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的文体分类应着眼于表情达意的事、理、情、态四种类型,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四种主要手段.记叙是把事件过程交代出来,其思维程序是为了回答:事件是怎样进行的.议论是表达观点、道理以说服别人,其思维程序是为了回答:为什么这么说或为什么不能这么说.抒情是表达主观的感慨,其思维程序是为了回答:怎样才能使读者同我一样感动.描写是把对象的状态再现出来,其思维程序是为了回答:对象是什么样子的.而“说明”,它不是一种独立的手段,它常借助于描写、记叙,又可用解释、对比等手法.  相似文献   

2.
记叙文阅读     
【文体知识】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蕴含在具体材料之中的,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的。记叙文的另一特点,就是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包括记叙中的描写、记叙中的说明、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  相似文献   

3.
新闻通讯和报告文学,都是近代社会生活的产物,都是近代报刊产生以后才出现的文体。新闻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和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可以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手法写人纪事,通常用来评介人物、事件、推广工作经验,介绍地方风貌等。虽然,新闻通讯可以运用一些描写手法生动地描述人物事件,但它的主要任务是为了传递信息,报道最新的、人民最关心的事实的产生和发展。它不是文学作品。 报告文学则是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也是速写、特写等的总称。它虽然必须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并且迅速及时地表现出来,为当前的政治  相似文献   

4.
伯吉斯《莫扎特与狼帮》中的跨文体写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体写作是 2 0世纪兴起的一种独特手法 ,其特征是作品文体的不可归类性。以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 1 992年新作《莫扎特与狼帮》为例 ,通过对该作品中几种形式迥异的文体的解析来说明 ,在跨文体写作中 ,不同文体表现与各自相配的内容 ,从而达成完美体现作者复杂意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把写作定位成所谓“生活化”的个人性情抒发的工具,“记叙文”成为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文体,然而正是这种文体让写作教学走入歧途。“记叙”它仅是一种表达方式,不同质性的文本写作都可以运用。现行以“记叙文”为主要取向的写作教学一方面受要求作文具有真情实感.要写生活中发生的事,然而由于学生受现实生活空间和状态的制约,必然导致千篇一律的“假、大、空”;另一方面又要求作文有想象力,要有新意,文体要创新,必然导致写作教学走向五花八门的作文技巧研究,可作文技巧并没有使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蒙太奇”,是电影用语,剪辑和组合的意思,即把许多个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个前后连贯、首尾呼应的电影。写作学上常常借用这个术语,指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片段巧妙地连接起来,以体现作品主题的方法。近年来,记叙类文章出现了一种类似“蒙太奇”手法的结构。在“蒙太奇”后,缀以“式”或在前用“类似”,是因为它与传统的“蒙太奇”有所不同:几个画面不但时空不同,而且,一般地说,人物也不同,事件与事件没有任何具体的联系。天上地下,古今中外,都可入文。所有片段都指向和表现同一个主题。“蒙太奇”式结构法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  相似文献   

7.
问题通讯是报纸常用的文体之一, 它通过提出和说明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来启发教育读者。要把问题通讯写得生动、有趣、有理, 首先要能发现问题, 准确地提出问题, 然后用形象的手法生动、严密地说透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文章表达中,源头活水不仅包括写作素材,还包括写作手法,良好的写作手法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写作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这三大类型又分为多项内容,如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描写等,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铺陈描写等。本文以教材为例,  相似文献   

9.
记叙文是通过记叙描写人物、事件、景物来表达主题的一种文体。它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同时,还可以恰当地运用抒情和议论来显露和突出记叙的中心。指导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训练,必须根据记叙文的特点,把记叙文分解成五类题型作纵横结构式的分析,并多角度地进行训练,以便使学生把握记叙文各类型的写作规律,收到触类旁通、举一返三的效果。所谓记叙文的五类题型,就是记叙人物型、记叙事件型、记叙描写环境风景型、状物联想型、交错混合型。我们结合讲读课,辨析这五类题型的篇章结构,不难看出,它们都  相似文献   

10.
一、读后感是引导学生从记叙过渡到议论的最佳训练形式由于学生初二以前主要以训练记叙文、说明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到了第五册,学生开始训练写议论文未免存在一些陌生感和畏难情绪,而引导学生写读后感不失为一种减少或消除这种心理障碍,让学生从写记叙文过渡到议论文的好方法。读后感是在阅读原文基础上产生感想的一种文体。它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一般先简要叙述所读内容,接着以精练的语言概括自己的总体感受(这是下文展开议论的基础),然后摆事实,讲道理,联系实际,通过概括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就把叙和议两种表达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叙事诗,可定义为相对的完整的故事情节,以记叙人和事物为主,侧重于事件的场面重现,其中也抒发作者的感情,表现篇幅不限。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叙事诗的繁荣时期,各种记叙时事或者个人经历的叙事诗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可当作那时的"新闻",同时作为诗歌文体特征的表征,但它在今天又算是"故事"。不管是从诗歌的叙事主体视角还是文体特征,抑或它的文体结构特点来看,叙事诗的新闻性与故事性都始终交融并进。  相似文献   

12.
公文作为一种常用文体,在写作方法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它主要是通过对事实的叙述,道理的阐发,准确地说明事物或问题的实质、特点和发展规律,使人们对事物或问题的实质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在表述方法上,一般使用“直笔”,采用说明、概述、论说的表达方式,把要谈的问题清晰明了地反映出来。这类文章,要写得准确、鲜明已属不易,欲达到“生动”二字则更难。古人李涂在《文章精义》中说,“文章不难于  相似文献   

13.
“文体沟通”,就是让学生在基本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这几种文体的前提下,再根据具体文章内容的可变性,引出另一种文体的写作练习方式。如记叙文可引写出相关的议论文,有的议论文又可引写出相关的记叙文,有的说明文又可引写为议论文等。这种文体的沟通,是以传统的写作体系为基点,  相似文献   

14.
写作学科正面临着一场重大的改革。写作教学工程化的定势是写作学科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从宏观高度对写作理论现代化、科学化的探索研究较之对写作训练科学化、系统化的探索研究更为广泛深入。因此,必须加强写作教学工程训练体系的研究。写作训练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训练的计划、步骤、环节、方法、文体等等方面都还存在着种种弊端。就文体训练来说,都以一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作为写作训练的体裁,训练的系统工程的设计也只限于这三种所谓普通文章的文体。本文拟就记叙  相似文献   

15.
你了解自己吗?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点吗?本次习作的要求就是通过记叙一两件具体的事来表现自己的本领。为了让你能够把自己最得意的一面展现出来,老师给你几个小提醒哦:  相似文献   

16.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作文表现出来的兴趣不一:或积极性高涨,除课堂作文能及时完成外,还连篇累牍的交上自己的课外习作,要求老师给予批阅;或表现平平,完全停留在完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上;或态度冷淡,学不学作文无  相似文献   

17.
模糊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有不同的作用和表现形式。分析模糊在不同语体即日常会话、媒体、科技文体和文学中的表现,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语言模糊的功能和特点,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语言。  相似文献   

18.
在科塔萨尔短篇小说集《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的第一部分《指南手册》中,作家运用"跨体写作"的手法创作了一系列主题迥异的生活指南。这些生活指南表面上是实用类文体,实际上却一方面通过融合指涉性语言与诗性语言冲击了指南文体的单义性,另一方面又以描述无功利对象的方式消解了指南文体的实用性,最终建构了一种极具异质性张力的实验性文本。同时,作家的这一创作又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探索,其写作目的是希望通过陌生化的创作手法,重新唤回读者对于日常生活的感受,引发人们对于机械化现代生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哀祭文作为应用文的一大类别,它在材料的选择、感情的抒发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一些文学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其它应用文体所不具有的特殊要求。从哀祭文写作的特殊性,可以推知应用写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刘勰的哀祭文写作理论给我们一个极其重要的启示:尽管应用文都具有实用的功能,但由于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体现不同的目的,因而需要或“全任质素”或“杂用文绮”的写法。一句话,应用写作并不一概拒绝文学的手法!把应用文一概视为“简易通俗”,这是未能深入地认识应用文写作规律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兴起的非虚构写作是一种旨在重建文学与社会之间联结的、涉及文学和新闻领域的边缘性文体,其理念、实践中蕴含着重要的公共性.然而,当下网络非虚构写作中的商业取向、娱乐取向逐渐压过公共取向,使它背离了自身的初衷.回顾历史可以发现非虚构写作产生于对当时流行文体的反拨,以对公共性的强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对当下网络非虚构写作一系列表征的观察,可以发现其中对"我"的过度强调、写作内容的固化和判断性叙事手法的滥用使公共性沦为了"背景".基于存在的问题,应以艺术生产等理论为依据,从加强"生产-消费环节"的社会联结、以"改造社会"作为终极目标、以"公众认知"为评估手段三方面,探索重构网络非虚构写作公共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