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八思巴字,是元世祖忽必烈特命国师八思巴为用同一种形式书写元朝统治下的诸语言(诸文字)而创制,并作为国字,于至元六年(1269年)颁布,随元朝的灭亡而灭亡 相似文献
2.
郝苏民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79,(1)
一九七三年,甘肃省博物馆在西藏废旧铜器中,发现一枚元代八思巴蒙古字圆牌。圆牌高(连同环把)直径为十八公分,宽直径为十一点七公分,重二百四十九克,牌身铁制,字面镀银,正背相同;圆牌完好无缺,字迹、案图清晰可见。实物拓片及照片见图版一。 相似文献
3.
八思巴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介绍了八思巴本人以及八思巴字古籍文献产生的历史、发展和现存情况,并对国内外八思巴字古籍文献研究的缘起进行了挖掘。阐述了国内有关八思巴字古籍文献研究的崛起、八思巴字古籍文献研究的深化、细化以及八思巴字古籍文献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八思巴及八思巴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文义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1):39-41
八思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时期由“国师”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新字,世称“八思巴蒙古新字”。后来,藏族借用八思巴蒙文形式拼写藏文,遂产生了八思巴藏文。八思巴文是古代的“国际音标”和“世界语”,它的创制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蒙古社会的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5.
八思巴字的制定——蒙古的文字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纥字的引入和利用作为蒙古人为了统治其帝国而使用的文字 ,所谓的八思巴字是有名的。然而 ,作为蒙古人最初的统治手段而采用的文字 ,却是居于天山山脉东部地方的回纥王国所使用的回纥字。1 2 0 4年 ,成吉思汗灭掉居于阿尔泰山脉的乃蛮部 ,通过在当时被俘的回纥人塔塔统阿引入了借助于回纥字进行文书记录及使用印章等文书行政体系。此后 ,回纥王国本身举国投降于蒙古 ,许多回纥人被任用为政府的必 赤 (书记官 )以及成吉思汗家族子弟们的家庭教师 ,结果 ,帝国中枢的文书行政工作专门用回纥字来行使。据说 ,在蒙古的统治层中传达命令也用回… 相似文献
6.
杨鶴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
1978年春,我在广州市博馆工作期间,曾出差广东曲江南华寺作文物调查。南华寺管理处的林得众等负责同志,向我们出示了精心保藏的用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两件重要文物,并询问我们是什么文字,有无办法译读。我当时看出一种是八思巴蒙古字文物, 相似文献
7.
我的论蒙古八思巴字的书,先以俄文写成,原拟1937年发表,但迟到1941年夏德国侵略苏联前几周才出版。这一来,苏联以外的学者到得了它的人,仅有不多的几个。俄文版是根据波兹德涅也夫、罗兰·波那巴特、和沙畹已发表的材料写成的,附在书后的参考书目,也只是收编前仅有的一些书名。 相似文献
8.
9.
司洛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4)
八思巴文为元代藏族著名学者、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法王八思巴·洛追坚赞奉忽必烈的敕命所创。1260年秉旨研究,1269年完成,并逐步推广使用,至元亡被废弃。 八思巴文为竖写拼音文字,脱胎于藏文,共有41个字母(另外还有42个、56个字母等说法)。八思巴文先创“正体”,后创“篆体”(名曰“篆体”字,实为方块字),逐步趋于完美。八思巴文初创时,叫“蒙古藏字”,后改称“蒙古“字”。元史称八思巴文为“元国字”、“元国书”、“蒙古国字”、“蒙古国 相似文献
10.
李文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5,(2):2
(元代传世品)上图为出自元代龙泉窑、现藏于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馆的青釉八思巴文瓷盘。盘高3.4厘米,口径8.9厘米,底径4.9厘米,平折沿,圆唇,斜弧腹,平底,通体施淡青釉。在较厚的釉层下盘内心模印双鱼纹和阴文八思巴文字款铭清晰可见。位于今浙江省龙泉市境内的龙泉窑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尤以制作精细、式样优美、釉质温润、釉层丰厚的青瓷器 相似文献
11.
曾右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汉语词汇中四字格使用频率较高,四字骈语属于四字格中特殊现象,其构词词项相对独立并列,结构相对固定,主要出现在各类文学文本中.在英译汉语四字骈语中,应遵从顺应语境原则、信息功能对等原则和美学功能对等原则,适当进行直译、意译和节译的处理.使之更好地体现汉语语言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邹长虹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四字结构表现力强,结构灵活.游弋自如.本文通过四字结构的特点,探讨了其在译文中的运用,旨在帮助译者更好地使用这种结构进行翻译,从而使译文增强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14.
刘海霞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1):40-43
八思巴是我国元朝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 ,作为藏族著名的佛学家、政治家 ,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促进了汉、蒙、藏各族之间宗教、经济、文化交流及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人们对八思巴文的研究已相当的活跃和深入。一系列学术论文的发表、有关专著的再版 (译补 )、一些新的八思巴文文献的不断发现和刊布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有理由认为 ,由于方法论方面的原因 ,人们对八思巴文元音标记法的研究似乎陷入了困境。众所周知 ,八思巴文是由元朝第一任国师、尊号为八思巴的藏人罗追坚赞根据藏文创制的。因为用藏文的某些辅音字母来充当元音字母 (或使其有元音读音 ) ,在书写规则上又和回鹘蒙古文一样自上而下地书写 ,因此 ,八思巴文无论在字形上 ,还是在书写上都形成其不同于藏文的一些特点。这是不难理解的… 相似文献
16.
王启龙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元朝帝师八思巴家世考述王启龙藏族圣僧八思巴(1235—1280),本名罗追坚赞,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有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为13世纪西藏在政治上正式投入祖国怀抱,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统一作出过卓越贡献。八思巴的家世与吐蕃其他某些王族一样,家族自身的人都把自己...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一个好学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一个好学校。"可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是关键。泰州市海陵学校创建不到三年,在海陵老百姓的心中树立起一个崭新形象,这其中凝聚了朱存扣校长很多心血。存扣不仅是一位合格校长,更是一位好校长。从事教育教 相似文献
18.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5-18
西安博物院藏有荐福寺碑石40余通,这些碑石中所载的撰文者及书丹与篆额者,大部分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既有在陕为官者,也有为官他方而籍贯陕西者。他们以自己的声望和行动,对荐福寺的发展与弘扬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荐福寺在历次兵燹及诸多自然因素破坏下仍得以遗存至今,与这些历史人物的维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的蒙文馆藏共有560件蒙文手抄本和木刻本,其中10件保存在哥本哈根国家博物院。从文献的数量看,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是除苏联、蒙古和印度之外拥有蒙文文献最多的一处,但是,后者的藏书仅限于蒙古语佛教著作。由于哥本哈根大学已故中亚语言学教授格伦贝茨的努力,哥本哈根的馆藏保存了较为完整的蒙古佛教、世俗、半世俗和宗教文献。这些蒙文文献内容形形色色,几乎涉及到各个方面。其中佛教作品47件,有关教义 相似文献
20.
杨全红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4,4(4):101-103,107
尝试着汉译了美国作家布罗斯·毕尔斯所撰<荒诞寓言>中的10则,译文采用韵律方式,在不失原文内涵的情况下实现了译文之音美.为便于读者比较与鉴赏,文末附有他人相应散文译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