,纠正这些应用文文种乱用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下简称《条例》)将原分属两个规定的相关文种做了合并简化,实现了原本分别适用于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文种的互用,但同时也给功能相近文种的辨异带来一定困难,譬如告知类公文"公告"和"公报"就是  相似文献   

8.
正法定公文是指我国现行公文处理法规所确定的公文种类(文种)。依法而作的"法",是指我国现行公文处理法规和公文写作相关国家标准。我国现行的公文处理法规有七部,即《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4月16日发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人大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000  相似文献   

9.
<正>奖励表彰文书是各级党政机关的常用公文。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各级党政机关使用的公文文种及其适用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可用于奖励表彰的党政公文有三个文种:一是"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二是"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实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三是"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相似文献   

10.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下简称《条例》)规定了15种公文,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和纪要。如何使用这15种公文,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适用范围进行仔细辨析,确保正确选用。辨析之一: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是否适用所有文种《条例》规定的15种公文是否全部适用于党  相似文献   

11.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涤例》)使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统一。在学习贯彻新《条例》之际,认真研究新《条例》关于文种适用范围的规定,对规范文种使用和促进学术研讨大有裨益。为阐述方便,本文特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简称《办法》,在前面加年份以区别不同时期的《办法》)和1996年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统称作原党政公文处理法规。  相似文献   

12.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简称旧办法)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简称旧条例)在期盼中,合并为《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简称新条例),已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条例与旧办法、旧条例,在文种的种类、使用上都有着不同的表述。本文试对文种类别进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颁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规定了15种党政机关的法定文种。虽然其中并无"回复"这一文种,在实际工作中,"回复"却屡见不鲜。那么,这一文种的使用是否正确呢?请看"回复"的一般使用情况和使用方法。一、"回复"的一般使用情况(一)最常用的回复一是用于领导人或某项工作的负责人网上回答网民的问题,二是用于政府答复人大代表或者  相似文献   

14.
<正>201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这是新时期全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标准和依据,其第三条规定:"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规范化不仅是公文处理的显著特点,也是贯穿其始终的总原则和总要求。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  相似文献   

15.
正报告是十五类党政机关公文文种中的一种,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但仅熟悉报告文种的适用范围尚不足以写好报告,只有了解并熟悉报告的适用范围及写法且在工作中正确加以运用,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实际  相似文献   

16.
公文格式专指法定公文文种外形结构的组织与安排,是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组织的约束力在形式上的表现,是区别公文与一般文章的重要标志。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范化,是机关公文的最基本要求,是保证公文质量和提高公文办理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显示其权威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不同文种的公文由不同的要素组成,公文采用特定的格式,  相似文献   

17.
《办公室业务》2012,(13):49
<正>《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已于2012年4月16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新(《条例》将党政两大系统的公文处理法规合二为一,是我国当代公文法规建设进程中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对于进一步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统一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规范公文运转程序,提高公文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配合新《条例》的宣传、贯彻与实施,进一步提高广大秘书工作者的公文处理水平,促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定  相似文献   

18.
《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军队机关公文有十二个文种,每一个文种都承载着军队机关工作的特定事务,在日常工作中公文写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军队机关的工作效率.公文的写作从标题开始,明确、标准的公文标题是写好军队机关公文的第一步,因而标题的规范化问题是公文写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条例》第二章第十条第五款规定:"标题应当准确概括公文内容,根据需要标明发文机关名称和公文种类."2006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军队机关公文格式》中要求"标题用二号小标宋体字标识,位于红色反线下空一行,分一行或者多行居中排列;回行时,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上述标准是现行军队机关公文处理的法规性文件对于标题拟制提出的基本要求.考察现行军队机关公文写作实践案例,目前军队公文标题还存在着一些失范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在繁简不合理的情况.一般在基层部队的公文标题中我们常见一些正文短而标题长的公文,特别是一些刚从事公文写作的同志处理公文标题容易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过于重视在标题中完整表现正文意思,而忽略了公文标题要高度概括的基本要求,出现了标题繁长、头重脚轻的现象.与之相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正文长而标题过简.这在通知、通报、请示这三类文种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它们通常正文较长,但标题则仅以"文种"出现.这样既不便于阅读,也导致公文写作明显失范,影响到公文的使用效力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19.
表述准确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字精练的前提条件。这体现在定义准确、分类准确、含义准确和用词准确几方面。《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是1996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原《条例》)和2000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两个规章合二为一、修改整合的产物,共八章四十二条,全篇5000多字,既体现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一体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20.
标题是党政公文所有组成项目中最精华的要素,是它的"眉眼"和"窗口"。标题最能体现行文主旨和行文关系,最能体现公文内容和文种使用,最能体现语法、修辞和逻辑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技巧。因此,要撰写好党政公文,必须撰写好标题。这是文秘人员写作的基本功,也是办公室人员业务素质的表现。一、标题的组成要素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