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个人心理学是关于个人及其超越的心理学,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超个人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心理学和哲学基础,是人本心理学运动发展的结果。从历史背景、研究对象、自我实现理论等多方面,阐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超个人心理学发展的理论基石,并对超个人心理学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倡导心理学要在研究和培养人的各种美德、积极人格、积极情绪等方面取得进展和突破。本文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并着重阐述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是新时代的产物,是现代化社会兴起的一股心理学思潮。它着重研究个人的优质品行以及潜在能力,呼吁人们用更为开放、尊重赏析的眼光去发掘个人的正能量。积极心理学作为现代时兴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为各高等学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内涵本质、基本思想原理、发展潜力以及实际应用具有实践意义,积极心理学在高等思想教育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性思想培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实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以及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竞争力较弱的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本研究将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揭示当下地方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焦虑现状及主要原因,并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内涵出发,将人本主义心理咨询观应用到就业指导全过程,找出缓解毕业生群体性就业焦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中的暗示效应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它总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心情。积极的暗示效应能给我们传达正面的力量,使我们心情愉悦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消极的暗示效应则会给我们带来负面情绪,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从对心理学的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两方面入手来探析暗示效应对我们的影响,从而提出要多接触积极的心理暗示,抵制消极的心理暗示。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类积极情感、人格和社会制度的理论,其核心是对人类积极品质的挖掘与培养。本文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并将之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为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朝阳产业,应用心理学时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的时如何把心理学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让人们感到幸福。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将理论建设与学科应用加以联系,不是单纯的发展理论也不是单纯的应用,在当今社会,心理学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同时也在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积极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的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它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对学生的爱护,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及个性培养。  相似文献   

9.
心理咨询技术是综合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多项咨询流派技术精华的谈话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者由于其工作的服务性和心理咨询工作者具有相似的一面。应用心理咨询个体咨询技术能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谈话技术,妥善了解员工的内心想法,积极有效的纠正员工的错误认知,消除员工的不公平感,积极引导员工的独立思考,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新型的研究领域,这个研究领域起源于美国,并逐渐地传播到了整个世界,而且还被教育界列为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领域之一。中职教育需要把积极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希望推动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如何在积极心理学思想的引导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提出在积极心理学启发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应挖掘高职生的积极特质、建立积极认知,培养学生积极情绪体验能力、改变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关注正面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构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2.
崔璨  刘慧英 《人才瞭望》2016,(22):178-179
积极心理学是当下心理学研究热点,其致力于研究和探索人的积极品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在积极心理视野下高职院校重新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不断推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锋 《人才瞭望》2016,(6):182-183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消极心理学为依据,关注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需求,积极心理学恰好弥补此缺陷。首先分析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提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之处;最后提出具体的实施途径,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的三大支柱即三大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便是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家们认为积极的情绪对人的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很好的影响,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欢乐、充满活力、充实和更加欣欣向荣。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对促进幼儿的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也有着正向的推动作用,所以,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幼儿园里,家长和幼儿教师都应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努力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学术界有老年心理学学科,只有了解心理学在老年心理活动,才能最大限度的为老年人提供周到地服务,并使他们更好地安享晚年,提高其生活质量,更好地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的本土化最终要体现为本土心理学。本土心理学是一种新兴的力量,它促使心理学的研究更加现实化。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应该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心理学的思想,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只有处理好与传统文化、西方心理学等的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反映中国人特有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作为心理学领域中的最新进展之一,积极心理学以其全新的理念对人的心理做出新的解读,为心理学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同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出发,阐述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索出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实施。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具有积极正向的心理品质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与生命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进步。因此现代高等教育要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本文立足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大学生心理品质培养问题。文章简要分析了积极心理学,从大学生心理品质现状出发,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提出了提升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路径,以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心理学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心理学知识和方法的运用,高校辅导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管理学生并引导学生发展。本文从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入手,提出将心理学引入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研究发现,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辅导员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学生,更好地管理和引导学生,更好地解决学生问题,同时提高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目前,大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目标不明确、内容匮乏、方法陈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所以,我们应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出专业过硬、素质过硬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