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有制改革与经济运行机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对经济体制改革最深一层的理解,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经济运行机制改革必须以所有制改革特别是国家所有制的改革为前提.国家所有制的改革,就是要使国营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活动的主体.作者还对国家所有制改革的模式作了如下设想:一些国营小企业改变成私人企业或集体企业;少数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或不应以盈利为目的的国营企业,可以保留国家所有制,但要使其自主经营;一些中型国营企业可以改变成集体所有制;更多的大中型企业可以试行股份制;当然,一些中小型企业还可以继续试行租赁制、承包制等.  相似文献   

2.
:“全民所有制只能采用国家所有制形式”,是当初我国建立国有企业的一个基本的理论依据 ,也是当前我国流行的几种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共有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全民所有制与国家所有制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它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可以分别存在 ,而不必合二为一或相互取代。因此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宜按照国家所有制企业与全民所有制企业分开的思路进行。  相似文献   

3.
国家所有制改革,有没有一个适用一切范围的“理想模式”?我以为是否定的。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它一定适应范围,超越这个范围,它的优点就会异化为缺点,可行性就会转化为不合理性。因此,理论界提出改革国家所有制目标模式的几种设想:经过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家所有制;推行全民所有制股份化;变全民所有制为企业所有制。从理论上分析,尽管各有自己优越性,但如果只以其中某一模式作为统一国家所有所有制改革方向,按照这个模式  相似文献   

4.
所有制外部结构改革必须坚持生产力的标准,各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和发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性。公有与私有不仅可以结合而且也可以转换。所有制内部结构改革主要是对国家所有制进行彻底的改革,解决公有产权的所有者缺位的矛盾,真正实现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基础上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国有经济与股市中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国家所有制的官僚主义,应通过创设国有股表决权证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股市的基础制度性金融工具,坚持公有制原则,保留国家所有制的所有制部分不变,从改革公有制的支配制度入手,变国有资产的国家支配制为社会支配制。个体根据成本收益原则自主决定参与资源配置,成为股民,因此社会支配制不可能是人人支配制,支配主体只能是自愿参与的股民,这就形成了股民支配制,它将消除国家所有制的官僚主义弊端,将国家所有制转化为社会所有制。  相似文献   

6.
认为国家所有制是一种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它既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也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现阶段的理想选择。主张以人民代表大会所有制取代现存的国家所有制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的大潮中,近几年对所有制改革,特别是对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所有制问题,关心的人越来越多,意见纷纭,应该说是一个好现象。但是,在讨论所有制问题的热潮中,出现了一股逆流——鼓吹私有化,主张在我国恢复私有制。这股逆流,逐渐由暗到明,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私有化鼓吹者主张在我国恢复私有制,除了集中攻击公有制,主要是攻击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把国家所有制说成是“万恶之源”外,还对恢复私有制进行了“论证”,提出不少“理论根据”,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在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份(所有制形式)同时并存的结构,而全民所有制则是公有制的主导成份。但是,前一阶段,在讨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学术界对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特别是对它采取的国家所有制形式,产生了很大的争论。到底应当怎么看待全民所有制,怎么看待国家所有制,这是事关重大的问题,它关系到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也关系到调整问题。下面,仅就争论中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谈一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所有制问题是改革中的一个最为敏感也是难度最大的课题,它的改革成败影响深远,关系重大,是当前理论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拟以综述为主,稍加评议。一、国营大、中企业所有制改革的论争(一) 我国的国营大、中企业的现行体制均为国家所有制。对这种所有制是否需要根本改造,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不应改造。刘光第的看法颇有代表性。他认  相似文献   

10.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近年来有人对社会主义的国家所有制提出了异议,致使许多人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而这个问题直接牵涉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问题,其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 一、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是全民所有制的表现形式 在国外,对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非议由来已久,近年来,国内也有类似观点。我们认为,把国家简单地看作国家所有制经济的主体,把国家所有同人民所有对立起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客观必然性在无产阶级国家还存在的时候,社会所有制将采取国家所有的形式,就是说,国家将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以社会的名义来占有生产资料;随着国家本身的消亡,社会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形式将由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所有形式所代替,这是马克思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的又一个基本思想。从社会主义的实践来看,除了南斯拉夫以外,现时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采取的国家所有制形式。所以,人们一般讲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实际上(或者更准确点说)是国家所有制。  相似文献   

12.
一、所有制改革的“启动器”微观经济基础是经济运行的主体,而所有制问题,实质是微观经济基础的构造问题。从理论上讲,所有制的构造方式对应于社会实行的经济运行机制。我国长期经济实践表明,高度集中的计划调节机制难以解决国家所有制企业的效率和活力问题。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围绕所有制问题进行了变通。一是,大力发展个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股份所有制等非国家所有制。整个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改变。二是,在国有制的内部,实行了经营权与所有制的适当分离。特别是最近两年,企业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普遍推行,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活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社会所有制及其矛盾的过程中必然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所指的是何种社会所有制?人们对社会所有制一词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它可以是指集体合作所有制,也可以是指国家所有制;如果它指的是资本的社会化及其联系,那么它也可以是指公营公司。但是如果社会所有制意味着取消雇佣劳动,那么实质上它取决于劳动  相似文献   

14.
再论国有制     
国家所有制之所以能取代全民所有制,是因为它独具特性。国有制在实际运行中又存在很多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要使国企焕发活力,必须从国企自身改革做起。为此,首先要进行新的思想解放,以“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认识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为出发点和依据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简言之,社会主义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对所有制经典的理解,过去多年沿用苏联三十年代以来的所有制理论模式。可概括如下五点认识:①社会主义所有制,即社会主义公有制,它包含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②国家所有制(国营经济)等于全民所有制,它是所有制高级形式;③集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16.
汉传佛教寺院地主所有制经济是中国封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至隋唐时期,它的发展经历了无数次的曲折与反复。本文就佛教寺院地主所有制与世族大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所有制的关系及动态变化,以及“三武废佛”与佛教寺院地主所有制经济发展的道路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力图从理论上探讨二者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传统的国家所有制与商品经济的矛盾,指出以往“两权分离”的改革仍存在局限,改革的取向应是确立企业法人制度,重建国家所有制格局,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实现新旧管理体制的转换。要实现新旧管理体制的转换,首先必须实现新旧所有制结构模式的转换。本文拟就所有制结构模式的构造、特征及新旧模式的转换,谈谈个人的看法。一传统所有制结构模式的特征及弊端传统所有制模式是在五十年代建立起来的。这种模式是一种以国家所有制为主,集体所有制为辅,保留极少数个体等其它非公有制的结构模式。三十年来,我国企业所有  相似文献   

19.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客观必然性在无产阶级国家还存在的时候,社会所有制将采取国家所有的形式,就是说,国家将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以社会的名义来占有生产资料;随着国家本身的消亡,社会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形式将由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所有形式所代替,这是马克思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国家所有制内部产权结构的调整,我国国有企业逐步转变为拥有国家赋予自主经营权利、承担应尽责任、获得相应局部经济利益的产权主体。由此,在原来产权高度集中的国家所有制内部,就形成了一种过去没有的、由企业分别拥有和实施的财产权利。它存在于国家所有制之中,且不同于集体所有制之类的独立所有制形式,但不同国有企业作为一个集体在拥有份额上各有不同。国有企业内部形成的有集体差别的这种财产权利,可以称为国家所有制中的集体性产权。这种产权的存在没有改变企业全民所有的基本属性,其形成和运作过程具有附着性、有限性、排他性、可分解性、行为性和可变动性等特征。这种集体性产权的形成与发展对国有企业改革成效和国有企业全民属性发挥的影响利弊共存,必须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防止其过度扩大。因此,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规范集体性产权关系中基本当事人的行为,以坚守企业全民所有制属性为底线,把握好集体性产权的合理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