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翻译目的论为依据,以最具代表性的商务英语语篇商务信函,商务合同和商务广告为例,提出目的性法则是指导商务翻译活动的依据,连贯性和忠实性法则确保商务英语译文语篇在目的语文化中交际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3.
探讨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道路,既要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科学技术革命、经济改革这两股世界性潮流,又要特别注意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道路必须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铁人”王启民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王启民从一名大学毕业生到著名的石油地质专家,从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到今天的“新时期铁人”,他走过的道路,是一条新中国知识分子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民族、事业自觉融在一起的道路。探索他的人生轨迹,揭示他的成长规律,对于指导我们加强知识分子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知识分子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是优秀知识分子成长的前提条件王启民之所以能为祖国的石油事业矢志不渝、呕心沥血,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注… 相似文献
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关系发展和安全。在剖析金融支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机理的基础上,从系统循环的视角讨论金融与经济共生共荣的思想根源;解构金融改革如何以制度创新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刻画如何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以恰当的政府干预与制度约束阻遏宏观金融内生不稳定状态、抑制渐进性改革进程中的结构性套利机会,以内外兼顾、激励相容的“大禹改进”策略设计,构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金融安全屏障,为理解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一、城市化的背景:两种工业化及其转型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早已展现在世人面前:城市兴起机器大工业,农民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工业规模扩大带动城市规模扩大,如此而已。类似的城市化历程在我国早已有之。从1953年至1979年,随着国家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也在进行,不过城市发展缓慢,又倾斜于大城市这一方面,根本不能承担起解决我国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发生了重大变化。与1953年之后二十几年的工业化不同,1979年之后的工业化明显地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工业化,这是以国家投资…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和城市转移,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城市化实际上是一个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与国外城市化的动力来自城市工商业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不同,我国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迫切需要转移的冲动,本文试图从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状况以及转移的途经着手,分析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和应采取的措施。一、一个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以小型的私营企业为主体,以轻工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经过长期的缓慢发展而积累起腾飞的经济基础。这样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客观趋势和规律,提出世界历史首先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的科学论断。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构成了中国道路的时代场域,这是中国道路生发的土壤,也是把握中国道路的底板。世界历史首先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决定了中国道路要超越传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框架,建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新架构,就必须辩证地对待资本。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哲学史上,先秦无疑是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同时也是对中国文化道路的选择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的时期。关于这一时期诸子百家之间的论争,传统上人们对儒道之争关注比较多,而对儒墨之争则相对比较忽视。这大概是因为儒道互补构成了后来中国文化的主干,而墨学则在儒学确立正统地位(汉代“独尊儒术”)之后基本上湮没了。然而,从探索中国文化形成根源的角度来说,儒墨之争则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相对而言,儒道之间其实并不构成正面冲突,后来形成的所谓儒道互补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两者一个以入世为主,另一个以出世为主)。真正构… 相似文献
10.
《周易》认为,变革与守恒是实现发展必需的两种重要手段,这两种手段刚柔并济、张弛有致地操纵和调控着发展的方向和节奏。变革与守恒,都必须保持发展机制的协调与通畅,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或持久繁荣的根本之道。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保持着旺盛不衰的改革开放精神,确立并廓清了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的基本原则,建立了稳健有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已经迈上了一条保持持久繁荣的"生生不已"的富民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11.
12.
对比中西社会长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表现出富有特色的"转折—创造性"特征,取得了历史罕见的伟大成就,但在话语建构上还有所不足。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大的战略决策优势。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战略上独立自主与合作共赢相统一,价值定位上自觉贯彻历史使命与坚守人民价值立场相统一,发展系统上整体结构协调与社会繁荣稳定相统一,发展动力上激发全体社会活力与培育持续创新能力相统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特的优越性与整体优势。自觉把握这些优越性,有效化解话语建设相对不足的不利影响,积极应对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复杂考验,持续增强政治认同与"四个自信",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跨世纪的历史重任。新时期全面推进道德建设,必须立足于对道德现象规律性的深刻认识,这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思想教育工作者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本文从分析道德现象入手,将道德现象在纵向层面上归纳为三种存在形态,并进而提出了道德建设的实质和途径,对道德建设的规律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4.
<正>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的光辉历程,站在世界潮流发展的高度,从国际比较、历史比较的视角,认真总结中国道路的鲜明特色、制度优势及其世界意义,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从世界潮流看中国道路形成之必然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世界潮流的高度看问题,包括看待中国发展、世界发展问题。那么,近百年来的世界潮流是什么?我想,其内涵十分广博,但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人类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的时代潮流;二是社会主义逐步取代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其中包括殖民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以及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潮流。这两个方面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道路正是中国人民积极顺应世界潮流并长期艰辛探索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16.
17.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政治发展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建设的直接意义,是培育深具公民意识的合格的公民,以及以保障和拓展公民权利、维护社会自治地位为要旨的社会组织,寻求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但社会建设的意义又远不止于此。从推动政治发展的层面来看,社会建设的着力点,无疑是不遗余力地推进公民社会的建设。当我国诸种公民社会组织成长为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组织形式的时候,它们对于公民的"训政"作用,对于政治国家及其政府治理的监督与制约作用,进而对于民主政治的推进作用,就更加地显明了。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道路的开创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党的许多领导人都为此作过艰辛而有益的探索,其中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贡献最为突出而不可磨灭。邓小平指出: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好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当然,我… 相似文献
20.
从德国的“双元制”毕业考试看德国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体系,为企业培养适合行业需要的人员,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国家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双元制”是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人才全过程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