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化与田野”系列丛书之《湘西落洞》、《湘西巫蛊》,新近由民族出版社推出。众所周知,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和联系世界的桥梁。中国湖南的湘西,以其秀美的风光、迷人的风情为世人所称道。而最富吸引力的要数湘西民族民间文化中颇受人乐道的文化事象——“落洞”与“巫蛊”。作为一名出版人,我深受吸引的首先是图书的内容品质。除了极富魅力的选题内容以外,作者的文化表述、文字的驾驭…  相似文献   

2.
宛若鸟儿争歌啾鸣的洞巴独奏、吐良独奏音乐,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舞台上演奏时,立刻把人们“带”到了座落在绿竹青树中的景颇山寨,因为“洞巴”和“吐良”是这个民族独有的两种吹管乐器。“洞巴”或称“比克”。它的吹管是木质,用牛角尖做喷口。这种乐器的形状、性能以及吹奏法都与唢呐略似。由于它的音质纯和,音色清朗,能使人产生喜悦的感觉,因此景颇人娱乐总是要带上它。饶有风趣的“吐良”,是用根二尺上下的泡竹,当中剜个长方形吹孔制成的。演奏“吐良”,手握两端,左手用大拇指按捏,右手以掌心揉搓,巧妙配合之下,控制管筒排出气流的粗细,使之发出两组音阶。景颇族小  相似文献   

3.
从酉水流域考古发掘看楚文化与诸民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近几年来的考古发掘和文献史料,论述了湘西酉水流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内涵及其诸多民族之关系。在商、周和春秋战国早期的遗址中,它集中反映了当时土著民族“濮”的风俗习惯和独特的文化特点;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它集中反映了既有楚、巴文化遗存,也有土著民族文化遗存。由此,说明在战国以前,酉水流域确实有一支古老的土著民族在那里繁衍生息,并形成了自己民族的“濮”文化。楚国开始经营西南后,使大量巴人进入湘西;形成“濮”与“巴”人杂居的局面,也给这一地区带来了巴人的习俗和文化特点。到了战国早期,楚人进入湘西,楚、巴、濮互相不同程度地产生影响,加速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相互融合。本文对这一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文化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濮”是这地区的土著民族和楚、巴文化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及楚、巴、濮民族文化融合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4.
<正> 堂乐洞位于湘西上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西郊,寨阳乡政府附近。乘车出城,沿湘川公路溯峒河面上,驰10公里即可达到。此洞古名“小桃花洞”。据清光绪《乾州厅志》记载:堂乐洞“州西四十五里,天然石屋高二三丈,洞外桃花缤纷……”。乾嘉年间,湘黔苗民起义时,吴八月部将杨鼎元率寨阳起义军进洞熬硝、打铁,制造兵器,因而当地苗胞当地苗胞又称它“窟蹁堂乐”。“窟蹁”是“洞”的意思,“堂乐”,是“打铁”的意思,译成汉语为“打铁洞”。为纪念苗民起义军的英雄们,现取苗语定名为“堂乐洞”。  相似文献   

5.
我也跟人去凿壁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麓乡的青裤瑶人谈婚正式的说法叫做凿壁谈婚。所谓“凿壁”,是指小伙子在深更半夜到姑娘房去唱歌。姑娘房又叫“寮房”,是一间独立的闺房,房间的向外一面有一个小孔,小孔直径大小不过一厘米左右。当地人把这个洞说成是“凿开的”,故而有此称法。更为通俗的叫法是“朋友洞”。瑶人居屋为“干栏式”,在大门边的厢房上,有一间独立的房间。姑娘的床头正好就在那早已凿好的洞口边。瑶麓女子年至及笄,就要让她单独住进寮房,开始她们秘密浪漫的爱情之旅。因整个谈婚限制在半夜,通常在十…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查阅英文词典时,就会发现nomad一词的意思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解释的。一种解释是在《牛津英文大词典》里所见到的,把nomad一词的意思解作:“游牧民族或部落的人”,这种解释是与来自希腊语的这个词的词源相符合的。另一种解释是在《韦氏国际英语大词典》里所见到的,在这里nomad一词的意思则被解释得较广,而且“放牧”也不必一定包含在其词义当中。这里我们将论及汉语、满语以及其他几种阿尔  相似文献   

7.
显圣物是神圣空间神圣性的自我表征和核心来源,湘西苗族祭“滚年”仪式中的三个神圣空间,其神圣属性源自不同的显圣物.仪式中神圣空间的生成及其神圣属性的强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万物有灵”观念、禁忌观念、巫术观念、祖灵观念等原始宗教观念的投射,其中,以祖灵观念的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祭“滚年”是湘西苗族自然崇拜的典型形态,也是湘西苗族祖先崇拜的隐蔽形式.  相似文献   

8.
我们世代生活的湘西,山水如画。这里的张家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观”,天子山被称为“当代人类艺术的迷宫”。猛洞河是罕见的“水上画廊”。美国一气象考察团的学者说,湘西的空气“如果在美国呼吸一小时,它的价值起码是3美元。”日本一知名画家到了湘西后坦率地说:“过去,我们认为中国的国画是虚构的,现在我认为这里就是大型的国画。”朋友们说我们土家人是“画中人”。翻开史籍,可以看到我们土家族人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为创造中华文明作出的贡献。公元16世纪中叶,海外倭寇侵扰我国江浙沿海一  相似文献   

9.
海达人     
海达(简单地说就是“人”的意思)是居住在北美太平洋沿岸印第安人部落中最强大的一个部落。海达人居住在完全与世隔绝而又常有暴风雨的夏洛特皇后群岛和北方的威尔士王子岛的南半部。他们经常驾驶巨大的独木战船袭击其他部落,有时,甚至驶到远在南方的皮吉特海峡掠夺财富和奴隶。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湖南凤凰人,苗族。其毕生创作中最有影响的是乡土小说,主要表现士兵、船夫和湘西少数民族生活,富有人情美和风俗美。他的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湘西之所以闻名世界,研究湘西的专家们认为,除了它本身的奇特山水和风俗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文学大师沈从文的作品有关。大凡到过湘西的人,无不留恋湘西;读过沈从文作品而未到过湘西的人,又都无不神往湘西。  相似文献   

11.
人都有名有姓,这不足为奇,不过如果要根据你的胖瘦高矮、你的职业或住处来决定姓什么的话,那就有趣了。法国人的姓氏就是这样有意思。最早用绰号互相区别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之一当属中国,至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了。相比之下,西方姓氏的变迁和使用要晚很多。在法国,大约到11世纪,人们才有了一个洗礼时用的名字。12世纪,随着人口的膨胀,有了人群聚集的地方,又出现了市镇,人们不得不开始用绰号来区别你我,以避免搞混。后来,有绰号的人又把绰号传给他们的子孙,这便是法国甚至很多西方姓氏的起源。对于不了解法国姓氏文化的人来说,姓名只是一个符号,比如启蒙思想家卢梭,可谓尽人皆知,但你恐怕不知道“卢梭”这个姓的意思是“红头发”,因为他的祖先很可能是长着红头发的人。其实,法国人还有些姓氏更让人忍俊不禁。比如“埃布尔”的意思是“呼吸”;“伯纳德”意思则是“像熊一样勇敢”。记者曾听说过一个人的姓氏,翻译过来竟然是“屁股”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鄂西山区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位于鄂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河东乡的舍米湖村,是摆手舞的发祥地,被誉为"摆手之乡"。"舍米湖"由土家语音译,意思是美丽的小山坡。2013年农历新年期间,记者有机会到鄂西土家村落舍米湖和与之毗邻的湘西龙山县,对土家族文化有了亲身体感,尤其是对土家人的热情好客、豪爽直率、能歌善道  相似文献   

13.
陈真 《民族论坛》2004,(3):37-39
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一位哲学家问。是金钱、财富;是名誉、地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但没有一个人的回答令哲学家满意。那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人们问。“是眼前你能够把握的幸福!”哲学家说。  相似文献   

14.
隐秘的莲花     
在喜马拉雅山东段,海拔7700多米的南边巴瓦峰的南坡,有一朵“隐秘的莲花”,那就是墨脱县。墨脱,是藏语“花朵”的意思。墨脱县境内,群山层层迭迭,状似莲花,所以又称“博隅白马岗”,意思是“隐秘的莲花”。它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特别神圣,被誉为“佛之净土白马岗”,藏文佛经里说它是雪山下原始森林中的“莲花仙境”。这里地理环境独特,历来与外界交往很少,只有在夏秋季节待山口封冻的冰雪化开了才能进出入。到了墨脱县境内,却是大片阔叶林,水稻田边,雨打芭蕉,风光如画。在这美丽的地方,散布着一个个门巴族村落。晃晃悠悠的…  相似文献   

15.
矮寨坡是湘西的一道天险。到湘西来如果你不到矮寨坡打个转,你等于没有到湘西。矮寨坡是汉语称呼,我们苗语叫"搙究"(noul njux),直译成汉语即是"穿花"或者"挑花"。挑花是女孩子玩的一种游戏,要两个人一起玩,我少女时代玩过;那时候,我跟着姐妹们聚在一起绣花朵绣花边,倦了累了,就抽一根丝线出来,在芊芊十指上穿来穿去变成一个几何图案,另一名女伴再用十指来挑出一个不同的图案来,挑来挑去,花样繁多,趣味无穷。一座大坡用一种女孩子做的针线游戏来冠名,想起来有多么的奇妙多么的美好呢!  相似文献   

16.
矮寨坡是湘西的一道天险。到湘西来如果你不到矮寨坡打个转,你等于没有到湘西。矮寨坡是汉语称呼,我们苗语叫"搙究"(noul njux),直译成汉语即是"穿花"或者"挑花"。挑花是女孩子玩的一种游戏,要两个人一起玩,我少女时代玩过;那时候,我跟着姐妹们聚在一起绣花朵绣花边,倦了累了,就抽一根丝线出来,在芊芊十指上穿来穿去变成一个几何图案,另一名女伴再用十指来挑出一个不同的图案来,挑来挑去,花样繁多,趣味无穷。一座大坡用一种女孩子做的针线游戏来冠名,想起来有多么的奇妙多么的美好呢!  相似文献   

17.
<正> 翻开世界地图,欧、亚、非三洲有陆地相连,而美洲大陆却“孤悬海外”。究竟是何人能够穿越波涛汹涌的大洋首达彼岸?世界史教科书上写的是意大利热那亚水手哥伦布得西班牙国王资助,于1492年,横越茫茫大西洋,10月12日登上了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随后到了古巴和海地。在哥伦布那个时代,西方盛传中国、印度简直就是天堂,遍地黄金珠宝,而地圆学说也正在深入人心,所以不少人相信,从欧洲出发往西航行,也是可以到印度发财的。哥伦布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到死都认为自己登上的这块大陆是印度,他认为这块大陆上的土著人就是印度居民。印第安人就是因为哥伦布的误解而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得名的。印第安即印度居民的意思。是另一位意大利  相似文献   

18.
文化作为一种在特定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条件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体系,是变动不拘的。本文以神秘湘西的旅游文化制作为例,以民族志的方式探讨了湘西在民族旅游开发背景下的信仰文化再生产。为了开发旅游以获得地方经济的利益最大化,各种媒介、地方百姓以及旅游企业,都依其对游客心理和旅游业的不同理解,选取了赶尸、落洞女、放蛊、命运、还傩愿等信仰民俗文化事项,参与到神秘湘西的制作宣传之中,对该旅游吸引物进行符号建构。人们这些参与旅游文化制作的行动,有可能改变土著信仰文化的原有面貌和内在和谐,从而对其未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湘西是一片神奇而迷人的土地。但是,这里也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库”区,到1994年,全州还有60万人没有脱贫,农村贫困面高达28%。贫困,如一座大山,沉重地压在湘西各族人民头上。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后,国务院继续将包括湘西在内的武陵山区确定为全国18个贫困片之一,并指定农业部对口扶持;湖南省委、省政府把湘西作为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指定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6市对口扶持湘西的龙山、泸溪、永顺、花垣、保靖、古丈6县,从省直单位抽调566名干部,组成69个建整扶贫工作队,分3轮到湘西州驻村扶贫,点燃了湘西治穷脱贫的熊熊烈火。9年来,他们以扶持湘西的实际行动,把党的温暖送到了湘西,把最真挚的爱和最深切的关怀奉献给了湘西。  相似文献   

20.
“傣”这个字在傣族语言里,一说是和平的意思,另一种解释说“傣”就是犁。不管“傣”字的含义是和平也好,是犁也罢,总之,这一点是不错的:傣族,这是一个爱和平、爱劳动的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