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民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注意培育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把农业推向市场,把农民引入市场,对于实现农村经济的腾飞,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 历史表明,任何一种社会意义的实践,都不能不以观念的变革为前导,体制改革也不例外,没有新的观念,就不可能有新的思  相似文献   

2.
以市场经济观念的新视角审视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困扰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是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经营效率低下 ,究其原因 ,主要是受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影响 ,忽视了对其核心能力的培育。因此 ,必须加快企业核心能力的生成、培育和提升 ,为创造我国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推动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发展,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当前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十四大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积极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尽快实现农村经济的市场化,促进小康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与观念变革任玉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涉及到思想观念上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思想上的第二次革命。正确对待这一思想上的变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入,经济领域的变革,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必...  相似文献   

5.
民主观念,又可称民主意识,是国家主人对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生活管理的迫切愿望和自觉要求,是一定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在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反映,是社会主体对于民主的一种内在意识,它包括主人意识、参与意识、公仆意识等。主人意识是民主主体的自主意识,明确自身的行为价值和应有的权利与义务;参与意识是指民主主体对参政议政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公仆意识是指国家官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国家工作人员对人民负责,对社会尽责,体现其民主精神。作为观念形态的民主,其产生和发展与商品经济和市场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商品经济和市…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广泛地进入社会生活,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强烈震荡,客观上产生了正负双重作用。其负面作用之一就是在强化人们自主意识的同时却淡化了集体观念。从而误导出种种扭曲行为,造成令人担忧的种种不良现象。究其原因与人们对市场经济与集体观念的联系,缺乏正确理解。本文仅就集体观念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和如何重塑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引起我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维方式到生活方式都会发生空前的变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一个系统,人们的社会观念也是一个系统。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体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存在系统变革,观念变革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就其主要方面来说,概括起来至少有五大观念系列;一是以民主意识为核心的政治观念群;二是以市场意识为核心的经济观念群;三是以大文化观念为核心的文化观念群;四是以政法观念为核心的法律观念群;五是以群体观念为核心的伦理观念群。…  相似文献   

8.
企业富余职工是包袱,也是财富孙永绍煤矿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工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化过程中,暴露出人员多、效率低、效益差这一普遍问题。三者之中首要的就是人员多,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只有1/3的人就可满定生产需...  相似文献   

9.
论市场经济下的观念冲突林建华,周文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生活的诸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们观念上的碰撞与冲突作为最深层次的内容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力图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观念冲突的考察,探求解决观念冲突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意识与共产党人的观念赵荣达,毕可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时候,也必然会伴随出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识。这些意识的内容是什么?它们和共产党人的思想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是当前党的建设上亟待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笔者愿以本文来表达粗...  相似文献   

11.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性启动,给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带来了全方位的深刻变化。在整个社会物质财富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我们也不无忧虑地看到,市场运作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混乱现象和不良行为,已经成为市场体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和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诸如假冒伪劣充斥市场,偷税漏税现象严重,贪污腐化屡禁不止,法制意识普遍淡薄,有法不依时有发生等等。这些社会问题不仅反映了经济转轨时期体制和规范的不健全、不完备,更为重要的是深刻地反映了人们观念领域中新旧价值观念冲突,以及道德标准失落所造成的困惑和茫然。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先进的现代制度要获得成功,取得预期效果,必须依赖运用它们的人的现代意识和现代品质;一个国家,只有它的人民从心理、观念和行为上,都能与各种现代形式的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相互配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显然,由非市场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只靠政策的导引和对现代体制模式的借鉴,是难以真正深入而持久的。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呼唤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及其态度和行为,作出相应的现代性转变。这一转变,从本质意义而言,就是观念现代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中教学观念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观念转变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教师观念现状、转变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找出我国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创举。”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些人对这个“伟大创举”至今没有很好认识,仍然认为市场经济与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是对立的,发展市场经济就不能坚持职工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这个问题上实现了重大突破.这无疑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坚持“三个有利于” 的标准,不断探索和发展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观念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赵仲英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完备的形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我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建国后较长时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则被理解为是资...  相似文献   

1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破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首先要有思想观念的更新,核心是建立一种新的经济观念体系。转变在产品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陈旧观念,确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思想,应增强以下十个观念: 一、发展生产力观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推进改革开放,要把胆子放大,思路放宽,手脚放开,敢闯敢试,不在姓“社”、姓“资”问题上空耗时间,用“三个有利于”衡量是非曲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敢于创新、探索和试验,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发展路子。用足、用活、用好政策,把握机遇,不等、不靠,真抓实干,不搞内耗,不搞扯皮,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齐心协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与地方立法观念转变董和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法制体系的形成必须以现行立法观念的转变为基础。地方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地方市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多年受束缚的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使农民占80%的中国大大地向前进了一步,农村经济和农民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第一,农民的生产和经营自主权、积极性得到大发挥、大提高。人在生产力诸因素中是最活跃的,特别是我们湖南在农田生产机械作业水平低、基本靠人力从事简单劳动耕作的情况下,人的积极性更具有决定作用。人多地少的中国靠农村经济改革带来了农业大发展,实现了解决“温饱”而向“小康”目标前进。第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生产多少、好  相似文献   

19.
1988年,大庆油田有35个厂(公司)、178个大队(矿)、933个基层队和4572个班组进行了优化劳动组合试点。参观试点的职工人数达46507人,占职工总数的22.2%。在优化劳动组合中,有3144名富余人员被组合下岗。从试点情况看,如何安置好富余人员,是优化劳动组合工作的难点。本文就大庆油田富余人员的安置问题,谈些粗浅看法,以供探讨。 一、富余人员产生的原因 富余人员,一般是指各单位经过整顿劳动组织,按定员定额组织生产,优化劳动组合以后的两种人:一是企业从事正常的生产工作不需要的多余人员,但本人有一定的劳动技能,需要重  相似文献   

20.
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是九十年代我国经济腾飞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党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必然结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它为我们更新观念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