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浙江乡镇企业的发展,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起步于50年代的乡镇企业,经过80年代的“异军突起”,已经成为浙江工业的“半壁江山”。从1978年到1991年,我省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2.9倍,其中乡镇工业产值增加了44.5倍。1992年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的鼓舞下,我省乡镇企业发展的势头更,猛效益不断提高,1992年底,乡镇工业总产值达1457.5亿元,比1991年同期增长47.3%,销售收入增长46%,实交税金6.13亿元增长35%,实现利润  相似文献   

2.
我省工业总产值一九八二年比一九八一年增长19.8%,一九八三年又比一九八二年增长18.6%,分别高于同期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的7.7%和10.5%。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省能否继续保持高于全国的增长率,是能否摆脱“干人”地位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认为,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必须坚持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我省工业生产能力的主要部分是在三线建设期间形成的,有的不配套,有的尚未形成综合生产能力,因而,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基础,改善经营管理,搞好更新改造,进行填平补齐,配套成龙,潜力确实很大。对这方面的任何忽视和放松,都是战略性的失误。  相似文献   

3.
一、一个方法论问题的提出 1980—1990年,以国民生产总值为指标,我国的经济增长了1.36倍,年平均增长率为9%。其中,广东增长最快,增长了2.2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2.3%,于1987年提前3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目标,计划在1995年提前实现翻两番目标。相反,广西是增长最慢的省区之一,只增长了1倍,年平均增长率仅有7.2%。两广可以作为80年代中国的两种  相似文献   

4.
一、浙江经济新转折的真正 到来 1979~1987年,浙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农业年均增长率5.7%,工业年均增长率21.9%,1988年仍达20%左右。但是,农业在1984年丰收后出现波动。1985年国家一度实行宏观紧缩政策,这一年下半年开始工业增长速度放慢,出现1986年2月仅比上年  相似文献   

5.
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发挥出重大作用。它的兴旺发达以否,是现代化经济的标志。本文拟对我省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作一初略描述,并探讨其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我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缓慢发展和较快发展两个阶段。 1、缓慢发展阶段:从1953年到80年代的20多年里,我国由于观念、体制、理论等方面的原因,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分缓慢,云南也不例外,28年间第三产业产值仅从2.69亿元增至14.4亿元,年平均只增长6.2%。 2.较快发展阶段:从1981年到1992年,我省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其产值从14.4亿元增加到93亿元,平均增长率为15%,其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同期的平均速度,也高于我省同期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交通、邮电、商业饮食、物资供销等传统行业有了较大发展;旅游业、金融业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而信息、咨询、广告、房地产、保险等新兴行业也从无到有,初具规模。199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2%,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劳动者人数的10.5%。  相似文献   

6.
产品结构调整虽然是各国工业经济发展的老生常谈 ,但将这一主题置于中国有效需求不足和市场疲软的严峻现实环境中却又显得十分新颖。在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环境支撑下 ,面对农村市场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中国工业也许能从中获取无限商机。  一、中国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的现实难题  自 80年代初到 90年代末 ,中国工业生产展现了世界经济史上罕见的高速增长 :1 980—1 998年的 1 9年中 ,有 1 2年的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高达 2位数 ,其中有 6年超过 2 0 %。尽管按人均工业产品占有量以及农村人口所占的比重来衡量 ,我国工业化水平大大低于工业发达…  相似文献   

7.
广东的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告别了辉煌的80年代,迎来了20世纪最后一个10年代。在80年代,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率先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从1980年至1988年,全省社会总产值增长239%,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69%,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168%。国民经济成长跨过工业初兴,进入工业中兴时期,经济体制由计划产品经济模式转向计划商品经济模式;经济运行态势已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人民生活由贫困型上升到温饱型。这是广东经济迈向90年代的新基点。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20年,我国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1998年的2150元,翻了将近4番。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波动增长的阶段特征:1.高速增长的“六五”时期。1978—1984年间,农民收入高速增长,农民实际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6.5%。2.步入调整的“七五”时期。1985—1988年间,农民收入在波动中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年均增长率为4.9%;1989-1991年间,农民收入趋于徘徊减缓,年均增长率为1.9%。3.新一轮加速增长时期。1992—1997年间,农…  相似文献   

9.
亚太地区自80年代下半期起,一直是世界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199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5.6%,1991年为5.8%,略低于1989年。据亚洲开发银行新近发表的《亚济发展1992年展望》预测,亚洲经济的增长率1992年为6.5%、1993年为6.7%,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1992年预计为1.8%、1993年为3%)。 尽管日本经济今年初呈下降趋势,但预计到下半年将有所回升,仍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亚洲四小”(新加坡、香港、台湾和韩国)经济继继增长;东盟大多数成员国经济正  相似文献   

10.
恢复奖励制度以来,我省以奖金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量迅速增长。据统计,我省工资总额中的奖金,1979年为3.31亿元,而到1982年达11.22亿元,1982年比79年增长2.39倍。1980~1982年奖金年平均增长率高达50.22%。奖金在工资总额中的比重,已由1979年的8.16%上升到1982年的17.55%。  相似文献   

11.
一解放以后,特别是1979年以来,新疆棉花生产总量的快速增长,新疆棉花市场具有显著的外向型特征,即全区棉花资源量大于区内棉纺工业生产能力,新疆棉纺织品总量又大于其市场需求。这种外向型规定了区内棉花市场供求状况受制于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变化。 1、新疆棉花经济经过四十年发展,生产总量增长迅速。新疆棉花总量的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9年在高度集权体制条件下通过计划调控方式实现低速增长。年均收购量保持在80万担左右,年均增长率为7.98%。第二阶段是1979—1990年在计划调控与市场导向下实现的高速增长阶段。年均收购量为430万担,  相似文献   

12.
一、成就——建国以来前所未有 建国以来,我省轻纺工业发展迅速,1949年至1978年平均以14%的递增率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轻纺工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生产保持了稳定、持续、增长的势头。改革10年来,国家对轻纺工业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我省轻纺工业保持了均衡协调发展。1988年轻纺工业系统总产值达88.49亿元比1978年增长3.14倍,翻了二番,平均每年递增15.30%(纺织工业增长3.03倍,年平均递增15.0%,轻工业增长3.27倍,年平均递增15.6%)。这种局面是建国以来少有的。与改革前30年相比,发展比较稳定,波动幅度逐步缩小;经济实力有较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省的扩散联合在蓬勃发展。1984年,我省的扩散联合取得了重大进展,1985年扩散联合比1984年无论是在项目的数量,还是在取得的经济效益方面又有了大幅度增长。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全省实现产品扩散联合的项目有220余项,比1984年增加了80%;新增产值5亿元,比1984年增长了2.4倍,约占198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增加额的50%左右,实现利税9000多万元,比1984年增长了64%。目前,这股“扩散热”、“联合热”在我省方兴未艾,已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分发挥这一因素的作用,对于实现我省的经济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增长前景、结构调整与政策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转折关头。随着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双重转换的深入,经济发展将出现一个全新的面貌。 一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80年代经济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效,GNP年均增长率达9.5%,是国际社会同期最高水平,也是中国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这一增长速度使我们提前实现了第一个翻一番的目标(以1980年算起,2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平均每年要增长7.2%),并为90年代再翻一番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二十一章中,用两个数值例子来说明两大部类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在实际上是怎样进行的。如果计算一下马克思的数值例子中两大部类逐年的增长率,我们会看到一个有趣的共同现象:在扩大再生产的第一年,两大部类的增长率是不同的,但是,从第二年起两大部类的增长率相同,并且等于第Ⅰ部类第一年的增长率。这就是说,在马克思的数值例子中,两大部类在第一年为不平衡增长(即两大部类的增长率不同),从第二年起两大部类趋于平衡增长,并永远保持在平衡增长的轨道上。马克思的两个数值例子两大部类逐年的增长率如下:在第一个例子中,第Ⅰ部类第一年的增长率为g_1(1)=10%,第Ⅱ部类第一年的增长率为g_(11)(1)=6.7%;两大部类第二年的增长率分别为g_1(2)=10%,g_(11)(2)=10%;第三年的增长率为g_1(3)=10%,g_(11)(3)=10%;……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2 0世纪 80、90年代国际投资出现惊人的发展。 80年代 ,直接投资占工业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增加了两倍。据统计 ,19 80~ 1989年 ,国际投资增长 14 % ,比世界贸易的增长率 ( 5.4 % )高 1倍 ,比世界生产的增长率 ( 2 .8% )高 4倍。① 由此可见 ,国际投资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越来越不可忽视。中国于 2 0世纪 80年代正式宣布积极利用外资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90年代初达到高峰。 1991年 ,我国利用外资达到 4 3亿美元 ,1992年达 110亿美元。② 但是 ,我国在引进外资的地区和国别分布上很不平衡。来自美国、日本…  相似文献   

17.
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新时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贸易将在80年代的基础上继续调整和变化,这给广西外贸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又使广西外贸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局面。世界贸易将继续稳定增长。80年代,世界贸易增长强劲,平均增长率为8.3%,但到了80年代末,由于西方各主要工业国家货币政策普遍宽松,货币发行量过大,石油价格上涨,工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以及汇率变动的影响等,西方主要国家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增长放缓,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也随之放缓。进入90年代,为了抑制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各国将采取紧缩货币和高利率政策,投资将适度减弱,经济将继续放缓,但尚不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即使因“海湾危机”使世界经济受到一定的打击,但估计90年代世界  相似文献   

18.
在60年代初期,台湾省由于岛内市场和资源有限,由进口替代的内向型经济转变为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从而跨入了“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行列。台湾省的经济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三个时期;1958年以前可以看成是第一阶段,其标志是1958年台湾省名义出口汇率的大幅度贬值,这个时期的发展特点是:年平均15%的出口增长率低于年平均21.6%的财政收入增长率。而且,这个出口增长率是靠单位创汇补贴额每年平均增长74.1%来维持的。由于单位创汇补贴基数小,所以,出口补贴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仍低于1%。1959~1973年为第二阶段,在这个时期内,名义出口汇率基本上稳定40:1的水平上,出口增长每年平均为27.1%,大大高于年平均15.5%的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19.
1990年l—7月,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为2.3%,8月份为4.6%,9月份为7.5%,总的态势在向好的方向转变。但从增长总量的构成上看,却暴露出许多问题。1—7月全民所有制工业增长停滞,8月份只增长1.2%,经济增长率主要靠集体所有制工业、特别是乡办工业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的较高增长来支撑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增长率下降,意味着全民所有制7000多亿元固定资产净值的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隐形失业严重,劳动生产率下降,经济效益下降,这必然引起社会财富总量增长下降,国家财政收入下降。如何改变宏观经济现状,启动经济,涉及到对近期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对此,理论界和实际部门有多种不同看法,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上世纪 80年代、90年代初的高速增长 ,至 90年代中后期增长速度逐步放缓。据报道 ,到 1999年底增长率已跌至 7.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于2 0 0 1年 4月发表的分析报告指出 ,我国经济增长减弱的趋势近期仍有继续的迹象。因此深入分析研究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 ,探讨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 ,从而提出某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显然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有较大的现实意义。1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1.1各种影响的确定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国民经济总需求 (AD)由居民与政府需求 (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