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商隐诗歌在表现心灵世界上独树一帜.迄今为止,研究者在分析李商隐的这种诗歌风貌时都倾向于从唐代社会状况、李商隐的个人经历和性格气质以及唐诗发展史几方面阐释.文章通过李商隐诗歌的修辞手法分析,认为这不仅是诗人内心感觉的外化,而且是他自觉修辞的结果.两者密不可分.这种自觉修辞艺术极大地开拓了心灵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诗人在诗歌中的情感进程和抒情方式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客观上也促进了诗词文体的嬗变.  相似文献   

2.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其诗作《希腊古瓮颂》中用心灵的眼睛透视希腊古瓮这一艺术珍品,发掘其艺术的真和美的光辉。诗中展现出的独特的音乐美、幻觉美、忧郁美及哲理美表达了诗人的审美追求和深刻的艺术美学观。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是顾城自选代表作中的一篇,但有些地方存在着粗糙化庸俗化的理解.在诗中,顾城建造了一个至美的世界,却表露出自己心灵的脆弱.美是诗人的全部,因而竭尽守护,但由于脆弱,诗人流露出恐慌和惧怕的情绪.二者的交织隐伏是全诗的情感基调.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研究了戏剧行动对舞台形象、性格、雕塑和情感美质的创造规律,探讨了戏剧动作对观众审美心理的契合和选择,以及行动的典型性、独特性对戏剧风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根据戏剧行动的这一艺术功能,本文提出了,舞台行动要表现性格的多极和人性的多极的观点,并指出捕捉戏美、创造戏美、观赏戏美、品评戏美是舞台行动的本体内涵  相似文献   

5.
略论屈原赋的崇高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屈原赋的崇高美,是屈原伟大心灵的宏亮回声,是诗人“与日月争光”的峥嵘性格和卓越精神的自然表露。屈原不是有意为文的文士,然而,正是在这种无意之中,他把整个生命都铸入了自己的作品。屈原赋不仅深刻地反映了怀襄之际的历史现实,也真挚地再现了诗人的人格,他的个性和气质。  相似文献   

6.
作为心灵对象化的诗歌,必然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坦露和复杂情绪的聚合。年轻的土家族诗人冉冉和冉仲景在自己的诗作中创造了他们深情而忧郁的主观世界,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传达了对自然、社会、时代和生活敏锐的感受。本文从两位诗人在诗作中的情感传达这一角度,来说明他们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理解,剖析他们所构建的诗歌艺术世界,阐释他们的诗学观。  相似文献   

7.
历尽了人生的坎坷,看破了世态炎凉,苏轼用诗人的心灵感悟陶渊明的平淡放达,也用诗人的语言准确地诠释了陶渊明的思想情感,故尔虽隔六百余载,两位诗人的心灵却是一脉相通。文章试从人生经历、个性感悟和语言特点分析陶苏之间的袭承关系。  相似文献   

8.
柯岩以她诗人的气质,也把她的诗美带进了报告文学。她的作品,让生活以本来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由人们自己去品尝生命之泉的甘美,领略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用坦诚的心灵,于情感上撼动着一代人的心。  相似文献   

9.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创作了许多吟咏大自然美景和人的心灵的优美诗篇。《咏水仙》就是其中较负盛名的一首。诗人借景抒情,以花传意、动静结合的笔法,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段,倾情描绘了水仙之美。诗中蕴含意境美、修辞美、音韵美等美学特色。  相似文献   

10.
鲁原先生的新著《人生元本一首诗》(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出版)是一本别具一格的唐诗鉴赏和评论著作,如先生在前言中所言,"这是一本关于诗的书,又是一本关于人的书,确切地说,是关于诗人的书."我认为这里的诗人有两重含义:一是本书以评传的写法,对初唐至唐末50余位诗人的性格、心灵、命运遭际加以呈现,在对这些诗人的选择、发掘中,显示出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鲁原先生独到的透视角度和理论修养,一言以蔽之,这本书是以新的研究视角对于个人化的唐代诗人的再发现;二是鲁原先生作为当代一位极富情感、以捕捉诗歌精灵为己任的诗人学者,在呈现唐代诗人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个个人化的作者.本书之所以能完成双重含义的指向,源于作者以人为本位的诗学表述方式,源于他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本体追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