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论文从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等方面展开讨论。首先论述了失地农民的定义及产生背景,介绍了农民因为失地而造成的就业现状与窘境;其次对目前造成我国失地农民就业窘境的主要原因;最后,阐述了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的改革探索。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优秀经验的借鉴,提出加强失地农民就业保障体系建设的措施,具体阐述了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数量逐年增加。当前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热门话题,而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社会就业压力、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等的影响。政府部门应该从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提供政策扶持、创造就业机会、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文化水平等几个方面出发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谢楠 《人才瞭望》2017,(16):74-75
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人口的城镇化”,被动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当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备受关注的重点问题.笔者在对湖南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就业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城镇化农民”这一群体面临的知识储备供给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产业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和政府主导下的就业保障机制不完善问题,从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大力发展城镇产业和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农民”的就业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二次创业”战略的推进,苏州高新区在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坚持从开发和建设的实际出发,在着力优化区域投资环境,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不断采取措施,完善就业服务,着力改善失地农民的就业环境,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取得了明显效果。截止2004年底,全区各类企业参保职工达到15.8万人。全区“3545”以下的48840名失地农民中,有40830人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了就业,占“3545”以下失地农民的84%。从去年开始,苏州高新区在全市率先改变城乡二元化的就业状况,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统一就业登记制度。取消了对农民…  相似文献   

5.
在城镇化过程中,德宏州部分少数民族农民即失地又失业,如何通过再就业培训促进其就业,关乎到德宏州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以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的现状为切入点,从再就业渠道、培训方式、培训效果及失地农民自身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就业乃民生之本,帮助绵阳地区失地农民就业有路,不仅仅是政府的工作,也是全社会的事。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已是不可逆转之势,面临着大量失地农民的产生,人地关系的紧张,失地农民的相关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正视这个问题并努力解决这个问题,是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特别农村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也是使失地农民切实享受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成果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过程中社会工作服务覆盖迁移农民家庭,是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城镇化的进行。社会工作作为促进城镇化的重要介入手段,对其影响效用的评析往往是优化社会工作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选择城镇化过程中的迁移农民家庭的社会工作服务,即主要是对城郊农民家庭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领域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城镇化中的农民家庭服务的社会工作对接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社会经济始终保持着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执着,城市化进程也飞速前进,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业企业项目建设、城市化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使用了大量国有土地和征占了大规模的集体土地,特别是耕地。随着使用土地问题的日益凸显,国家对土地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宏观调控措施相继出台,增强了对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的保护力度,但是,在征地补偿上始终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征地补偿所涉及的情况十分复杂,受历史、地域、用途、现状、人文、法规、民生等诸多原因影响,要想做到社会经济、建设主体、被占地村集体经济组织、被占地农户等多方面的共同利益均衡并非易事。下面就征地补偿标准和保障制度,仅以个人观点进行下剖析。  相似文献   

9.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劳动力素质较低等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就业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一、郑州市当前面临的就业形势一是劳动力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压力大.二是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与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四是外来务工人员群体越来越庞大.五是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较大.六是高校毕业生、被征地农民以及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茶的进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使我国每年由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也逐年增加,随之出现的失地农民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安置好失地农民使其失地不失业又是一艰巨和复杂的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它在当时中国迫切需要发展经济的情况下,保证了国家建设用地的顺利取得,降低了建设成本,积累了城市发展的原始资本,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传统的征地制度在土地征用目的、程序、补偿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致使土地征地过程中出现耕地大量流失,失地农民生活困难,土地市场混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并进一步提出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强调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正处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阶段,在推进的同时,也存在地方政府行政权力过度干涉农村社区建设,开发商在政府的监管漏洞下错误利用政策,政府盲目集中土地而忽略农民就业与农村的产业支撑等问题,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认真审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可行的发展路径,以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化进程也加快。随着城市规模逐步向周边城镇扩展,使得城市周边的城镇的农村土地变为城市发展所需用地。失地农民逐步沦为无地、无工作、无保险的边缘化群体,他们的生存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就业。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稳定性问题是世界各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时所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包括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稳定就业和恒久市民化等系列问题,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起着延缓或加速作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较为稳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模式,如英国的强制转移型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世界发展历史证明,农民不断地从土地上剥离出来,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市民,是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子,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民生存保障体系,失地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就成为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安全发展的一个极为严重的制约问题。  相似文献   

16.
牛荃 《人才瞭望》2023,(1):44-45
<正>就业是头等民生大事,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的“稳定器”。农民工是乡村社会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做好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稳就业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郑州市是省内农民工流入最多的城市,人数达160万左右,占省内市外就业农民工数量的55%,这客观上反映出郑州适合农民工就业的岗位较多,同时对郑州稳就业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对当前本市农民工稳就业面临的困难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很多农民都希望他们那里创办有外向型企业。有外国专家.技术人员前来指导。然而当前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国家外专局已启动“和谐之光”引智工程,将引智专项资金向促进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倾斜。  相似文献   

18.
各大高校的毕业生都将面临着就业这个严峻的问题,所以也应将就业这一问题提到日程中。大学期间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胜任力,这一问题是各大高校需要研究的课题。每所大学都有就业指导课程,然而就业指导课程在大学生就业中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大学更应该通过分析与研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否能满足大学生就业胜任能力的问题,并结合课程内容、教师团队、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大方面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从而帮助刚刚离校步入社会,正处于迷茫焦虑状态的大学生拥有高人一等的就业胜任能力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课题。本文在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制度建设,建立绿色就业和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提高技能水平的对策,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正>在高校毕业生总量日益扩大和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的时代背景下,精准化就业帮扶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有效法宝。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等深刻揭示了精准化就业帮扶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深化精准帮扶观念,转换考核评估机制;选优配强专业人员,精心打造就业品牌;搭建工作交流平台,完善就业培训体系;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建设数据共享平台;凝聚多元帮扶力量,形成五级就业合力五项系列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教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