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日本《日本史研究》杂志1986年第1期发表石岛纪之的文章《围绕南京事件的新的争论点》,摘要如下。自1982年“教科书事件”以后,日本学术界围绕“南京大屠杀”的争论,已从“大屠杀”是否存在,转移到“大屠杀”的规模究竟大到什么程度上来。问题的核心是“屠杀”的定义以及推算屠杀人数的根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关希 《日本学刊》2006,3(4):5-14
“海权论”近年来在日本大有流行之势,《呼声》月刊最近登载的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标本。其基本内容是刻意煽动“大陆国家”与“海洋国家”的对立,主张日本采取“挟美制亚”、“借船出海”的国家战略,从中透露出作者对日本侵略历史的“胜王败寇”式的消极总结,对“美主日从”的日美同盟架构难以摆脱的心理依赖和神学式附会,对中国发展的莫名恐惧与无端仇视以及对21世纪日本生存之道的“战略贫困”。  相似文献   

3.
“扶翼”亦即日本近现代学校教育的军国主义化 ,通过系统地向学生灌输封建军国主义思想 ,把学生训练成服务于军国主义的忠实工具。“扶翼”二字在明治维新后日本诸法律规章中被反复使用。在推翻德川幕府统治以后 ,以西南藩伐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 ,进行了一场很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 ,并确立近代日本天皇制 ,在此体制之下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天皇统治之”,近代日本学校教育变成“扶翼”天皇之工具。 1 890年的《教育敕语》把天皇规定为最完美的道德化身 ,把“扶翼皇运之无穷 ,继承皇祖之遗训”规定为教育内容。实际上 ,日本军国主义正是…  相似文献   

4.
日本"活力门丑闻"的发生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日本“活力门丑闻”真相的描述,分析了其发生的机制,总结出了“活力门丑闻”三部曲,即并购目标企业、分割公司股票和发布虚假信息。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日本在股票分割、合伙制投资基金、公司治理和金融市场监管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该事件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对民法"物"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艳琴 《学术交流》2003,5(1):29-33
以罗马法、法国法为代表的采广义“物”的概念和以德国法、日本法为代表的采“物必有体”的看法各有利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物”的概念已呈明显的扩张趋势。因而现代民法上的物应采广义之概念而物权法上的“物”特别是所有权应以有体物为原则 ,无体物为例外  相似文献   

6.
一、近代日本东亚战略之阶段论 近代日本的东亚战略和政策,就其战略 重点和政策目标而言,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 阶段: 其一是“失之欧美取偿于东亚”的历史 阶段。其时间断限大体为1868年至1879 年。在这个期间内,日本国家确立了具有军 事、封建特征的近代天皇制的政治统治,并 通过出兵台湾、向中国索取战争赔偿,以及 强行占有琉球王国,迫使朝鲜签订不平等条 约等,完成了所谓“布国威于海外”的战略和 政策。  相似文献   

7.
《日本外交文书》所收“重庆号上对荒川领事家族施行暴行一件”对“重庆”号事件的概述有很大局限性.事件起于“高升”号被袭,日本“渝盟肇衅”之后.清兵进入英国轮船“重庆”号并非为伤害日本侨民,而是搜查荒川夫人一行随身携带的大量文件,清兵因此截获日本间谍重要军事密函,进而在天津破获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的第一起重大间谍案.事件中日方损伤程度相当轻微,远不能与“高升”号事件相提并论,荒川领事家人更未遭受任何“暴行”.在美国代为日本交涉中,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虽口头表示过道歉,但始终否定事件是攻击行为,并以日本须恤偿“高升”号伤毙人命和遗失财务为前提,断然拒绝日方赔偿要求,于情于理并无不妥.对于正在撤离中的日本使领馆人员,清政府是一路给予郑重保护的.  相似文献   

8.
魏育邻 《日本学刊》2006,(3):141-150
日本文化民族主义可溯源至本居宣长。他的“真心之道”基于不辨是非、不分善恶的“主情主义”,他关于“神”的话语建立在对“理”和“善”的否定之上。这些都成为日本保守势力自我辩解、自我免罪的依据,并深深毒害日本民众,成为狭隘民族主义的精神养分,并一直延续至今日的“靖国辩解话语”。  相似文献   

9.
新千年伊始 ,日本军民还沉浸在一年一度年假的欢娱之中 ,首相森喜朗却已在元月七日踏上了前往南非、肯尼亚、尼日利亚和欧洲的希腊进行正式访问的行程 ,从而成为访问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首位日本首相。此举打破了日本首相年初首访美国或亚洲邻国的惯例 ,同时 ,揭开了日本外交“走入非洲”的序幕。  森喜朗把新世纪之初的首访地定在非洲国家 ,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这与日本的“政治大国”进程及去年年末森氏内阁提出的“战略性外交”有何关系 ?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试加以论述。  一、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   1945年 8月 ,日本…  相似文献   

10.
武心波 《日本学刊》2006,(2):106-120
日本企业在近代的形成,是以传统的“藩”为基础加以改头换面的,秉承了“藩共同体”的性格。二战后,日本企业的迅猛发展,曾将日本经济推向了世界经济的顶峰。但随着冷战的结束,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下,传统的“日本模式”已摇摇欲坠。企业为生存而进行的浴血奋战,使“现代因素”不断增强,传统的“共同体”色彩日趋减弱。企业传统性格的悄然“蜕变”,正引发日本继明治维新后又一次巨大的社会振荡。  相似文献   

11.
艺术讲究"气韵"、"气脉"、"气骨"、"气象",讲究"风气"、"意气"、"神气"、"逸气"。并将"气"纳入艺术美学范畴,成为艺术评论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中艺术的中"气"与"空白"经营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长期的艺术设计与创造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存在于这些特质材料之间及其周围的"空白"也在积极参与着艺术创造,而且发挥着奇特的作用。艺术设计中的一、"透风漏目"的虚实处理、"借景移光"的整体留白、"烘云托月"的蓄势铺垫、"取法自然"的借景抒情等都是这种空白运用。  相似文献   

12.
杨雅丽 《唐都学刊》2002,18(4):106-109
郑玄、孔颖达等训诂大师皆将《礼记·礼器》篇名及篇首“礼器”之语诠释为“礼能使人成器”。这种解释与孔子“君子不器”的哲学命题相悖 ;孔子和儒家认为人乃“天地之心” ,礼是人治国、修身之器 ,故“礼器”不得解释为“礼能使人成器” ;儒家坚信一个真正的君子不能仅有一器之用 ,而应该成为博学通才。“礼器”当为古汉语判断句式 ,意思是“礼是器具” ,可以理解为“礼是人修身之器”。  相似文献   

13.
王琳  陈隆文 《唐都学刊》2002,18(1):70-73
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 ,钺文化广泛地存在着。对于钺的用途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通过对目前发现的大量考古材料的研究分析 ,钺可分为石钺、玉钺和青铜钺三种类型。它们的用途各有不同 :石钺没有作为生产工具的痕迹 ;玉钺具有礼法、陪葬的作用 ;青铜钺作为兵器、刑具 ,具有军事权力的象征意义。那种认为钺是生产工具的观点是无根据的。  相似文献   

14.
王维国 《唐都学刊》2005,21(3):36-40
关于政府人的人性预设经历了三个阶段、两次转向.第一次转向是由"道德人"转向"经济人",第二次转向是由"经济人"转向"公共人".作为对"道德人"和"经济人"超越的政府人预设,要既能发挥对政府人积极的激励作用,又能起到约束作用,使激励和约束相得益彰,因而"公共人"并不是对政府人的真实揭示.正义一方面和道德相联系,另一方面又和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和政府组织的正当性相关,因而对政府人的正义要求恰好既能发挥激励作用,又能发挥约束作用.可见,政府人的基本角色是"正义人".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历史周期率"的跨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玉娟 《学术交流》2003,3(1):17-21
长期以来 ,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变迁是否有规律 ,这种规律是否客观 ,是否可以改变、抗拒 ,一直争论不休 ,众说纷纭 ,见仁见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始终把“历史周期率”作为一个深刻的课题来思考和探索。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思想体现了跨越“历史周期率”的宏观方略 ,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所谓“历史周期率”的郑重回答。  相似文献   

16.
刘小中 《学术交流》2002,(6):114-118
“文腔革命”的概念来自于瞿秋白。“文腔革命”思想是瞿秋白文学革命和语言改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瞿秋白提供“文腔革命”的动因是基于对五四文学革命的否定性判断、对创建“新中国文”的展望和对底层劳苦大众的深切关注。究其内容 ,既有积极的进步作用 ,也有明显的历史局限。客观分析和评价瞿秋白“文腔革命”思想 ,对于深入了解瞿秋白的文学思想 ,促进今天的语言改革都有一定的认识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科西克以"具体总体"为核心,系统构建了他的全部哲学体系。在追溯"总体"概念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科西克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提出了他的"具体总体"观。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哲学研究方式的根本转换:将对世界超验本质的思辨转化为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关注。"具体总体"具有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重内涵,它所要揭示的是人如何通过革命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超越资本主义条件下"抽象"的存在状况,实现"具体存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王鸿滨 《唐都学刊》2002,18(2):104-106
文章从汉语史的角度 ,分析了复音动词“以为”由“A以为B”到“以A为B”再到“以为AB”发展的轨迹 ,进而得出《春秋左传》中的“以”和“为”合用还未普遍具有动词“认为”义 ,只能看作是“以A为B”的兼语省略式  相似文献   

19.
《水浒传》的"社会风俗史"意义及其"精神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时人 《求是学刊》2007,34(1):94-105
《水浒传》特殊的“集体累积”成书过程,决定了它是“历史成份”极其稀薄的“英雄传奇”小说,其绾结短篇的特点,使众多“英雄好汉”的出身经历和聚义故事成为这一鸿篇巨制的主体内容。这些主要源于宋元民间“说话”的故事,保留了大量社会生活“原生态”的描写,使《水浒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社会风俗史”的意义。在漫长的成书过程中,《水浒传》不仅在叙事艺术上经历了反复锤锻,同时也积淀、凝聚了“近古”以来中国社会广大民众普遍的观念意识和情绪心理,形成了带有时代特征的精神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