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科技素质高低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不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适应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新型农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通过农民培训指标的统计与分析,运用IPA分析方法来揭示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不仅是当前农业科技进步、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新形势下的农民培训。包括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培养等等。“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作了明确部署,要求“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相似文献   

3.
施仲乾 《科学咨询》2010,(14):I0002-I0002
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成人教育的新的历史使命。重庆市江津区双福成人教育学校立足双福工业园区建设,在征地农转城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上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新时期关于农村发展的伟大战略,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民,能否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要从思想教育、培养新型示范性农民等方面激励和引导农民,使农民充分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新形势下,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教育,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措施,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一、我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有效开展,卓有成效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良好的优势,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从农民的生产实际和切身利益出发,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  相似文献   

6.
开展技能培训造就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领导科学》2006,(21):14-15
培养造就一批有知识、有技能、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潜力,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博野县以“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程”为载体,将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以人为本上,将新农民定位在具有观念新、道德良、技能高、守法好、达小康“五要素”上,科学制定新农民培训规划,全面开展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一、适应农民特点,实施“多点合围”,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博野是一个传统农业县,现有人口25万,其中农业人口22.7万,农…  相似文献   

7.
杜慧玲 《办公室业务》2014,(15):208-209
农民培训是农民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组建优化农民培训教师队伍不仅能保证培训质量,也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本文根据我院近年来农民培训档案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加强农民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任务,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又是保持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这一任务告诉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必须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更是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新农村的“新”丰兽伙掘存.一县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强化产业支撑,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是加速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整个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要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必须又好又块地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笔者根据各方资料,总结了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培训的高度、广度、深度、力度及速度上的不断提高和加强的发展态势,并提出用转移培训的系统性、程序性、动态性和研究性促成我省转移培训新态势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我省有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西部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做到"四个新":一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二要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新经济组织;三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塑造农村新风貌;四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环境。  相似文献   

11.
培育造就社会主义新农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然而,实现这一美好图景的关键则是人,尤其是新型农民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全会提倡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创造作用。那么,如何培育新型农民,使他们能够发挥主力军作用呢?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育造就新农民农民是农村、农业的主人,两亿四千万农户、八亿农民无疑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及时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一个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在全国广大农村蓬勃兴起。粮食部门是重要的涉农部门,是党和政府引导农民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依托力量,在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成人教育的新的历史使命.重庆市江津区双福成人教育学校立足双福工业园区建设,在征地农转城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上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既是中央统筹发展全局、遵循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也是中央对新阶段“三农”工作发展思路的深化和升华,它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既快又好地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并对主城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要在全市走在前列,要在全国瞄准东部,要在近期赶超成都”的目标,我们深感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为此,我们必须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全区“三农”工作全局,做到“四个必须”:必须把握新农村建设“五个新”的精髓实质,即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乡风文明要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必须明确我国“新三农”的基本定位,即要着力发展都市农业、建设和谐农村、造就新型农民;必须坚持新农村建设的地位要特别凸显,投入要大幅攀升、思路要全面创新、举措要坚强有力;必须使各方面的“三农”工作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旋律来展开、来推进、来深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不以牺牲农民利益为前提,农民直接就能与市场经济、社会化生产接轨。农民与工业革命之间是一种彼此适应、相互提高的新型关系。这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成都市蒲江“土地整理”经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十分宝贵的范例。  相似文献   

16.
李春禄 《决策探索》2009,(18):53-53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及时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一个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在全国广大农村蓬勃兴起。粮食部门是重要的涉农部门,是党和政府引导农民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依托力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笔者认为,粮食部门要着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抓住粮食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联系,突出部门特点,发挥部门优势,围绕粮食做文章,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切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积极作用。它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促进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目标的实现;它能培养农民的民主管理经验,有助于新农村“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今后,我们要从统一思想认识抢抓发展机遇、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身建设等方面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盛娅农 《决策导刊》2006,(12):25-26
重庆市新农村建设“千百工程”全面启动以来,石柱县紧紧围绕“小康农村、生态农村、和谐农村、文明农村”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找准农民的“盼点”和工作的“干点”,以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完善、农民培训转移、公共服务共享、村治民主管理”五大工程为抓手,以“建设有规划、推进有示范、村村有指导、投入有保障”四项上作措施为保障,因地制宜地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加强农村普法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把农村普法教育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措施加以提出,为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普法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担负的艰巨使命,切实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