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尹振国 《决策探索》2010,(14):68-68
在提倡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今天,赏识教育备受关注,它要求教师通过表扬和鼓励,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挖掘学生潜能,激励学生自主创新。但时下有很多老师错误地将赏识等同于表扬,于是我们便看到这样一种怪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不论对错,老师一味表扬“回答得很好”。殊不知,赏识教育的真谛在于通过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向成功,而绝不是泛泛的几句表扬这么简单。这就要求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必须把握赏识教育的真谛,弄清表扬与鼓励的区别,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正确运用表扬和鼓励。  相似文献   

2.
现在国家倡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多鼓励和表扬学生,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殊不知,无原则的鼓励和表扬会使正面的奖励逐渐失去效用,麻木学生的心灵。这样发展下去会助长学生的不良行为,弱化学生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在我国的法律当中,《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只有第五章第五十九条规定,  相似文献   

3.
蔡其平 《科学咨询》2005,(20):42-43
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一一阅读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不思革新进取.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教育。它的核心内容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素质教育的提出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是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研究性学习是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贯彻这种学习方式,我认为关键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在教育思想上做好四个转变:1.变“被动”为“主动”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强调的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以老师传授和灌输思想和知识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老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改变学生的被动位置,即所谓“…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更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参与者。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校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全面综合地对教师进行了评价,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一、加强教师的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全体教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正确地教育学生,促进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在师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指在学生先天的生理素质基础上,把外在的各种教育影响、深化到学生个体,形成内在稳定的素质。它的提出和实施,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英语教学特别是对基础教育中的英语教学更是如此。这是因为,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应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天地.本文着重以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出发点,通过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培养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力求让学校体育教学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改革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实施,它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已进入一个新时代.新的课程体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闷民素质为宗旨,强调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个们三品质,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对我们站在一线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严竣的挑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切实转变观念,来一个全面的"洗脑".在这次改革中,中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以下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在教师当中,有的教师倍受学生喜欢,学生对该教师所教学科具有浓厚兴趣,而且认真学习,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同时有的教师不受学生欢迎,存在着学生不给老师学习的现象.当前,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已成为我们教育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探讨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使课堂由“教学方式”转变为“导学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把所学的课本知识积极主动地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多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习潜能,提高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丽 《管理科学文摘》2011,(12):122-123
对中专生坚定地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创新教育,培养中专生的创新意识,成为创新人才。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自身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自我充电,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仅使自己成为学科专才,还要成为教育通才。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打破常规,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习的创新意识。教师还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基础课教学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冯晓莲 《科学咨询》2008,(12):86-86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创造性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学阶段是学生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开展创新性学习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要把握这一时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激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培育新人的重要学科,更应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素质教育.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种种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误区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是物理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精神和学习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逐步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坚持不懈地实施素质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具备良好的物理学习品质和心理激励机制。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物理教师需不断地研究、细心地探索,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方法,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差生作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大群体,他们关呼着整个班级的学风的形成,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关心和重视差生的转化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距世纪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很多中学生在学习化学中都存在困难,往往不能坚持学习。如何转化后进生是现代化学教育中相当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后进生如何转化,如何进行心理辅导做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基础教育的总目标是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生物学科要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是核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素质潜能,通过科学的过程、方法、态度等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对学生科学素质的要求具有阶段性,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  相似文献   

17.
新教材背景下对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材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加强专业化发展,进一步对新教材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新的学习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和发展的今天,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如何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这对于我们在一线上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思考……要使教师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办出农村初中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发展目标的锁定,教育理念的形成,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指导教师爱岗敬业,提高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引领学校创造特色作出理论上的保障。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过程,因此,围绕办学目  相似文献   

20.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我国的教育正在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要义就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笔者认为,中小学的素质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两全",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学生发展的每一个方面,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既要注重向学生传授文化学科的知识,又要重视培养学生能力和特长的艺体学科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