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社会已进入利益博弈时代。各利益集团会出于自利性对政府的决策施加影响。为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构建社会利益衡平机制。  相似文献   

2.
利益差别与政策博弈: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另类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是两者之间关系的核心内容。双方对利益最大化追求的过程,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政策博弈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进行利益博弈的一种重要方式。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的过程,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激烈的利益博弈过程。本文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客观存在的利益差别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政策博弈,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创新举措,谋求更好地规范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均衡,协调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3.
自利性是政府的重要属性,是与政府公共性相对应的一种不占主导地位的政府属性,主要表现为政府以潜在的或显在的方式去追求政府自身利益.政府合法性主要指政府系统的组织结构、制度安排、政府系统输出的公共政策以及政府价值是否得到社会成员自愿忠诚和支持的问题.文章在对政府自利性以及政府合法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探析了政府自利性与合法性危机两者的关系问题.合理的政府自利是政府行为的重要驱动力,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不断满足人民合理的利益需求,提升政府的合法性;过度扩张的政府自利性将导致政府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不断受到侵蚀,降低民众对政府的认同意识,从而导致政府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4.
詹国彬 《天府新论》2012,(6):99-102
公益性是公立医院的基本属性,《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但是,历经多次医改之后,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渐呈淡化之趋势,这对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价格、医患关系、医院内部管理等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势在必行。为此,必须打破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各种障碍,从规范公立医院财政体制、完善公立医院法律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制度、构建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转变公立医院发展理念等维度入手,营造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胡国梁 《天府新论》2017,(2):115-124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制度中,健康权都具有公法和私法双重属性,而双重属性的健康权构成了公立医院运行的逻辑起点。公立医院运行的逻辑链条由“国家-公民”之间的公共行政给付法律关系、“政府-医院”之间的管办关系、“医院-患者”之间的医疗服务关系所构成,三者之间的互动结构于公立医院的运行之中。由于私法属性健康权及其衍生的私法关系的存在,公立医院也具有逐利机制,但其逐利机制与公益性要求在多个维度都存在暗合面相,因而对待逐利机制的基本立场应当是“规范”而非“破除”。公立医院经济性和公益性并存的属性与社会企业存在高度契合性,社会企业的治理模式对于实现公立医院法人化治理也具有借鉴意义,因而可尝试将公立医院定位为社会企业。  相似文献   

6.
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政治共同体。但政府不仅是公共组织,也是理性经济人和代理人,它有追求自身利益、自我膨胀的倾向,这种倾向则导致政府公共性的流失。政府的公共性需要在反思中,在对与政府共同体目标一致的政府自利性的制度激励中,在对与政府共同体目标相反的政府机构及官僚的自利性的规制中实现。  相似文献   

7.
政府自利性,是与政府公共性相对应的不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政府属性,它表现为政府以潜在或显在的方式去追求政府自身的利益,而政府自身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既有重叠的地方又有不一致的地方。对于政府的自利性应一分为二,不能一概否定,政府自利性也有其合理的一面,因此正确科学地辨析政府自利性,分清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从而选择不同方式加以解决。结果就会使公共组织的公共性不断扩大,自利性不断减少,使存在的自利性都是公共性得以实现的基础和条件,如此,政府的信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8,(1):236-245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我国深化公立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确保县级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一直是"新医改"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有效总结我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至今的经验成果,本文选用全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江西省于都县人民医院作为典型案例,运用TOPSIS法构建公益性评价体系,并对该试点医院改革过程中公益性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公共选择理论视野的政府自利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自利性主要是指政府的不合理利益及其实现。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来看,政府自利性有政治学和经济学两大渊源,可以划分为政府官员自利、政府部门自利和政府整体自利三个方面。其主要表现在公共政策失效、公共物品供应低效和政府扩张诸方面。公共选择理论从规则变革和引入竞争的角度提出了对政府自利性矫正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政府监管与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两个互为补充的基本制度.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主体之一,其公益性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接受采自政府的监管,同时公立医院也要全面接受社会力量,如媒体、社会公众等的监督.另外,公立医院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对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保护医院员工的合法权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分权化的改革推进了地方政府独立利益主体地位的形成并引发地方政府竞争。地方政府竞争类型主要体现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辖区企业之间。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主要体现在区域制度、区域增长和区域管理权限上,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体现为流动性要素和制度、政策上的博弈,与辖区企业的博弈则体现为权责之争。三种类型的政府竞争对地区经济发展均产生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公立医院改革:寻求政府与市场之和谐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立医院的发展在市场化改革中始终未能摆脱结构性的失衡状况,其体制障碍与制度约束的路径依赖是失衡的主因.从各国公立医院的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来看,各种政策工具都是在市场与政府之间寻求平衡点.不断由非平衡向动态平衡演进.根据中国国情,改革应以政府为主导,市场积极参与,构建各方协调、合作与制衡的"良性秩序"的新治理结构,重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公立医院的价值观,兼顾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与积极性,正确处理政府与公立医院的关系,建立公私合作的伙伴机制,健全监督与评估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观察和访谈形成的材料,通过构建“主体-场景-行为”分析框架,探究乡村情境中计生博弈与治理实践的逻辑机理。乡村计生博弈涉及基层政府、村级组织和农民三类治理链主体,涵括多种机制和策略,如罚款、宣教、行政处罚、捆绑管控等规制机制,发文、参会、签责任状、考核、通报、汇报、包联、检查等执行机制,以及联盟、作假、逃藏、隐瞒、合谋等策略行为。实际上,这种互动博弈和策略行动是不同主体在乡村同构下调适角色、制度约束下变通执行和人情场面下自利权衡的外在过程。“乡政”与“村治”目标和对象的同构性、乡土人情逻辑是其生发的社会基础;不对称的权责体系、失衡的激励结构是其生发的制度环境;趋利避害的个人理性、自利化的利益权衡是其生发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4.
政府的自利性及其控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作为政府本身所固有的基本职能之一 ,体现了政府具有公利性的一面 ,更构成现代民主政府的本质属性。但政府也有自身的利益即自利性 ,自利性是政府非本质的属性。这种属性客观存在 ,并且有扩张的可能。本文探讨了政府自利性的各种表现形式和主要特征 ,并提出界定政府合理自利的方法及控制政府不合理自利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政府具有公共性和自利性双重属性,公共性是政府自身内含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价值理念,长期以来为学术界关注和论证,但是对政府自利性进行详细、系统、深入的剖析则是当代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贡献。正是由于这一理论关切的非同步性,更需要我们从理性、实然的视角来透视政府的自利性及其与公共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根本上说,这种冲突的化解有赖于在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建立一种激励共容机制。  相似文献   

16.
国企改革是一个利益相关各方的博弈过程,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必然要求改革是帕累托改进,这就要求相关利益各方能够参与到这一过程之中、能够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博弈的最终结果依赖于博弈双方对博弈的影响程度,在双方不能达成相容的谈判解时,如果博弈者能够实施有效的威胁策略,则能够达成双方满意的合作解,改革的最终结果由博弈双方的初始权利决定.  相似文献   

17.
政府具有公共性和自利性双重属性,公共性是政府自身内含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价值理念,长期以来为学术界关注和论证.但是对政府自利性进行详细、系统、深入的剖析则是当代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贡献.正是由于这一理论关切的非同步性,更需要我们从理性、实然的视角来透视政府的自利性及其与公共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根本上说,这种冲突的化解有赖于在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建立一种激励共容机制.  相似文献   

18.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和实现者内在地具有公共性的基本属性,而且政府受到自身利益的驱使,也具有自利性的典型特征。但是,对政府公共性与自利性的理论关切与研究是非同步的。正是由于这一理论关切与研究的非同步性,更需要我们对政府自利性进行理性的审视。尽管公共选择理论存在着过于夸大“经济人”范式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的局限性,但是作为一种研究政府行为的分析方法,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建立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激励共容机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公共性与自利性:一种政府分析视角的再思考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政府的公共性 ,其应有的基本内涵是实现正义、提供公共物品 ;政府的自利性应该从政府官员个人、政府机构、政府所代表的阶级三个层面去分析 ,才能真正把握自利性的基本内涵。在对公共性进行当代思考时 ,不应该忽视政府公共性的限度问题 ,这是一个关系到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以及公共性中有关实现正义与提供公共物品的效率的选择性问题 ;在对自利性进行当代思考时 ,应分别从上述三个层次去把握。当代中国遏制政府自利性必须在个人层次上分清合理的自利性与扩张的自利性 ;在机构层次上正确处理“条”与“块”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在阶级层次上必须使政府更好地代表人民 ,从而扩张而不是控制政府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20.
转型时期地方政府与上级及中央政府的博弈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转型时期,地方政府与上级和中央政府的关系是双向的、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多任务、不对等的委托合同,形成合约的成本较高,这就给双方留下利益空间、制度空间、技术空间、回旋空间,值得博弈、可以博弈、能够博弈。因此,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扩权、争利、脱控、减损、保护、惑上、变通等在经济增长速度、财税利益、宏观调控和制度变迁等方面进行博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